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18: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1 07:25
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敏感性极高,当脑动脉阻塞导致缺血超过5分钟时,可能发生脑梗死。这种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具有选择性,轻度缺血仅部分神经元受损,但长时间持续缺血会导致缺血区包括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在内的广泛损伤,甚至发生脑血栓坏死。
脑组织的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有着不同的病理状态。坏死区由于完全缺血导致细胞死亡,但半暗带仍保留部分侧枝循环,可以得到有限的血液供应,其中含有大量潜在可存活的神经元。若能迅速恢复血流,改善脑部代谢,这些损伤是可逆的,神经元仍有可能存活并恢复功能。因此,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保护这些可逆性损伤神经元至关重要。
然而,脑血流再灌注也可能带来额外的损害,即所谓的再灌注损伤。研究显示,最佳治疗窗口为缺血后6小时内,超过这个时间,即使血流恢复,脑损伤也可能加剧。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涉及自由基过度生成、自由基引发的连锁反应、神经细胞内的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细胞毒性作用以及酸中毒等一系列变化,这些都可能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
因此,理解并应用缺血半暗带和再灌注损伤的概念,对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具有革新意义。关键在于早期实施溶栓治疗,以保护半暗带的神经元,同时通过积极采取脑保护措施,减轻再灌注损伤,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脑部损伤。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