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三角区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20: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7 10:45
走在20年前的大街上,大大小小的书报杂志摊,总会吸引一群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那些打着“世界未解之谜”招牌的报纸杂志,也总是摆在最显眼的地方。而“百慕大三角之谜”,永远是“封面之王”。
当然,百慕大三角的神秘事件,早已证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过时谣言。今天之所以还要拿出来说,就是为了告诉大家:
各种世界级谣言,背后总有一只神秘之手,不停的煽风点火。
在说百慕大三角之前,我们先上一道“开胃小菜”,聊一聊另外一个经典谣言。
2009年,美国某个网络论坛,一位网名skyshale033的网友,忽然发帖问大家:是否记得一部名为《蜡烛湾》的动画片,大概是在1972年至1973年播出的。
很快,热心的美国网友纷纷“回忆”称,确实看过,那是一部木偶片,一共两季30集,每集20分钟,差不多下午4点播出。而《蜡烛湾》的内容,讲的是一个小女孩与海盗船长一起寻找宝藏的故事。
很快,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了进来,不断的丰满着这个动画片的信息。有一位网友的回答,直接把这个讨论推上了高潮:(该网友称)今天去老人院拜访了我的母亲,我问她是否记得70年代早期的一个儿童节目……她表现的非常惊讶,不敢相信我还记得这些事情……她说有一段时间,我每到4点就要看《蜡烛湾》,然后换到了一个没有任何画面的频道,死死的盯着满是雪花的屏幕……
《蜡烛湾》
然后,论坛就疯狂了——最后,始作俑者不得不出来辟谣,承认那是自己编造的,只是为了好玩。但是,部分网友依然不依不饶,认定自己小时候确实看过《蜡烛湾》。就这么,一个经典的都市传说诞生了。
2016年,美剧《灵异频道:蜡烛湾》来了,又勾起了无数网友的回忆……
一个无聊的谣言,怎么这么有生命力?如果这个小故事得不出答案的话,我们就看看“百慕大三角之谜”吧。
百慕大三角之谜,源于一次著名的空难:美国海军第19中队失踪事件。
失踪的轰炸机
1945年12月5日下午2点,美国海军第19中队5架“复仇者”鱼雷轰炸机,从佛罗里达的劳德代尔堡海军航空基地起飞,按照既定训练计划,飞越大西洋抵达巴哈马群岛,然后返回佛罗里达。整个编队共有14名成员,其中5名驾驶员——有4架飞机是学生飞行员驾驶,第五架飞机的驾驶员是负责训练这些学生的查尔斯·泰勒上尉。
飞机起飞后两个小时,基地收到了泰勒发出的信息,此时编队似乎迷失了方向,没有按照计划返回基地,而是飞向了大西洋深处。基地最后一次联系到泰勒是在晚上7点,此时飞机只剩下一个小时的燃料了……在联系不到飞行编队之后,基地立刻派出了两架水上飞机前去救援。没想到,其中一架救援飞机中途发生爆炸,13名救援人员无一生还。
事后海军的调查报告显示,泰勒带领的飞行编队偏离航线,燃油耗尽后沉入海中。搜救的水上飞机,本身就容易漏油,经常出事故。当天一艘货轮的海员亲眼目睹了它爆炸的经过,还发现了海面上的飞机残骸。
百慕大三角
也就是说,不管是“复仇者”轰炸机,还是搜救的水上飞机,都是正常事故,并非神秘失踪。
然而,就算是正常事故,也总要找到责任人才行。
军方调查后认定,事故的主要责任在于领队泰勒,他是一个非常马虎的飞行员,在这次训练中竟然忘记带手表和基本的导航仪器。而且,在发现编队偏离航线之后,泰勒还固执的坚持带领飞行,不需要帮助。结果,他就这么带着一帮学生兵,义无反顾的冲向了大海。
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下,泰勒的家人并不愿意当背锅侠,于是他们不停的向海军高层上诉。也许是为了逃避麻烦,最终,海军当局满足了泰勒家人的要求,把事故的主要原因归结于糟糕的天气和“未知因素”。
事情走到这一步,还属于正常操作,和未解之谜毫无关系。
