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2: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3:47
1.三叠系
南华北地区的三叠系主要分布在豫西和豫中一带(表3-3),两淮和豫东地区仅见有少量下三叠统。在豫西、豫中一带,三叠系仅残留于晚中生代—新生代凹陷中。其中,中-下三叠统残留于济源、中牟、鹿邑、颜集等凹陷中,上三叠统残留于汝阳、临汝、伊川、义马、济阳和中牟等凹陷中。之所以如此,可能与晚中生代末期的构造反转和剥蚀作用有关。
表3-3 豫西、豫中及邻区三叠系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与对比
(1)中-下三叠统
济源凹陷的中-下三叠统 济源凹陷的中-下三叠统主要为中粗粒长石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其中,凹陷西北部以砂岩为主,夹有泥岩和粉砂岩;而东南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夹有砂岩和含粒砂岩。该凹陷的中-下三叠统厚度变化于800~2800m 之间,最厚处位于东部武德镇附近。自下而上依次为刘家沟组、和尚沟组、二马营组、油坊庄组。据古水流分析表明,物源可能在凹陷的东北方向。
中牟凹陷的中-下三叠统 在中牟凹陷,中-下三叠统分布于开封断裂和杨庄断裂的下降盘附近,最大厚度分别超过1500m和1000m。各个层位的岩性均较济源凹陷粗,砂岩的含量较高。其中,凹陷东北部以砂岩为主,夹有泥岩和粉砂岩;而西南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夹有砂岩和含粒砂岩。中三叠统的沉积范围较早三叠世缩小,并且在东北缘出现边缘相——冲积扇粗碎屑岩沉积,表明物源依然在东北方向。
(2)上三叠统
上三叠统为陆相含煤碎屑岩系,是区内三叠系中唯一可能的烃源岩系,值得引起注意。其露头在豫西一带分布较为广泛,残余厚度也比较大(图3-1)。
椿树腰组(T3c)以厚层灰绿色长石砂岩与紫色泥岩韵律互层的下部砂岩底面为底界,顶界止于土*厚层长石砂岩之底面。为一套滨湖沉积,岩性稳定。与下伏油房庄组之间可能存在不整合接触关系。按岩性可分两段:第一段(厚层砂泥岩韵律层段),为灰绿、*长石砂岩与灰紫色泥岩及钙质粉砂岩组成韵律层,砂岩一般厚5~8m,泥岩厚3~6m,见4~5个韵律;第二段(薄层砂泥岩互层段),为*中—细粒砂岩与灰褐、黄绿色泥页岩及粉砂岩组成薄互层,砂、泥岩分别集中,砂岩段(夹泥岩)和泥岩段(夹粉砂岩)分别厚1~3m,砂岩局部可达5~7m。本组化石丰富,其中本组所产Equisetites scanthodon,Asteroth-eca szeianapan,Cladophlebis ichuanensis等植物化石为晚三叠世延长群所特有。
图3-1 豫西上三叠统残余厚度等值线图 单位:m
谭庄组(T3t)在义马一带原称为石佛组。其底部为厚层土*长石砂岩,与下伏椿树腰组可能是假整合关系;顶部在印支构造运动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其残留厚度在宜阳一带大于1200m,在义马、伊川一带大于850m,在渑池一带仅有400m,在登封一带则不足100m(表3-4)。根据义马一带露头岩性(可分两段)情况,并结合宜阳—伊川一带露头调查和伊川3001孔等钻井资料,谭庄组残留地层按岩性可分3段:第一段(土*砂泥岩段),底部为厚层土*长石砂岩,厚5~8m,向上为灰黄或*细砂岩、粉砂岩与暗紫、灰黄、灰绿色泥页岩互层,夹灰*中粒长石砂岩,局部夹1~2层酸性火山岩,顶部为灰绿、灰黑色页岩,该段厚约145~167m;第二段(灰绿、灰黑色泥页岩段),为灰绿、灰*粉—细砂岩夹灰绿、灰黑色泥岩,下部砂岩较多,向上逐渐过渡为大套灰黑、灰绿色泥页岩,义马一带因剥蚀和覆盖未见顶,出露厚约80~90m,据宜阳—伊川一带露头及伊川3001孔岩心情况,估计该段厚约280~330m;根据义马东部3306钻孔和3806钻孔资料,相当于上述地层层位,夹有5~6层辉石安山岩质凝灰岩,具有中长石及辉石安山岩岩屑,局部夹煤屑及云母碎片;第三段(白云岩段),主要为灰绿—灰黑色泥岩,夹中层灰绿—灰白色中—细砂岩、白云岩和黑色页岩及薄煤线,白云岩有2~3层,单层厚10~20m,该段含大量植物化石,并见双壳类化石(未鉴定),地层因剥蚀未见顶,据钻井资料估计厚约150~200m(为伊川中生界油气显示层位)。