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6: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7:18
造成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原因,除部分带有难以避免因素,如年龄(婴幼儿及老年人的发生率高)、营养状况、机体免疫力、伴随疾病、病程的早晚、阑尾局部解剖的变异等外,主要与思想是否重视,手术操作是否严格掌握处理原则及熟练程度有关。由于阑尾炎的多发性和阑尾切除技术的相对简单性使较多的医务人员和普通民众对有关阑尾炎阑尾切除术的危险性及较高并发症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这种思想麻痹表现为将阑尾炎认为是外科“小病”、阑尾切除术是外科“小手术”,从而导致有些病人在诊断上的延误和治疗的不当。 阑尾切除术并发症除与剖腹手术共有的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或脓肿、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外,主要的有阑尾系膜血管术后出血、网膜粘连综合征、阑尾残株炎、粪瘘、盲肠壁脓肿等。 第一节 感染性并发症 一、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木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2.2%-21.8%,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可高达14.4%一54.4%。八十年代以来.因抗菌素的合理应用,特别是抗厌氧菌药物的应用,术后切口感染率已降至5%以下,但仍居腹部手术之首, (一)原因 1.阑尾病因、病理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发病时间越长,切口感染的机会就越多,国内有人统计发病至手术达72小时以上者切口感染率高达37.8%,明显高于72小时以内者。阑尾不同病理改变,如单纯性阑尾炎与化脓性阑尾炎,在切口感染方面无显著差异,阑尾一经穿孔,腹腔污染严重,切口感染率明显上升。 2.手术操作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可使空气中的细菌及切口附近毛囊内的细菌随汗液排入切口而增加了污染切口的机会。加之长时间的牵拉加重了切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和损伤,降低了局部组织的抗菌力。也有作者认为从小切口拖出感染的阑尾是污染伤口造成感染的重要因素。 3.腹腔引流物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当腹腔引流物从原切口引出时,切口感染率明显升高。这是因为腹腔引流液可随同引流物污染切口各层组织,引流物影响切口对台,增加了切口感染机会。另戳口引流避免了上述弊端。 4.与手术者经验的关系 郭盖章比较分析了由住院、进修医师与主治医师分别完成的阑尾切除术病例,发现前者一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6.5%,主治医师以上的手术仅为10 6%.后者一般城市病人多,就诊及时,少数为手术难度较大的病例,手术操作较熟练,动作轻柔.组织损伤少,因而感染率相对较低。而前者急诊多,大多数病人在夜间手术,条件较差,无菌观念不强,最大的缺点是木中喜用手分离,动作粗重,5例盲肠浆膜层撕破行缝合和4例医源性盲肠瘘的病人全部发生切口感染,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其他 ①逆行法切除阑尾时阑尾不能及时取除,暴露的两残端也不能及时包埋,增加了切口污染的机会;②缝合腹空各层时留有腔隙,特别是肌层钝性分离、加上术中牵拉使之留有一腔隙,若肌层未予缝合封闭,造成积液或积血而导致感染;③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切口感染率高于中青年组,可能与这两个年龄组身体抗感染能力差有一定关系。郭盖章统计,以10岁以下儿童和51岁以上患者者切口感染为最高,各达24.3%和29.8%。