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奔三的90后:比失业更可怕的,是30岁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01 20: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8 02:51
人们常说,30岁是职场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这并非空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到了30岁,职业道路大致已经定型。
一般来说,22岁毕业的学生,到30岁已经在职场奋斗了8年。如果这8年能够有策略地规划和实施,足够一个人经历一场持久的战斗;然而,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如果到了30岁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没有找到甚至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仍然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那么到了35岁又将面临怎样的前景呢?答案不言而喻。
一、职场残酷真相:我们追求的是经验和能力,而非仅仅年龄。
一位名叫小静(化名)的咨询者最近非常苦恼。八年前大学毕业后,小静尝试了多个行业,但每次都半途而废。转眼间快到30岁,回想起这些年似乎一事无成,她开始感到恐慌。
小静回顾自己的经历,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一项擅长的技能;想想自己这些年考下的证书,心理咨询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力资源证等,但依然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能力。小静突然发现,自己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
二、未来,我们在职场中依靠什么立足?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任何有价值的工作都是知识的工作。单纯依靠体力在职场中无法获得长远的发展,而脑力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职场发展的关键能力。
那么,什么是知识呢?社会上不乏许多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在职场中打拼多年,也未必能有很好的发展。因此,学历不代表知识,甚至你所掌握的知识量也不等于知识。
知识是一个结构和系统。知识管理专家田志刚老师指出:“知识是指一个人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上,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并快速学习知识、分享知识、使用和创新知识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小静之前的做法(业余时间拼命考证)都是在第一层打转,即学习基础知识,但从第二层往上几乎都是空白。这是典型的“蜻蜓点水”式学习:这种学习本身仅仅是在基础知识层面下功夫,获得了一堆证书,看似学了很多东西,实则作用有限,缺乏一条主线,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到头来依然一无所获。
三、职场中,是什么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用语言文字等表达清楚的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虽然知道怎么做,但却无法告诉别人或者说明白的知识。
我们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都是显性知识,但根据Delphin Group的调查显示,企业中的大部分知识其实是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
我们常说设计师需要一定的空间感、作家需要文字感、演员需要镜头感等,实际上就是“隐性知识”:你会发现市面上几乎没有一本类似于这样的书籍去告诉你如何培养感觉,因为这种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要对一个领域有足够深入的涉猎及研究,隐性知识的作用往往大于显性知识。而这种隐性知识,往往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重要因素。
四、三十岁之前,需要完成的三项任务
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不同的人面对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有些共性问题值得引起每个人的高度重视。在此,我将这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整理,总结出以下三点:
1、比怎么学更重要的是学什么。
事实上,我们大学里设置的“专业”,无非是一些基础的专业课程,只是你从事这个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如果你不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无法在现实中转换成你的能力,则不能给你带来价值。
就像前文的小静,虽然在业余时间也考取了不少证书,但在现实中根本没有运用的环境,而你自以为掌握的这些知识,上网搜索就可以轻易获得,那么何来竞争力呢?
2、比学什么更重要的是寻找自己的特色。
之前有个咨询者学的专业是机械专业,毕业后迫于生计从事营销工作,他一度非常困恼。后经了解发现,他所从事的是房地产销售,和他的基础知识丝毫不沾边,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
3、不要忽视了知识共享与传递。
你光有能力还不够,关键要让人知道你具备这个能力,你才能拥有更多机会。在职业咨询中,我常常遇到过不少抱怨自己不得志的人:为什么同样的水平,他就能比我获得更多的机会?
对于这种问题,我们需要深刻反思:你的水平或能力是否让他人知道并认可了?你是否有意识地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写出来、讲出来和更多的人分享?你是否愿意帮助他人?你是否担心即便说出来对方也听不懂?
五、没有什么一蹴而就,最要紧的是做!做!做!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倒闭的行业、企业、机构不计其数,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面临“被下岗”、“被裁员”的尴尬境地。
正是因为之前行业看似的繁荣和稳定,总会给一些混日子的人一个错觉,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不思进取,甚至认为自己“也有贡献”。
然而市场最残酷但也最公平。你相信在危机来临之前,一个人的能力储备、职业素养、知识更新、自我成长等会一夜之间被激发出来吗?
我看到更多的现实却是,一个人一旦安逸惯了,就渐渐丧失了勇气和清醒,慢慢地“被养残”,最终划向自我破产的边缘,成为了被时代抛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