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散文阅读理解怎么解答才容易得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23:4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3:07
主旨概括题、句子赏析题(考察修辞手法)、线索题、表现手法题(对比、借景抒情、借事喻理、托物言志、)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描写方法(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景物描写方法(嗅觉、触觉、味觉、视觉等);结构方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句子的结构作用(承上启下、引起下文、总结全文、照应全文等等)修辞: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什么什么感情。
运用了排比的写作手法,增强语言气势,表现了......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表现了······
线索:看标题;找文中重复出现的词语、人物、物品等等。
主旨概括:通过···事,写出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3:07
初中考试试题的阅读理解中,散文的得分是最少的,现在我根据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如何解读散文,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1、读文章
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
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
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
最好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
2、找原话
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这就是“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3、看要求
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第二遍读文章。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
(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对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大胆猜测。
(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四、答问题
1、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提问题,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
2、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乱答也不得分。
3、言之有据,持之有理。要学生在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话,找依据,不能凭空瞎说,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能“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