该组含化石丰富,王从凤(1983)报道,义马地区谭庄组孢粉组合中主要为Punctatoporites属,Apiculatisporites和Maratisporites含量也较高,Dictyophyllidites属在该组合中普遍出现,含量不高,但因其为南方晚三叠世植物群的主要化石,反映了南、北植物群在该区的混生现象。据初步分析双壳类化石可能属于斜卵陕西蚌类或椭圆陕西蚌类,多见于陕北延长组中、上部。据所含的动(植)物化石组合特征,谭庄组形成时代应为晚三叠世晚期。
表3-4 豫西上三叠统厚度统计表
2.侏罗系
华北南部地区侏罗系已知分布于开封坳陷的济源凹陷和黄口凹陷、周口坳陷的沈丘凹陷、信阳坳陷和合肥坳陷(表3-2)。主要沉积相为河流湖泊相。
济源凹陷只发育中-下侏罗统,自下而上为马凹组、腰站组。据济参1井分析,下部为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与灰黑色泥岩、页岩等厚互层,夹有中厚层状含泥灰质砂岩、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富含化石(介形类、孢粉等)及岩屑;中部为深灰色或灰黑色泥岩夹浅灰色中层状粉砂岩、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含介形类化石;上部为灰绿色或灰黑色粉砂岩细砂岩夹灰黑色或灰紫色泥岩。
黄口凹陷的中-下侏罗统,即汶南组,为一套以河流-洪泛平原相为主的紫红色碎屑岩建造。其底部为紫色含砾砂岩、细砂岩及砂质泥岩;中部为紫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不等粒砂岩;上部为浅紫或紫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少量浅紫色细砂岩、粉砂岩及浅灰或灰色泥岩、粉砂岩。
中-下侏罗统在周口坳陷揭示较少,厚度在200~500m 左右,主要见于中部凹陷带的周参10井和23井等,岩性为深灰或灰黑色泥岩与灰-浅灰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及砾岩夹少量灰黑色炭质泥岩和煤层。其中,泥岩厚9~88m,煤厚6~8m。与上、下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中-上侏罗统在周口坳陷见于南部凹陷带的周参6井,厚267.5m,为一套红色碎屑岩沉积。在南部固始、淮滨、息县一带钻探的地质浅井,也揭示了中-上侏罗统,岩性为一套紫红、暗红色泥岩与灰、灰白色泥岩互层,厚度大于500m。之所以划为中-上侏罗统,是因为在固始—马集一带该套地层的岩心中,采集到的孢粉组合与浙江建德县寿昌组下段相似,Pagiophyllumpellenites含量丰富,主要分子还有Psophosphaera,Cyathidites minor。
侏罗系在信阳坳陷也仅发育中—上统。中统朱集组下部为厚层砾岩夹砂岩,中部为黄褐色中厚层状长石石英砂岩,上部紫红色中厚层粗砂岩,夹砂砾岩。上统下段,底部为火山碎屑岩,上部为灰黑色安山玢岩英安斑岩夹绿、紫红色流纹斑岩及火山碎屑岩;上统上段,下部为厚层砾岩,夹砂岩,夹砂砾岩及煤和泥岩薄层,中部为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上部为紫红色中厚层状凝灰岩。
侏罗系在合肥坳陷的发育较为完整,包括下统防虎山组、中统圆桶山组、上统周公山组。据安参1井分析,其岩相由下而上为一个水退式充填序列:下统防虎山组为灰色或灰黑色粉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属于浅湖-半深湖沉积;中统圆桶山组下部为以泥岩为主的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岩心见凝絮状沉积构造,代表了河-湖交替的过渡沉积环境,上部为砂质岩类与泥质岩类不等厚互层,普遍含灰质,呈正旋回沉积,为河流相沉积;上统周公山组为砂质岩类与泥泥质岩类不等厚互层,见杂乱分布的紫红色砂质团块,也属于河流相沉积。