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切口感染多发生在皮下或肌肉下腹膜外层。典型的切口感染表现为术后数日体温仍高或有升高趋势,切口处疼痛,以胀痛或搏动性痛为多见。体检见切口红、肿,压痛明显,脓肿形成时有波动感。切口深部感染可仅表现为切口及周围皮肤水肿,僵硬感,有深压痛和凹陷性水肿。疑有深部感染时,可用探针自缝合处进入,若有感染即有脓液沿探针流出。个别病例仅表现为切口及周围组织的不适和僵硬感,皮肤无红肿,按期拆线后不久切口裂开、脓液流出,脓液有明显的恶臭味。此多为切口深层的迟发性厌氧菌感染。 B超检查可探查切口处腹壁各层,当有积液或脓肿形成时因像显示为液暗区。引导穿刺可获诊断。 (三)治疗 当穿刺获得脓液后即应将切口缝线拆除引流。要求引流口足够大,引流通畅。 如果病人临床有发热,应适当应用抗菌药物。一般来说,当感染的切口引流后体温很快恢夏正常,即可停用抗菌药。如果体温仍然不降,可能为切口引流不畅或伴有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存在。 切口引流后需每日换药。换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仔细清除各种异物(如缝线)和坏死组织;②局部尽量不用抗生素;③引流数天后,当创面干燥、渗液不多时可考虑将创面对合。一般采用蝶形胶布对拢伤口;①如果切口引流物有粪佯物,则可能为粪瘘形成,做相应的处理。 (四)预防 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重视 对急性阑尾炎应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手术,这是防止加重阑尾病理变化,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 2.在阑尾切除术木前术后均需应用抗菌药物 一般需选用针对需氧菌和厌氧菌的药物联合用药。 3. 加强无菌无创操作、避免污染,保护切口使其不与病变阑尾接触。处理阑尾时尽量使用器械提拉,切断阑尾基底时小心不使切端污染附近组织和器械。彻底清除腹腔内渗液。 4.腹膜外翻保护切口 汪中波对570例阑尾切除术采用了腹膜外翻保护切口并进行了前瞻性、随机性非盲的临床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可降低切口感染率。方法是:①切开腹膜前即淮备好吸引器,先将腹膜切一小口吸尽脓汁,再扩大剪开腹膜,用浸有生理盐水纱布蘸尽腹腔内的脓什或渗液,②根据切口大小用6—8把弯止血钳将腹膜外翻固定在护皮巾上,掩盖保护切口。 5. 缝合切口时应彻底止血,对合严密,消灭死腔血肿,减少异物。 6.放置引流物时,不宜把引流物从切口引出,而应另外截口引出体外。 二、阑尾残端脓肿 (一)原因与病理 阑尾残端的处理有三种方式:即单纯结扎、结扎加残株内翻和仅荷包缝合而不结扎。最常用的方式是于阑尾根部结扎后做荷包缝合将残株埋入盲肠。从理论上讲该方法优点是能较好的控制残端出血、盲肠壁封闭可靠、残端包埋减少腹腔污染,以及创面浆膜化减轻了粘连的发生。荷包缝合过大是形成阑尾残端脓肿的主要原因,荷包缝合过密过紧可以影响盲肠壁的血供,导致坏死、穿孔和脓肿形成。阑尾残端内翻可以导致盲肠壁粘膜内脓肿形成。脓肿破裂能够产生弥漫性腹膜炎或腹腔内无壁脓肿。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是阑尾切除术不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0.5%。典型者发生在术后第5—7天,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右下腹痛,伴发热,有下腹压痛,肌紧张,偶尔可波及全腹。病人往往已经出院又因腹膜炎再入院。有报道可出现左下腹痛,其原因为局部炎症反应及纤维粘连,使脓腔破裂后不易向右扩散而易向对侧扩散,此外,有下腹手术切口的影响,掩盖了右下腹体征,致使左下腹症状体征而显得突出。由于脓汁刺激盆腔及腹肌,可有会阴及膀肋区疼痛并感排尿困难。阑尾残株炎所致荷包脓肿,在阑尾切除术后至脓肿破裂前,多不出现腹腔内有感染征象, —般情况好,不发热,脓肿破裂后突发高热及出现腹膜炎的表现。 有下腹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脓性液体可明确诊断。 (三)治疗 应立即手术探查和引流。术中可见腹腔内混浊液体,盲肠的荷包缝合破裂,阑尾残端结扎完整。