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的牡丹 刘禹锡的春词 请大家翻译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5:1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4:11
赏析: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芙蓉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蓉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从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到绍兴六年(1136年)诗人在青墩面对牡丹的这个春天,整整十年了;距离他四十九岁的人生终点,也只剩下两年的时间。伊水和洛水,这两条著名的河流流经诗人的故乡洛阳,那里的波涛里翻滚着千年的烽烟和歌吟。而此刻,身边青墩的溪水则默默无闻。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即使在僻静的桐乡,与乌镇隔水相望的这个地方,因了春天,照样守着节令而开,似乎遥远的马蹄声总不会撕破这里的宁静,似乎那席卷中原的变故是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事情。春天依旧来临,牡丹照样绽放,每次绽放都是同样的年轻而鲜嫩,像是初长成的少女。而诗人已龙钟,年近半百而且多病,而且孤独。
【作者介绍】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 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北宋政和三年(1113)进士,做过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宋室南渡后做到知制造、参知政事。他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被列为江西诗派首领之一。由于南渡的大动荡,他的诗风大变,以简炼扫除繁缛,以自然沉着代替苦涩,面向现实,反映了家国苦难,写有不少优秀作品。
【说明】 这首诗用无限感慨的语气写道:自从金人攻陷汴京,漫长的十年过去了;而今我已年迈龙钟,成了流落江南的游子,看眼前的牡丹,想起家国的遭遇,更是愁绪万千。作者的故乡洛阳盛产牡丹,诗中把故国之思和对牡丹的情感拧在一起了。
【解释】 ①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意思是进入中胡。 ②伊洛--伊河与洛河,都流经洛阳地区,这里代指洛阳。十年伊洛--离开家乡洛阳已有十年了。这首诗写在南宋绍兴六年(1136),上距汴京陷落已有十年了。路漫漫--路途漫长,借指时光过得久了。 ③青墩--镇名,在今浙江省桐乡县北。因为在烂溪边与乌镇隔水相望,所以诗句中说“溪畔” 。绍兴年间诗人住在这里。龙钟--形容老态;龙钟客,指自己。④牡丹--洛阳以产牡丹著名,宋时尤盛。作者在洛阳的老家便种有许多牡丹,所以由观赏牡丹引起了深切的家国之思。
-------------------------------------------------
卷356_41 【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春过也,笑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
惟待见青天。
卷365_63 【和乐天春词】刘禹锡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你说的大概是第一首: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解析:
这首词以伤春为基调,首句即漾出一片无可奈可的惜春之情。姹紫嫣红的春光即将逝去,而作者生命的春天也早已一去不返。他有心让春光长在,却又无力挽住春天的脚步。“春去也”,在这貌似平淡的叙述中,融入了作者几多叹惋、几许惆怅?次句“多谢洛城人”笔锋一转,复代春天致词。却原来春也有情,它既不能久驻,更不忍遽去,只好深情缱绻地向留恋春光的洛城人殷勤致意。这样着笔,就化平为奇,化直为曲,把惜春之情烘托得格外浓烈,格外深长。三、四两句借助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绘就一幅气韵生动的送春画面:柔弱的柳条随风轻摇,不胜依依,恍如一位妙龄女子正举手挥袖与春天作别;而为晶莹的露水所沾湿的丛兰则好似这位少女于款款惜别之际泪洒罗巾。这就将惜春之情又向深处推进了一层:惜春复伤春的岂只是领略过大好春光的洛阳人,那曾经受到春光滋润的“弱柳”和“丛兰”也因春将归去而黯然神伤。“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末句变侧面渲染为正面描写,引出一位“独坐亦含嚬”的女子作结。“嚬”,同“颦”,是皱眉的意思。这位女子之所以独坐一隅,紧锁双蛾,自是有感于百花萎谢、春意阑珊的缘故。那日渐逝去的春天的足音,叩响了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弦,使她忧思郁结,怅触百端,情不自禁地生出韶华易逝,红颜易老的感叹。作者采用“遣貌取神,离形得似”的笔法,不汲汲于对其花容月貌的精细刻划,而着重点染其伤春意绪。“独坐”,已使人想见其落寞情怀;“含嚬”,更将其愁态明白点出。一个“嚬”字,虽已被古代诗文家用得烂熟,在这里却是传神写照的词眼,它使一篇全活,词的伤春主旨藉此披露无遗。
这首洋溢着淡淡哀愁的春词,笔法摇曳多姿。作者成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将人情物态揉为一体,使之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在作者笔下,不仅“春天”饶有灵性,与“洛城人”心息相诵:“弱柳”和“丛兰”也“似花还似非花”,别具柔肠,一往情深。全词情调哀婉,语言工丽,却又不流于绮靡。因而况周颐《餐樱庑词话》称赞它说:“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唯其出自唐者,故能流而不靡,所谓‘风流高格调’,岂在斯乎?”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关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标志着词体已由“选词以配乐”的萌芽形态发展到“由乐以定词”的阶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4:12
