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啥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22:1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8:42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自文言文《勉谕儿辈》,意思是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
1、其古诗原文如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2、译文:
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饮食穿衣,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事情的艰难,就不会轻易地花费钱财了。每一顿饭吃肉喝酒,可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图个吃好穿好?经常在拥有的时候想着没有的时候,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再想着拥有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能)常常享受到温饱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8:4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出自文言文《勉谕儿辈》,意思是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
其古诗原文如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相关译文:
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饮食穿衣,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事情的艰难,就不会轻易地花费钱财了。每一顿饭吃肉喝酒,可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
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图个吃好穿好?经常在拥有的时候想着没有的时候,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再想着拥有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能)常常享受到温饱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8:4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意思是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困难了。这句话出自北宋*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原文: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译文:张文节叹息说:“我现在的俸禄,即使全家穿绸挂缎、膏梁鱼肉,怕什么不能做到?然而人之常情,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困难了。
像我现在这么高的俸禄难道能够一直拥有?身躯难道能够一直活着?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死去,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奢侈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导致无存身之地。
哪如无论我做官还是罢官、活着还是死去,家里的生活情况都永久如同一天不变呢?”唉!大贤者的深谋远虑,哪是才能平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社会风俗习惯日益变得奢侈腐化,人们竞相讲排场、比阔气,奢侈之风盛行。为使子孙后代避免蒙受那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司马光特意为儿子司马康撰写了《训俭示康》家训,以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
文章先叙述自己素来以节俭朴素为美德,对别人的讥笑不以为然,并说自己并非故作不同流俗而沽名钓誉,乃顺应自己的性情。
又追忆天圣年间士大夫往来宴聚普遍尚俭的旧事,慨叹近日愈趋侈靡的风气,接着以本朝有识之士的俭朴美德为例,说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再引述古人的遗训,分析“俭”与“侈”的得失利弊。最后以古人俭、奢的历史事实,阐明俭能列名得福,奢必招祸自败,勉励子孙行俭戒奢,保持家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8:44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这是原话。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从穷到富,容易适应,习惯;而从富转穷,首先从心理上就适应不了,更别说生活上的改变。
树要皮人要脸,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投资失败,生意亏损等,由富人转变为普通人,住房也从豪宅搬到套房,肯定是各种不适应,特别是生活习惯,以前每天都是好烟名酒,尽管现在收入下降了许多,甚至是以前收入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还是会打肿脸充胖子,不听家人的劝阻,照买不误。
身份的转变更难适应,虽然俗话说得好,“马死落地行”,但总想着以前老板的身份,干活就是应付式,想方设法的筹集资金,极端的会把房子贱卖,试图东山再起,只是现在做生意,哪个行业都趋于饱和状态,有的还过剩,例如遍地开花的餐馆,酒店,小白入行,风险极高,但是有人偏不信邪,不到黄河心不死,不会考虑后果,项目失败了,家人住哪,睡大街吗?
由穷变富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拆迁户,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现金,拥有这么多房子,一夜暴富令人迷失了方向,*,吸粉,花天酒地,小三,只有大家想不到,没有什么是这群人做不到。而且挥霍几年后,重新返贫的不在少数,弄得妻离子散,剩下孤家寡人的亦大有人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8:44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意思是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困难了。这句话出自北宋*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原文:
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译文:张文节叹息说:“我现在的俸禄,即使全家穿绸挂缎、膏梁鱼肉,怕什么不能做到?然而人之常情,由节俭进入奢侈很容易,由奢侈进入节俭就困难了。
像我现在这么高的俸禄难道能够一直拥有?身躯难道能够一直活着?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死去,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奢侈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导致无存身之地。
哪如无论我做官还是罢官、活着还是死去,家里的生活情况都永久如同一天不变呢?”唉!大贤者的深谋远虑,哪是才能平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生活的年代,社会风俗习惯日益变得奢侈腐化,人们竞相讲排场、比阔气,奢侈之风盛行。为使子孙后代避免蒙受那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侵蚀,司马光特意为儿子司马康撰写了《训俭示康》家训,以教育儿子及后代继承发扬俭朴家风,永不奢侈腐化。
文章先叙述自己素来以节俭朴素为美德,对别人的讥笑不以为然,并说自己并非故作不同流俗而沽名钓誉,乃顺应自己的性情。
又追忆天圣年间士大夫往来宴聚普遍尚俭的旧事,慨叹近日愈趋侈靡的风气,接着以本朝有识之士的俭朴美德为例,说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再引述古人的遗训,分析“俭”与“侈”的得失利弊。最后以古人俭、奢的历史事实,阐明俭能列名得福,奢必招祸自败,勉励子孙行俭戒奢,保持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