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皇后墓在什么地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9 21:26
在渭河北岸平静无语的黄土上,我曾经多次踏勘过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孝陵。这个地面上没有任何标志,在多次被盗掘之后,因为抢救性考古发掘而意外发现的皇帝陵墓,却解开了历史的一道迷题。
我还是从墓葬的主人说起。
北周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之一,前后经历孝闵帝宇文觉开始,历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静帝宇文阐等五位皇帝,仅有24年的历史(公元557年——581年)。到了公元581年,杨坚受禅取代北周而称帝,他改弦易辙,把国号改为隋,短命的北周灭亡。
北周武帝孝陵出土的金印
再看北周的第三位皇帝——武帝宇文邕。北周24年的历史中,武帝宇文邕在位18年。话说宇文邕,他智识识都在常人之上,又能吸取同门兄长的教训,韬光养晦、相机而动。上位以后,他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彻底扭转了北魏以来豪门贵族们形成的奢侈糜烂之风。在武帝宇文邕看来,治大国如烹小鲜,他倡导“政在节财,礼为宁俭”的社会风尚,从国之大事到民间婚丧嫁娶,他始终要求子民们俭以修德、廉以立身。作为一个杰出的*家和军事家,宇文邕当了皇帝以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求富国强兵。在*上,他几次下诏释放奴婢和杂户,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军事上,他废除自西魏以来府兵完全由鲜卑人充当的民族*,吸收广大汉族人民参加军队,扩大了兵源,加强了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民族融合;他禁佛、道二教,罢沙门、道士,皆令还俗,使数百万寄生的僧、尼、道士变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事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国家收入;他颁发《刑书要制》严惩贪污盗窃;提倡节俭,常穿布衣,寝布被,后宫不过十余人,拆除华丽宫殿,将建筑材料赏赐给那些贫苦人家。一时间,北周出现了人和国安的局面。
遗憾的是,历史没有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一个大德之人。在北征突厥的时候,他身染重病,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年仅36岁。
而和他一样的北周五位皇帝埋葬在哪里?《北史》和《周书》都秘而不宣。顺着历史的线索,我们只知道北周帝陵不封不树,地面既没有标志,也没有石刻仪卫、陵园建筑等。虽然历史记住了那五位皇帝的陵墓名称(孝闵帝葬静陵、明帝葬昭陵,武帝葬孝陵,宣帝葬定陵,静帝葬恭陵),但它们具体在什么地方?黄土和时间都似乎要保守那个朝代的秘密。
按照《周书?卷六?帝纪》的记载,他葬于孝陵。而孝陵到底在哪,一直没有人知道。
北周建都在长安,长安北面的渭河二道塬又是西汉皇帝陵墓的密集区。自古就有“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的说法,专家凭借直觉判断,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孝陵应该在长安北面。
北周武帝孝陵标志碑
人们的判断会是真的吗?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今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陈马村附近的一座古墓接连被盗。这是一个地面没有封土和任何标志的墓葬。盗掘者由这个墓葬中偷走了一枚金印及其它珍贵文物,在进行文物交易时,被*机关抓获。鉴于墓葬被盗严重,考古部门决定进行抢救性挖掘。
古墓虽经多次盗掘,但出土物仍有数百件之多。其中有各类陶俑150多件、陶瓷器近40件、玉器8件、铜带具1套、金器21件等等。
其中的2合志石解开了历史留下的这道谜题。,一为“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一为“周武德皇后志铭”,志面阴刻“大隋开皇二年岁次壬寅四月甲戌朔二十三日甲未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祖谥曰武德皇后其月二十九日壬寅合葬于孝陵”。由此证明古墓就是北周武帝与皇后阿史那氏合葬的孝陵。
在对盗墓案件的侦破中,追缴了一枚十分珍贵的金印——“天元皇太后玺”。这枚金银纯金,玺面正方形,重约803克,长4.45、宽4.55、印钮通高4.7厘米,獬豸钮。玺面篆书阳刻“天元皇太后玺”六个字。刻字工整严谨、书体大方、章法合度。2000年,这枚罕见的皇后金印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迎接千禧年全国出土精品文物展。
北周武帝孝陵的墓志铭
北周武帝孝陵的发现,是我国第一个因为盗墓而发现的皇帝陵墓。孝陵发现了,而北周其他四位皇帝的陵墓还隐藏在黄土之下。
一个秋日的上午,我站在四野茫茫的渭北塬,秋风不断翻检我的衣角。我不知道北周另外四个帝陵的归处。我愿它们和远去的亡灵都安好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