但是,这个暧昧的“未知因素”,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爱德华·琼斯报道该事件时的配图
最开始,只是一些小范围的谣言八卦,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结果到了1950年,迈阿密先驱报的记者爱德华·琼斯,写了一篇关于第19中队失踪的文章,首次把失踪海域和“未知因素”联系在一起,将这起事故变成了“神秘事件”。
在这里必须告诉大家,冷战期间的美国媒体,非常热衷于各类神秘事件。如果你简单查阅一下资料,就会发现大多数的UFO事件、神秘怪物、特异功能等等,都是在那段时间出现的。
比如1947年的罗斯威尔事件、1967年的天蛾人事件、1961年希尔夫妇被外星人绑架事件、1967年农场屠牛事件……可以说,冷战期间美国政府极力宣传的“苏联威胁”,让民众充满了恐惧。于是,各类“神秘事件”井喷式的出现,记者们为了写出更火爆的文章,不遗余力的搜集奇闻怪事,创造新闻。
记者爱德华·琼斯把飞机失踪事件,和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海域,联系到了一起。
1964年,作家文森特·盖迪斯再一次炒起了这个话题,以“死亡百慕大三角”为主题,成功的将一起飞机失踪事件,变成了神秘死亡海域专题。也就说,到了文森特这里,第19中队的失踪事件,已经仅仅是个“引子”了,他开始把人们的目光转向“百慕大三角”海域,创造各种各样的“离奇事件”。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文森特·盖迪斯大赚特赚了一笔。从此之后,大量的小报记者和猎奇作家,开始深挖多年前的海难事件和失踪事件,想尽办法和百慕大三角联系起来,成功的制造了一个
“导致无数轮船和飞机失事的神秘海域”
。
1974年,美国作家查尔斯·伯利兹出了一本《百慕大三角》的畅销书。他搜集了大量的百慕大三角“神秘事件”,还煞有介事的进行了理性解读和科学推论,更让人相信这个海域的神秘之处。于是,又赚的盆满钵满……
虽然也有很多人进行辟谣,并且拿出了专业可信的数据,但是谁在乎呢?报纸杂志更喜欢神秘的东西,这样才能卖钱——全世界的猎奇作者都不会在乎百慕大三角的真实性,他们只需要把这些谣言“洗”一下,就能成为“爆文”,就有钱赚。
1975年,专门从事海洋保险的劳埃德保险公司已经声明:“根据劳埃德记录,自1955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有428艘船只被报失踪,而你们也许有兴趣知道,我们的情报部门未能发现任何证据支持百慕大三角比其他地方有更多失踪案的说法。美国海岸警备队有关大西洋事故的计算机记录可以追溯到1958年,其结果也支持这个结论。”
但是,又有谁在乎呢?百慕大三角之谜已经无所谓真假,因为无数的报刊媒体和影视公司早已意识到:百慕大三角已经从一个“神秘事件”,转变成了娱乐IP,曾经的谣言是现在的吸金工具。
美剧《百慕大三角》
从70年代百慕大三角风靡全球开始,影视公司已经开始不断开发影视作品,吸金无数。其中2005年的系列剧《百慕大三角》更是口碑极佳,虽然结局稍微被观众诟病,但是240分钟的超长剧情,简直就是“百慕大谣言大合集”,让观众们觉得“看着很过瘾”。
所以,从1950年记者爱德华·琼斯的报道,到1974年查尔斯·伯利兹的畅销书,再到2005年的系列剧,背后的神秘之手都是“钱”。只要能赚钱,再弱智的谣言,也能包装成世界级的大事件。
“罗斯威尔事件”的媒体报道
所以,文章最开始提到的“蜡烛湾事件”,也变成了美剧。再比如著名的“罗斯威尔事件”,虽然军方第一时间进行了解释,但是当地报纸并不满意,不断怀疑美军隐瞒了什么。大量媒体继续跟进,不断炒作……这么多年过去了,外星人没见着,电影倒是不少,罗斯维尔也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就像本人之前一篇文章提到的“尼斯湖水怪”,这么多年不遗余力的宣传造势,已经让当地人赚翻了——只要有钱,管它是不是真的。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为什么呢?因为利益。
所以,那些未解之谜,看个乐就行,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