除非阑尾残端已脱落或荷包缝合已造成盲肠壁的坏死,粪瘘是不常见的。更为常见的是腹腔内脓肿形成而需手术引流。 三、腹腔感染 腹腔脓肿多发生在以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术后,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发生率4%一l 8%。 (一)原因 腹腔脓肿产生的原因多为对阑尾脓肿或阑尾穿孔所致的腹腔积脓处理不当(如冲洗不当、脓液残留),引流物选择不当、放置部位欠妥以致引流不畅、术后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阑尾根部和盲肠明显水肿使残端愈合不良、荷包内脓肿向腹腔和切口穿破、木中盲肠损伤未被发现或处理欠妥、盲肠本身的病变(结核、癌)在阑尾切除中未被发现等亦是可能的原因。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一般发生在手术后的5—10天。主要表现为发热、腹部不适和腹泻。由于盆腔的低位并邻近阑尾,盆腔是脓肿形成的最常见部位。盆腔脓肿多表现为低热,伴有明显的直肠刺激症状,如排便次数增多,粘液样便,排便不尽感等。有时可刺激膀胱出现尿痛、尿急、尿频。触诊时可有下腹部压痛,直肠指检最有助于诊断,在直肠前可触及触痛的肿块。脓肿形成初期肿块较软,触痛明显。 其他部位腹腔感染常缺乏突出的症状,发热、腹胀或腹痛、白细胞增高是最常见的表现,在术后有这类症状持续者即应警惕腹腔感染的可能。 术后腹腔感染要求及早作出诊断,早期诊断、正确定位对预后至关重要。诊断的点为:①结合手术情况,如有腹膜炎者术后残余感染机会较多;术中有阑尾残留者,残株炎不难诊断;②需排除切口感染;③注意腹部有无固定压痛部位或肿块,盆腔脓肿时直肠指检常能触及直肠前壁肿块;④x线检查在膈下脓肿病例常会提示胸膜炎性改变;⑤超声检查对腹腔脓肿诊断和定位灵敏度较高,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手段。 (三)治疗 包括脓肿引流和应用适当的抗菌药物。近来的经验表明B超和cT引导经腹部穿刺引流盆腔脓肿是有效、安全的。对单个的与腹壁间无肠管阻隔的脓肿,可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多发性脓肿或经皮引流失败者需行手术引流。 盆腔脓肿的最适当治疗方法是经直肠引流。在适当麻醉后,首先用细针经直肠壁穿刺入脓腔以明确诊断,然后用止血钳开放脓腔,留置引流物2—5天。引流物应柔软以防穿入邻近器官。该方法治疗效果好,安全,极少有并发症出现。如果脓肿位于侧壁难以经直肠引流,或存在于术探查的其他腹部体征,应选择经腹部探查。 (四)预防 阑尾炎术后腹腔感染常较其原发病严重,故应重视预防。 1.重视引流,特别对阑尾穿孔致腹膜炎者必须充分引流。引流的重点是盆腔,引流条须切实置入盆腔,避免扭折,必要时增加引流部位。 2.阑尾有较大的穿孔者应注意有无粪石脱出进入腹腔。 3.对包裹、粘连于阑尾的炎性大网膜最好—起切除,因为炎性大网膜亦可引起腹腔 感染及肠粘连。 4. 坏疽性阑尾炎因粘连严重而行浆膜内剥离者,有时会发生阑尾内芯断裂.而残余部分回缩很难再行取除,造成阑尾残株残留。此时应在该部位放置引流5—7天。同时给予抗炎治疗。 5. 牢固结扎阑尾系膜,对短而阔的系膜应分段缝扎,可避免滑脱。妥善处理阑尾残端,避免盲肠瘘。 四、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 (一)原因 1. 致病菌毒力甚强,很快出现阑尾系膜静脉的脓栓形成。以致细菌通过阑尾系膜静 脉-回盲肠系膜静脉一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一肝脏一体循环。 2.木中操作粗暴,挤压阑尾,也是可能的因素。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门静脉炎者表现为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有时可有黄疸。 肝脓肿。1938年Ochsner报告指出34%的细菌性肝脓肿病人发生在阑尾炎之后。由于现代抗菌药物的应用和更为积极的手术治疗使之阑尾炎作为肝脓肿病因的重要性已明显下降。 肝脓肿的临床表现为有季肋部疼痛、厌食、寒战和发热、体重降低和肝区叩痛等。约有8%一87%的病人可有黄疽。大多数病人有白细胞增高。B超和cT扫描能够明确脓肿的大小和部位。