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收藏:陶瓷葫芦瓶详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4 01: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1:00
约一万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开始种植葫芦,这不仅为浙江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所证实,也为我国新石器时期彩陶葫芦瓶所展现。在仰韶文化彩陶中有大量葫芦陶瓶,其优雅的造型、鲜艳的色泽,显示出中国原始先民卓越的创造才能,特别是在半坡类型中,葫芦瓶更为多见,葫芦可能是当时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之后随着瓷器的烧成,陶瓷葫芦瓶的烧造也比较常见。
葫芦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名称,葫芦之名在唐代开始流行,因其连绵的藤蔓、饱满的形态、丰富的种籽、累累的果实,且与福禄谐音而极具吉祥意蕴,其形象在陶瓷器物中得到广泛的展现。唐三彩葫芦瓶,其绚丽的釉色与原始彩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造型上,不仅有葫芦瓶,还出现了新的葫芦形执壶造型,唐长沙窑葫芦形执壶。但总体而言,唐代陶瓷葫芦瓶并不多见,造型古朴稚拙,其制作水平甚至稍逊于原始彩陶葫芦瓶。由于其间并未见有其他陶瓷葫芦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代陶瓷葫芦瓶可以说是陶瓷葫芦瓶的复兴时期。
宋辽金时期陶瓷葫芦瓶数量仍不多见,不过,南北方各窑口均见有葫芦瓶器型,但因数量稀少而弥足珍贵。如南宋官窑粉青釉葫芦瓶、宋龙泉窑葫芦瓶。除葫芦瓶外,葫芦形执壶仍继续流行,如代白釉葫芦形执壶。宋辽金时期陶瓷葫芦瓶的制作技艺较唐代要高许多,形态轻灵优美,釉色温润如玉,令人赏心悦目。
元代时,各窑仍继续烧制各种陶瓷葫芦瓶,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中,景德镇窑青花葫芦瓶的出现是此期陶瓷葫芦瓶制作最重要的成就。如元代景德镇青花葫芦瓶、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八棱葫芦瓶。因为唐宋时期陶瓷葫芦瓶基本无彩绘形式,元青花葫芦瓶开启了彩绘葫芦瓶的新时代,成为其后明代葫芦瓶的主要装饰手法,其八棱形制作手法一改葫芦的真实形态,是葫芦瓶造型上的一大革新。
明早期,陶瓷葫芦瓶仍是不很常见的器型,但此期葫芦瓶的典型样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一种受*地区金属或陶、玉器皿影响而产生的新器型出现了。如明永乐时期的新器型,关于此瓶有多种叫法,如抱月瓶、宝月瓶、扁腹绶带耳葫芦瓶、绶带耳葫芦扁瓶等。明洪武至明宣德,此器型均流行,并在清代直至当代被大量仿制,如清雍正青花绶带耳葫芦扁瓶。除此之外,明宣德鸟食罐中有传统葫芦造型以及卧式葫芦造型。
明中期时,陶瓷葫芦瓶依然不多,此时传统葫芦瓶得到复兴,葫芦扁瓶则未有继承。如明成化青花葫芦瓶、明正德青花葫芦瓶。
至明嘉靖、万历时期,由于皇帝非常崇尚道教,瓷器艺术品在装饰上都弥散着极重的吉祥如意的氛围,从而使明代晚期成为陶瓷葫芦瓶大放异彩的时期,其生产达到空前勃兴的程度,不仅数量巨大,而且造型极为繁多。除普通的上下圆形外,还有四棱形、六棱形、天圆地方(上圆下方)形、直口形、撇口形、带盖式、壁式等等,不过未见有元青花中的八棱式样。其品种主要为青花和五彩。如明嘉靖青花天圆地方带盖式葫芦瓶、明嘉靖五彩六棱葫芦瓶,如明万历青花长颈葫芦瓶,这种长颈式葫芦瓶对明末、清早期葫芦瓶有很大影响。
明末天启、崇祯时葫芦瓶生产开始大幅度消退,此期葫芦瓶造型以长颈敞口式为主,造型极为优美规整、清秀端庄,如明崇祯青花五彩葫芦瓶。
清早期顺治朝葫芦瓶极为罕见,至清康熙时期,葫芦瓶又开始进入一个繁盛期,明末崇祯时发展起来的长颈敞口式葫芦瓶成为最常见样式,其颈部更为修长,线条更为优美。此时三节式葫芦瓶兴起,其上部一节常常变化为两节,如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的清康熙青花酱釉三节式葫芦瓶。该沉船还有一批上部装饰青花、下部装饰颜色釉的葫芦瓶,显示了清康熙葫芦瓶装饰手法的创新。另外,出现了上青花诗文下青花绘画的新型装饰,也为清康熙所特有,如清康熙青花诗文葫芦瓶。除青花外,五彩葫芦瓶也极常见,如清康熙五彩葫芦瓶。清康熙时期葫芦瓶,装饰手法繁多,造型优雅,明早期葫芦扁瓶样式也得到复兴。
清雍正、乾隆时期,陶瓷葫芦瓶继续保持兴盛,特别是清乾隆时期达到极盛,其层出不穷的装饰手法和造型令人叹为观止,青花、粉彩、珐琅彩各类颜色釉等品种应有尽有。如清乾隆青花葫芦瓶、清乾隆粉彩葫芦瓶,、清乾隆粉彩凸雕葫芦瓶,、清乾隆粉彩绶带葫芦瓶、清乾隆珐琅彩葫芦瓶。
清乾隆时期葫芦瓶达到其历史发展的最顶峰,其后,清代制瓷业每况愈下,其创造力快速衰退,仿制清三代制品成为瓷业生产主流,嘉庆以后各代葫芦瓶绝大多数为步乾隆后尘之作,再难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