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17: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02:55
在这个科技迭代迅猛的时代,处理器的革新成为了瞩目的焦点。AMD Ryzen凭借8核的强大性能赢得了赞誉,随后Intel不甘示弱,推出了全新的8代低压4核处理器系列——i5-8250U、8350U和i7-8550U、8650U,它们以4核8线程的规格,45W的TDP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期待。其中,i5和i7的差别在于i5少了2MB的L3缓存,而i7的频率稍高,但受限于复杂功耗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i5-8250U的表现令人惊讶,其性能堪比7700HQ,而i7-8550U则被设定在3.7GHz,尽管如此,8代低压U的核显并未带来显著提升,Intel认为4核已经是高端配置。AIDA64数据显示,i5-8250U在睿频下可达到3.4GHz,i7-8550U则稳定在3.7GHz。在8550U的代表机型小米Pro中,其性能在短时间高负载下表现出色,但长期功耗管理使其在优化用户体验和跑分上略有妥协。
性能对比测试揭示了8代低U的实际情况。在2台i7-8550U机器的战66型号中,多线程性能超越了7300HQ,单线程表现出色。然而,小米Pro受限于其独特的温控策略,其性能稍逊于战66。3D11跑分较低,部分原因在于战66使用单通道内存,双通道可能接近6700HQ的水平。在15W TDP下,8550U的性能接近7300HQ,但长时间负载下性能输出有所不足,尤其是在超极本的散热问题上,厂商的忽视导致了性能受限。8代低压4核的发热增加,10W的TDP设计使得这个问题更加明显,如战66在单线程测试中功耗超过了TDP,频率也因此受限。
总的来说,8代低压4核处理器的性能差异主要受功耗配置(PL1、PL2以及温控降频)影响,而非标称频率。15W的8代U在性能上明显受限,特别是10W的版本,可能会导致性能大幅下滑,比如在R15跑分上。超极本在15W的负载下通常能应对,但一旦超过70度,散热限制可能会导致降频。因此,厂商应当提供不同的功耗配置选项,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便携性和性能的不同需求。目前的8代低压超极本在续航和性能上都有待提升,我们期待未来的改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点总结如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02:53
在这个科技迭代迅猛的时代,处理器的革新成为了瞩目的焦点。AMD Ryzen凭借8核的强大性能赢得了赞誉,随后Intel不甘示弱,推出了全新的8代低压4核处理器系列——i5-8250U、8350U和i7-8550U、8650U,它们以4核8线程的规格,45W的TDP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期待。其中,i5和i7的差别在于i5少了2MB的L3缓存,而i7的频率稍高,但受限于复杂功耗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i5-8250U的表现令人惊讶,其性能堪比7700HQ,而i7-8550U则被设定在3.7GHz,尽管如此,8代低压U的核显并未带来显著提升,Intel认为4核已经是高端配置。AIDA64数据显示,i5-8250U在睿频下可达到3.4GHz,i7-8550U则稳定在3.7GHz。在8550U的代表机型小米Pro中,其性能在短时间高负载下表现出色,但长期功耗管理使其在优化用户体验和跑分上略有妥协。
性能对比测试揭示了8代低U的实际情况。在2台i7-8550U机器的战66型号中,多线程性能超越了7300HQ,单线程表现出色。然而,小米Pro受限于其独特的温控策略,其性能稍逊于战66。3D11跑分较低,部分原因在于战66使用单通道内存,双通道可能接近6700HQ的水平。在15W TDP下,8550U的性能接近7300HQ,但长时间负载下性能输出有所不足,尤其是在超极本的散热问题上,厂商的忽视导致了性能受限。8代低压4核的发热增加,10W的TDP设计使得这个问题更加明显,如战66在单线程测试中功耗超过了TDP,频率也因此受限。
总的来说,8代低压4核处理器的性能差异主要受功耗配置(PL1、PL2以及温控降频)影响,而非标称频率。15W的8代U在性能上明显受限,特别是10W的版本,可能会导致性能大幅下滑,比如在R15跑分上。超极本在15W的负载下通常能应对,但一旦超过70度,散热限制可能会导致降频。因此,厂商应当提供不同的功耗配置选项,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便携性和性能的不同需求。目前的8代低压超极本在续航和性能上都有待提升,我们期待未来的改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点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