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4 00: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1:13
Bipolaris maydis, 也被称为玉蜀黍平脐蠕孢,隶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它有多个异名,包括Helminthosporium maydis和Drechslera maydis。在有性状态下,它表现为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又名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特征性的子囊座呈黑色,近似球形,大小在357-642×276-43微米之间。子囊顶端圆钝,有短柄,大小为124.6-183.3×22.9-28.5微米,每个子囊内含有4个、3个或2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为长线形,排列成螺旋状,具有隔膜,大小为146.6-327.3×6.3-8.8微米。在萌发过程中,子囊壳和分生孢子会首先出现,接着是分生孢子梗和分生细胞,每个细胞均会产生芽管。无性阶段的分生孢子梗分散在病叶病斑两侧,通常从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伸出,呈2-3束或单生,颜色从榄褐色至褐色,形态可弯曲,基部细胞较大,顶端较细色浅,下部较粗颜色深,有明显抱痕,一般有3-18个隔膜,通常是6-8个,大小为80-156×5-10微米。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梗顶端或侧方产生,呈长椭圆形,多向一个方向弯曲,颜色为褐色或深褐色,同样有1-15个隔膜,一般为6-8个,大小为14-129×5-17微米,脐点明显。已知该菌在玉米上存在两种生理小种,即O和T。其中,T小种对具有T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具有专化性,而O小种则不具备这种特性。
又称玉米斑点病。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长蠕孢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温暖潮湿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在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产区发生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5-20%,减产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