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7:2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6:04
在长平之战之后,赵国损失了几十万年轻力壮的士兵,却仍然可以苦撑三十八年之久,那么为什么赵国在损失了全国基本上所有的有生作战力量之后,还可以凭借着一群老弱病残存在长达三十八年呢?我认为这其中主要的原因便是由于赵国末期赵国是出现了诸多的名将的,而这些老弱病残在名将正确的指挥之下,赵国也得以残喘延息了长达三十八年之久。
其实如果当年的长平之战,赵国不去听信秦国的谣言,不用赵括取代廉颇,那么是否还会损失四十余万的军队、秦国是否在最后可以统一七国这还尚未可知。在长平之战,赵国惨败之后,燕国去进攻赵国的邯郸。而在这场邯郸之战当中,赵王重新任用廉颇,而廉颇也是带领着赵国的一群老弱病残,抵抗住了前来偷桃子的燕军,甚至还一直打到了燕国的都城。后来廉颇因为犯了事情逃往了魏国,赵国也仍然是有将军取而代之的,后来人带领着军队,继续抵御侵犯的燕军和秦军。
除此以外的赵国,在同时期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人,那就是李牧。再加上幸运的是秦国的名将白起因为反对秦王的命令而被秦国赐死,在这短时间之内,秦国在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名将打的过赵国的李牧,因此赵国也获得了一个可以继续存在的机会。
但是赵王在有着廉颇因为他赵王听信谣言而罢免廉颇,然后导致长平之战惨败的先例在前,赵王他还是不知悔改,后来李牧居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被赵王不再信任而被撤离了官职,就此赵国也就失去了抵抗秦国的最大的依仗,最后很快就被秦国灭亡了。所以赵国从一个强国而衰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6:04
因为他们当时有三个名将。一是老将廉颇,带领童子军大败燕军。廉颇因事奔赴魏国后,由老将庞煖取而代之,庞煖屡屡重创兴兵来犯的燕军和秦军,令六国所悍然。同时期的李牧更为厉害,李牧先是率军狠狠打击了齐国,后又于宜安之战再度重创秦军,“李牧死,赵国亡”的名声就出于此。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6:05
第一点“赵国名将”的存在,我个人认为,赵国飞将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赵国末期“短暂中兴”局面的出现,主要包括:廉颇、李牧和庞煖。第二点,公元前258年,“毛遂自荐”后楚国发兵十万救援赵国;同年,赵平原君又出使魏国,成功求得八万军队前去救应赵国。公元257年,秦军在“内有赵,外有楚、魏”的夹击战势下大败,20万秦军死伤过半,从而推迟了秦国兼并六国的步伐。与此同时,邯郸之战的结束,也促使赵国出现了“短暂中兴”局面的出现。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6:05
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以后元气大伤,但是像李牧这些赵国名将还是在的,所以赵国当时并没有全军覆没。同时秦国虽然赢了长平之战,但是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就给赵国以喘息的机会。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6:06
因为白起死了,赵国起复了廉颇、庞煖、李牧等人 ,邯郸之战令秦国元气大伤,再也没办法折腾赵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