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17: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2 22:44
清代宫廷中的饮食文化十分讲究,皇帝每日的餐饮分为早膳和晚膳,早膳在清晨6点到8点,晚膳在中午12点到2点。两餐之间,还有众多小吃随时供应。正餐一般需要上百道菜,小吃则至少20到50碗。饮食术语严谨,如称饭为“膳”,进餐为“进膳”,开饭为“传膳”,厨房称为“御膳房”。皇帝的饮食排场极尽奢华,如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的早膳,就有冰糖炖燕窝等精心烹制的菜品。
清帝逊位后,饮食规模有所简化,如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他实际享用的是太后和太妃们的菜肴,这些菜肴由各自的膳房准备,味道更为可口。乾隆皇帝的膳食记录显示,他的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精致的菜肴,如燕窝、鸭子、豆腐等,配以各种点心和粥品。另外,宫廷中还有各地贡米和特色食物,如康熙皇帝的中南海丰泽园的优质红米,以及各地进贡的山珍海味。
节日的饮食更是奢华,慈禧太后时期尤为突出,她的膳食开支远超其他帝王。宫廷中,如新春元旦(春节)、元宵节等,都有丰富的宴席,食材精良,如满族传统食物,乾隆皇帝除夕宴上的菜肴丰富,包括各类肉类和点心。除夕之夜,皇帝与后妃们共进团圆年饭,菜肴多达数十品,体现了皇家对故乡风味的怀念。
在腊月的节庆中,如腊八、腊月二十三祭灶等,也有独特的饮食仪式,如腊八粥由雍和宫的喇嘛煮制,以示对佛教的敬意,而祭灶则需用黄羊。这些习俗反映了清代宫廷饮食的丰富多样和礼仪繁复。
北京菜又称京帮菜,它是以北方菜为基础,兼收各地风味后形成的。北京以都城的特殊地位,集全国烹饪技术之大成,不断地吸收各地饮食精华。吸收了汉满等民族饮食精华的宫廷风味以及在广东菜基础上兼采各地风味之长形成的谭家菜,也为京帮菜带来了光彩。北京菜中,最具有特色的要算是烤鸭和涮羊肉。烤鸭是北京的名菜,涮羊肉、烤牛肉、烤羊肉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法,辽代墓壁画中就有众人围火锅吃涮羊肉的画面。现在,涮羊肉所用的配料丰富多样,味道鲜美,其制法几乎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