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从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到绍兴六年(1136年)诗人在青墩面对牡丹的这个春天,整整十年了;距离他四十九岁的人生终点,也只剩下两年的时间。伊水和洛水,这两条著名的河流流经诗人的故乡洛阳,那里的波涛里翻滚着千年的烽烟和歌吟。而此刻,身边青墩的溪水则默默无闻。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即使在僻静的桐乡,与乌镇隔水相望的这个地方,因了春天,照样守着节令而开,似乎遥远的马蹄声总不会撕破这里的宁静,似乎那席卷中原的变故是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事情。春天依旧来临,牡丹照样绽放,每次绽放都是同样的年轻而鲜嫩,像是初长成的少女。而诗人已龙钟,年近半百而且多病,而且孤独。
【作者介绍】陈与义(1090-1138),号简斋, 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北宋政和三年(1113)进士,做过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宋室南渡后做到知制造、参知政事。他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被列为江西诗派首领之一。由于南渡的大动荡,他的诗风大变,以简炼扫除繁缛,以自然沉着代替苦涩,面向现实,反映了家国苦难,写有不少优秀作品。
【说明】 这首诗用无限感慨的语气写道:自从金人攻陷汴京,漫长的十年过去了;而今我已年迈龙钟,成了流落江南的游子,看眼前的牡丹,想起家国的遭遇,更是愁绪万千。作者的故乡洛阳盛产牡丹,诗中把故国之思和对牡丹的情感拧在一起了。
【解释】 ①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意思是进入中胡。 ②伊洛--伊河与洛河,都流经洛阳地区,这里代指洛阳。十年伊洛--离开家乡洛阳已有十年了。这首诗写在南宋绍兴六年(1136),上距汴京陷落已有十年了。路漫漫--路途漫长,借指时光过得久了。 ③青墩--镇名,在今浙江省桐乡县北。因为在烂溪边与乌镇隔水相望,所以诗句中说“溪畔” 。绍兴年间诗人住在这里。龙钟--形容老态;龙钟客,指自己。④牡丹--洛阳以产牡丹著名,宋时尤盛。作者在洛阳的老家便种有许多牡丹,所以由观赏牡丹引起了深切的家国之思。
-------------------------------------------------
卷356_41 【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春过也,笑惜艳阳年。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樽前。
惟待见青天。
卷365_63 【和乐天春词】刘禹锡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你说的大概是第一首: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解析:
这首词以伤春为基调,首句即漾出一片无可奈可的惜春之情。姹紫嫣红的春光即将逝去,而作者生命的春天也早已一去不返。他有心让春光长在,却又无力挽住春天的脚步。“春去也”,在这貌似平淡的叙述中,融入了作者几多叹惋、几许惆怅?次句“多谢洛城人”笔锋一转,复代春天致词。却原来春也有情,它既不能久驻,更不忍遽去,只好深情缱绻地向留恋春光的洛城人殷勤致意。这样着笔,就化平为奇,化直为曲,把惜春之情烘托得格外浓烈,格外深长。三、四两句借助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绘就一幅气韵生动的送春画面:柔弱的柳条随风轻摇,不胜依依,恍如一位妙龄女子正举手挥袖与春天作别;而为晶莹的露水所沾湿的丛兰则好似这位少女于款款惜别之际泪洒罗巾。这就将惜春之情又向深处推进了一层:惜春复伤春的岂只是领略过大好春光的洛阳人,那曾经受到春光滋润的“弱柳”和“丛兰”也因春将归去而黯然神伤。“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末句变侧面渲染为正面描写,引出一位“独坐亦含嚬”的女子作结。“嚬”,同“颦”,是皱眉的意思。这位女子之所以独坐一隅,紧锁双蛾,自是有感于百花萎谢、春意阑珊的缘故。那日渐逝去的春天的足音,叩响了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弦,使她忧思郁结,怅触百端,情不自禁地生出韶华易逝,红颜易老的感叹。作者采用“遣貌取神,离形得似”的笔法,不汲汲于对其花容月貌的精细刻划,而着重点染其伤春意绪。“独坐”,已使人想见其落寞情怀;“含嚬”,更将其愁态明白点出。一个“嚬”字,虽已被古代诗文家用得烂熟,在这里却是传神写照的词眼,它使一篇全活,词的伤春主旨藉此披露无遗。
这首洋溢着淡淡哀愁的春词,笔法摇曳多姿。作者成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将人情物态揉为一体,使之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在作者笔下,不仅“春天”饶有灵性,与“洛城人”心息相诵:“弱柳”和“丛兰”也“似花还似非花”,别具柔肠,一往情深。全词情调哀婉,语言工丽,却又不流于绮靡。因而况周颐《餐樱庑词话》称赞它说:“流丽之笔,下开北宋子野、少游一派。唯其出自唐者,故能流而不靡,所谓‘风流高格调’,岂在斯乎?”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关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标志着词体已由“选词以配乐”的萌芽形态发展到“由乐以定词”的阶段。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及相关网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4:12
赏析: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干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芙蓉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蓉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 "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 "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这首诗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4:13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