B超或cT引导经皮穿刺抽出脓液能够证实诊断。 脓毒症。少见,多发生在门静脉炎的基础上。临床表现为阑尾切除后体温不降或高热、寒战、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烦躁、嗜睡、谵妄等。血白细胞>2×109/L。 (三)治疗 1.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控制门静脉炎,不使之发展为更严重之并发症,如肝脓肿、肺脓肿和脓毒症等。 2.怀疑门静脉炎时,可静脉应用类固醇激素。 3.脓肿较大可切开引流,或在B超引导下反复抽液或经皮置管引流。 (四)预防 1.对急性阑尾炎发病后不久即出现寒战高热者应警惕可能并发门静炎,应及时行阑尾切除术,并应用广谱抗生素。 2.要求术中操作轻柔,尽量避免挤压阑尾。 五、腹部炎性肿块 阑尾切除术后炎性肿块是阑尾切除术后的慢性炎性增殖性改变,可发生于腹壁、回盲部或大网膜。固质地较硬,有时可误诊为回盲部结核或癌。可发生于急性或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但以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多见。有人亦称为假性肿瘤、非持异性肉芽肿等。 (一)原因 杨维良等共手术切除炎性肿块11例、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炎症病变过程,镜下灶结缔组织明显增生,玻璃样变,其中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与单核细胞浸润,含异物巨细胞。在炎性肿块内均可找到粗线头。因此,可以确认此炎性肿块是一种感染和异物反应.引起的局部慢性炎症增殖性改变。粗丝线引起局部的异物反应,形成异物肉芽肿性肿块.由于炎症的反复而变得硬韧,并且不易消散。 (二)临床表现 1.可发生在术后1个月至15年。大多数发生在阑尾切除术后2年内。 2.发生部位常在腹前壁和腹腔内。发生于腹前壁者,肿块多位于手术切口附近,位置表浅,无明显移动性,无明显触痛,无波动,穿刺无液体抽出。腹腔内肿块多位于回盲部或大网膜,位置深在。 3.多数肿块有一定的移动性。但位于回盲部的肿块与侧腹壁粘连时,肿块固定,无明显触痛。 (三)诊断 1.多发生于青壮年。 2.阑尾切除术后恢复良好,肿块逐渐出现,增大缓慢,无急性炎症过程。 3.肿块位于右下腹,中等硬度,直径—般为数厘米,较长时期内肿块可无明显变化。 4.病人全身状态佳,无发热、贫血、消瘦表现。无腹痛、腹泻和脓血便等表现。 5.B超检查腹壁或腹腔可见实质性肿块,cT扫描多为低密度处,轻度强化。钡剂灌肠透视,肿块多与肠管无关。回盲部肿块可压迫盲肠呈现局限性光滑充盈缺损,但粘膜正常。 该病需与回盲部结核和回盲部癌相鉴别。 (四)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当出现腹部肿块后,可先行非手术治疗,如使用抗生素,局部热敷或理疗等措施。若肿块明显缩小,无疼痛症状,则不必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当肿块难以与回盲部癌肿及结核鉴别时或经一段时间的非手术治疗肿块无明显缩小.须手术治疗,切除病灶。 六、粪 瘘 (一)原因 1.阑尾切除后残端处理不当,如残端结扎不牢,或残端组织保留太少,造成结扎线脱落或盲肠壁的荷包缝合不满意等。 2.手术时误伤盲肠或末端回肠未能及时发现。 3.回盲部有病变,如结核、限局性盲肠炎或阑尾并发盲肠炎,未经仔细检查而盲目地切除阑尾。 4.术后发生盲肠周围脓肿,以后破溃穿回盲部或发生盲肠壁内阑尾残端脓肿向前腹壁溃破。 5.引流物过硬,压迫肠壁发生坏死。 6.阑尾残株炎是形成窦道的一少见原因。对阑尾切除术后形成慢性窦道且经久不愈时,应注意有无阑尾残株炎的可能,应彻底清创,手术切除全部病变组织。 (二)临床表现 1.多发生在阑尾根部发生坏疽或穿孔的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3—7天。 2.首先表现为切口的红、肿、热和疼痛。当切开引流后,引流液较多,需多次更换敷料。有粪样渗液和/或粪臭味。回肠损伤发生肠瘘者渗液量明显增多,同时伴有切口周围腹壁明显的炎症表现和皮肤的肠液侵蚀表现。 粪瘘为低位肠瘘,对病人机体影响不重,一般不致发生营养障碍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