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9: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6:26
铏
xíng
<名>
1.古代盛羹的鼎,两耳三足,有盖,常用于祭祀 [soup utensil]
宰夫设铏四于豆西东上。——《仪礼·公食大夫礼》
肉菜羹 [soup]
祭铏尝之,告旨。——《仪礼》
同“钘”(xíng)
2.指肉菜羹。
3.古通“硎”,磨刀石。 铏羹
解释:古祭祀时盛在铏器中的调以五味的羹。《周礼·天官·亨人》:“祭祀,共大羹、鉶羹。宾客亦如之。”贾公彦疏:“云‘鉶羹’者,皆是陪鼎膷肿膮,牛用藿,羊用苦,豕用薇,调以五味,盛之於鉶器,即谓之鉶羹。”《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周宗庙乐府舞辞》:“振其鼗鼓,洁以鉶羹。”清 毛奇龄《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三:“又将鼎肉入之小鼎,而和菜作羹,所谓鉶羹也。”
和羹是什么?《圣门礼志》作了如下解释:“和羹,用豕脊膂肉切薄片,煮牛淡汤焯过漉起,然后用盐、酱油、醋、芹、韭丝调匀,又切猪腰如荔形盖面,临时用淡牛肉煮汁浇蒲,勺之铏内。”这真是一道烹饪精致,调料齐全,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烹饪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记载中,有许许多多关于饮食文明的内容。中国人讲究吃,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被历来的帝王将相、*人墨客、或雅或俗的美食者所提倡,早就流传着脍炙人口的佳话。非但如此,人们还将这些美味佳肴用来供奉神灵,以表示对神的虔诚之意。 本来,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机体本能,“饮食,活人之本也。”但仅仅表现本能的吃喝,并不可能体现为一种文化,只有与人类进化相结合,才进入体现文化的阶段。历来的中国烹饪,都有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属性。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个学派也都提出了各自的饮食观,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孔子的儒家学派。 孔子的先祖曾是宋国的宗室,到公元前五世纪孔子诞生时,他已经是“布衣”,生活也颇清贫,但他在提出对饮食追求所形成的饮食观念,并非是个人生活的写照,而是士大夫阶层的一种共同追求。 孔子的饮食观点,集中记录在《论语·乡党》篇,他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不厌精细为前提,对饮食提出具体要求,应当怎样办,不应当怎样办。儒家思想讲“仁”、讲“礼”,当然饮食中就有“礼”的体现。《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于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这是说礼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古时把黍米切割成块的猪肉烤熟而食,用双手捧着小坑里的积水喝,都是礼的最初的体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饮食已经大大进步了,礼也体现得更多了。《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乡党》所记的八个“不食”仍然是“食不厌精”这一核心思想的延伸。这里的“精”,包含对饮食的质、色、香、烹调、应时、切割、调味等各个方面提出的要求。凡不符合要求,都是不“精”的,都不能吃。“食不厌精”体现了儒家“礼”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