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4 00: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1:51
在学习《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时,我们需要注意理解一些古今异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首先,词义的变迁是一个关键点。例如,古时的“江”特指长江,现在泛指大河;“好”古时指女子相貌美,现在则指美好事物。词义可能扩大、缩小、转移,甚至感*彩发生变化,如“卑鄙”词义从地位低下变为贬义词。
在敬称和谦称方面,古代有不同的尊称和谦称,如陛下、大王是对皇帝的敬称,而寡人、孤则是王侯对自己的谦称。此外,还有特定的贱称,如小子、竖子。了解这些称谓有助于理解文中的对话和礼仪。
文中提到的难解词语,如“徐趋”和“疾趋”的区别,以及“趋”、“走”、“步”和“身”、“体”、“辇”与“车”的含义,都是理解文本的重要细节。同时,通假字如“揖”、“郄”、“耆”等也需要识别。
在古今异义词上,如“说”字在古代是劝说的意思,而现代多指说话或讲述。此外,“左右”在古代指侍从,现在则指方位。理解这些词义变化有助于准确翻译和解读古文。
文中还涉及词类活用,如“日”作状语,“闻”为使动用法,“侯”作动词,“尊”为形容词使动用法等,这些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此外,文中还列举了一词多义的例子,如“及”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以及“为”字作为动词和介词的多种含义。掌握这些用法对理解古文原文至关重要。
在特殊句式上,有否定判断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以及固定句式,如“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等,这些句式结构的识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表达方式。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触龙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