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5:5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2:29
1、起始年代不同。
明史是清朝入关后清朝皇帝下令修纂的纪传体史书,实录是当朝官方撰写的编年史书。
2、详细程度不同。
明史历经三次修订,在二十四史里面是最为严谨最为完善的一部。当然由于清朝和明朝的关系,明史中有不少隐讳不书之处。实录,史官需要把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几点皇上干了什么大臣干了什么当天收到了哪些奏折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儿都记载下来,比较不避讳。
3、准确度不同。
明史一些内容也出自野史,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有。具体到一些细节上的记录,不如实录准确了。明实录,从朱元璋到朱由校之间十五代皇帝,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经济、文化等大事,保存有大量的章奏、批件等原始资料,数据多,准确度高。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书中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
扩展资料:
明史创作背景:
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
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朝廷的认可。
其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如果从清顺治二年(1645年)开设明史馆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正式由史官向皇帝进呈,前后历时九十四年。假如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式组织班子编写起至呈稿止,为时也有整整六十年之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2:29
区别如下:
1、起始年代不同。明史是清朝入关后清朝皇帝下令修纂的纪传体史书,实录是当朝官方撰写的编年史书。
2、详细程度不同。明史历经三次修订,在二十四史里面是最为严谨最为完善的一部。当然由于清朝和明朝的关系,明史中有不少隐讳不书之处。实录,史官需要把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几点皇上干了什么大臣干了什么当天收到了哪些奏折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儿都记载下来,比较不避讳。
3、准确度不同。明史一些内容也出自野史,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有。具体到一些细节上的记录,不如实录准确了。明实录,从朱元璋到朱由校之间十五代皇帝,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经济、文化等大事,保存有大量的章奏、批件等原始资料,数据多,准确度高。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书中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
《明实录》共十三部,两千九百一十一卷,1600多万字,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其中建文朝实录附于《太祖实录》中,景泰朝实录附于《英宗实录》中,思宗崇祯朝、安宗弘光朝、绍宗隆武朝、昭宗永历朝因战乱无实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实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2:30
1、两者起始年代不同。
明史是清朝入关后清朝皇帝下令修纂的纪传体史书,实录是当朝官方撰写的编年史书。
2、两者详细程度不同。
明史历经三次修订,在二十四史里面是最为严谨最为完善的一部。当然由于清朝和明朝的关系,明史中有不少隐讳不书之处。实录,史官需要把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几点皇上干了什么大臣干了什么当天收到了哪些奏折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儿都记载下来,比较不避讳。
3、两者准确度不同。
明史一些内容也出自野史,前后矛盾的地方也有。具体到一些细节上的记录,不如实录准确了。明实录,从朱元璋到朱由校之间十五代皇帝,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经济、文化等大事,保存有大量的章奏、批件等原始资料,数据多,准确度高。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书中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
扩展资料
明实录编写过程
明代*,嗣君登极后,即钦定监修、正副总裁及纂修诸臣,编辑先朝《实录》。历朝开局修纂实录,均设监修、总裁、纂修诸官。礼部咨中外官署采辑史事,并派遣官吏、国子生等分赴各地访求前朝事迹,札送史馆。
《实录》正式修成后,卷首列御制序,臣下进《实录》表,纂修诸臣姓名和纂修凡例等,誊录正、副二本,正本藏之宫中内府,副本藏之内阁,底稿于正式进呈前焚于太液池东芭蕉园。
嘉靖十三年(1534年)七月,明世宗下令修建皇史宬并将之前的各朝《实录》《宝训》重新工整抄写,到十五年,皇史宬建成,重抄的《实录》转藏于皇史宬。而原来藏于内府的《实录》,后来被大火焚毁,藏于皇史宬的《实录》成为唯一正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实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2:30
简单来说,明实录是明朝史官写的,关于明朝皇帝的记录,是即时的,明史是清朝*编写的,记录历史,进行评价之类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2:31
明史疑被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