3.白垩系
华北南部地区白垩系见于开封坳陷的济源凹陷、黄口凹陷以及周口坳陷的谭庄-沈丘凹陷、临泉凹陷、阜阳凹陷和信阳坳陷、合肥坳陷。
据济参1井揭露,济源凹陷发育下白垩统的韩庄组,为棕色泥质岩与浅棕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以泥质岩为主,具干裂纹及粉砂充填,局部见石膏充填。其中的砂岩以粉砂岩为主,细砂岩较少,多为岩屑。据丰参1井资料揭露,黄口凹陷发育上侏罗—下白垩统的分水岭组,为灰或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互层。其中,上白垩统青山组为一套紫红色砂砾岩、泥岩夹黑色玄武岩,地层总厚度为155m,内含53.5m 厚的玄武岩。
周口坳陷白垩系主要发育下白垩统,分布于谭庄-沈丘凹陷、临泉凹陷和阜阳凹陷,其中,谭庄-沈丘凹陷地层厚度大,超过5000m,阜阳、临泉凹陷次之。自下而上依次为巴村组、永丰组、商水组。其中,巴村组为灰紫、深灰色泥岩夹细砂岩,产(高)具环粉-皱球粉-(低)无突肋纹孢-希指蕨孢组合,厚度大于737m(未穿)。永丰组下段,为深灰色或灰色泥岩夹含砾砂岩、钙质砂岩,产(低)具环粉-皱球粉-(高)无突肋纹孢-希指蕨孢组合,河北扇轮藻组合,厚566~914m;上段,为灰或深灰色泥岩、钙质泥岩夹钙质砂岩及砾岩,产(高)具环粉-皱球粉-(低)无突肋纺孢-希指蕨孢组合,厚490~582m。商水组为紫红色砂岩、含砾砂岩夹钙质泥岩,产具环粉-无突肋纹孢组合,整洁真开口轮藻组合,女星介-玻璃介-达尔文介组合,厚85~799m。
信阳坳陷白垩系发育下白垩统陈棚组、上白垩统周家湾组。其中下白垩统陈棚组下段为晶屑玻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及角砾熔岩;中段为凝灰质页岩、泥岩、粗面质晶屑凝灰岩、砂岩,中部夹火山集块岩;上段为珍珠岩、膨润土及流纹质角砾熔岩。上白垩统周家湾组为紫红或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夹砂质凝灰岩。
合肥坳陷白垩系发育下白垩统朱巷组、上白垩统响导铺组及张桥组。下白垩统朱巷组下部为棕褐色或深灰色或深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与粉砂质泥岩、泥岩不等厚互层;中部为棕红色砾岩、含砾砂岩夹棕红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上部为深棕褐色粉砂质泥岩、深灰色钙质泥岩与棕褐色、棕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含石膏,厚300~3500m。上白垩统响导铺组下部为棕褐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夹浅棕色或浅棕红色粉砂岩、含砾砂岩,并见少量灰绿色、黄绿色凝灰质粉砂岩和凝灰岩,含石膏,底部为棕红色砾岩;中部为深棕褐色或浅灰棕色粉砂质泥岩与粉砂岩、细砂岩,及砂岩不等厚互层,含灰白色泥灰岩和石膏;上部为深棕褐色粉砂质泥岩、浅棕色浅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含石膏,见孢粉化石,厚1000~2500m。上白垩统张桥组为棕色或浅棕红色中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砂砾岩及含砾砂岩夹少量棕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砂岩分选中等—较好,次棱角状至次圆状,以泥钙质胶结为主,厚500~1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