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1 13:0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18:04
七、嵎夷旸谷 穷桑的东夷
问题一: 穷桑,中国上古很重要的地名。
晋王嘉《拾遗记·少昊》:“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
《帝王世纪》:“黄帝由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 “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 《帝王世纪》:“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即濮阳帝丘)。”
晋杜预注、皇甫谧《帝王世纪》皆以穷桑在鲁北。
由此看出,这个“穷桑”地非同小可,是华夏上古时代很重要的“*中心”,“三皇五帝”之三帝都在这里“登帝位”、“始置都”,找到定位它,对于研究中华文明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然而,中国文化源头史志上这么十分重要的祖地,地标却找不到了。
问题二: 嵎夷,旸谷。《山海经》、《尚书》等古籍最早提到的东夷地。
旸谷,古地名,被认为太阳出来之处,有“日出旸谷天下明”之说。 旸谷也作汤谷。《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是说嵎夷那里有旸谷。《尚书*禹贡》以为嵎夷在青州,然而那个年代“天子”的地盘还到不了胶东。许慎的《说文解字》“嵎”作“堣”,并说嵎夷在冀州。同是《说文解字》又引桂馥语:《后汉书》认为嵎夷是在乐浪、三韩之地,今之朝鲜。查《后汉书*东夷列传》关于嵎夷和旸谷之说,几乎完全照抄《尚书*尧典》,“宅是嵎夷,曰乃旸谷”,就算是新的见解了,从中实在看不出嵎夷和旸谷是在朝鲜。 《后汉书》中所说的东夷,是指当时的东方或说中原之东的各部族,其中涉及了淮北一带、辽东半岛、日本列岛等处,毫无根据地把嵎夷定在朝鲜半岛实属附会。(摘)
看吧,嵎夷、旸谷地标也找不到了。
嵎夷,旸谷,穷桑,到底在哪里?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求证,或许我不经意间就揭开了这个千古之谜。偶然触及,石破天惊。
有皋门就有皇城(诸侯郭门不得曰皋门),二者兼有就有中轴线,“中国”名由来,文化延伸为国邦中心、国中医术之中医等等。最初“国”的概念就是方城、方国,“天圆地方”说其实就是天圆城方;小城为国,大域为邦。有学者把上古氏族方国时代定性为“万国时代”,穷桑,就是这个时期黄帝“统一天下”的中心都邑。
发现穷桑
首先我看好了“穷桑”在鲁北的观点,而鲁不是指曲阜,应该是鲁郓城和郿城。这样,阳谷境内的阿[阿读e]城王庄“龙山文化”城、景阳岗“龙山文化”城是穷桑的概率就很大(张学海老师曾提出景阳岗为穷桑观点),均在郿城北部。
我曾写过《阿邑古城或许就是穷桑》的博文,指证阿城镇的“小城”、“皋门”地名符号就是远古穷桑皇城及郭门文化符号,而这一带配得起皋门文化符号的只有穷桑皇城。也就是说,古东阿大城(址在阳谷县阿城镇西北三公里)下面的小城,就是穷桑城。两个文化符号被隐喻在了今天的阿城镇里了,“小城”符号就是穷桑城的隐喻;“皋门”就是皇城南第五道门的隐喻,即马湾古遗址,在古城的正南方七里处,古语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这里应该就是皋门故址。
这里才是华夏“首都”,这里才是中国的东京-------扶桑。
历史上这里有翔实记载的就是齐国之柯邑;汉代的东阿县城;三国魏曹植东阿王封地等。
附图:
发现嵎夷、旸谷
在一次游览东阿鱼山曹植墓时,得知这里也是“龙山文化”遗址地,不免激发起我的考古灵感,这里与柯邑古城、景阳岗古城有关联吗?当我爬上山顶,俯瞰滚滚黄河东流,心潮也很澎湃。这亘古峡谷及福祸千古一条河,肯定在诉说着悠远的故事,只不过这曲调如同鱼山的梵呗之音一样,难以使人读懂。
当我整理日志记录游记之时,在卫星地图上发现了一个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山--------阳谷山。传说中的阳谷山跟阳谷有点关系,古时山上有阳谷亭,但传说是在谷城(东阿镇)南部,而阳谷山是在谷城西北方向黄河岸边,与阳谷的传说不相符,致使我也曾有过阳谷亭解读误区。
看到阳谷山和鱼山地理位置我眼前一亮:扑朔迷离传说中的嵎夷、旸谷,难道就隐喻在了鱼山和阳谷山这里?鱼山------嵎山,阳谷山-----旸谷山,这里正是我论证的穷桑城的东方。《淮南子*天文训》亦云:“日出汤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如果站在“穷桑(扶桑)”城上看日出,鱼山这里就是汤谷,中午太阳在城上拂过,晚上落入咸池,另说“西海”。西海,是不是古籍中提到的“阿泽”,我不敢想当然,但阿泽确实在古城西部,并且阳谷现在的许多村落还都以海为名,如魏海、岳海、焦海、前海子等等。
《水经注》:‘吾山上有柳舒城’。按吾山即鱼山。此“吾”应该读yu, “鱼山”应该是老百姓的讹传。在鱼山---吾山之前,还应该有一个名字,这就是“嵎夷”,嵎山。夷为平地,才有了“分命羲仲居于东方嵎夷,观察日出,劝导农作,确定四季。这就是阳谷人传说的:中国二十四节气是在“阳谷”制定的唯一版本的源头,阳谷应该是旸谷,那旸谷山也就是被误传成了阳谷山,还弄出了“阳谷山换阿井水”的传说。
东夷的东移及东夷泛称
夏代,有穷氏首领后羿趁夏王朝统治力量衰弱的时机发难,驱逐了太康。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姒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又驱逐了相,自己当了国王。他争霸四方,成就霸业后在今即墨境建立夷国,把穷桑的“东夷”文化符号推到了胶东,至此,东夷文化概念成了泛称。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感觉就是误读,“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的地名都在鲁西。
再后来,胶东半岛被齐国统一,周王朝的东夷概念指向了辽西,东夷改为了“东銕”,铁字由来。
《辞海》
就这样,东夷符号成了泛称。首先是推到了胶东;接着推到了辽西;再后来就是泛指中原东部地区或部落,甚至四邻民族部落即“四夷”。到了明清时期,东夷概念就推向了外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甚至西方国度。“夷”成为了外部的,非主体的,又如同宗谱文化中的“姨”,虽是血缘关系,却在自己族谱里找不到姨的位置。
原本的穷桑的东夷成了说不清理还乱的东夷,学者常常此东夷是彼东夷。而作为文化之源,穷桑以及穷桑的东夷,或许都被隐喻在了“第一山”里,证明这里就是华夏文明天下第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18:04
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个地方叫旸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