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谁更伟大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6:2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2:28
爱因斯坦的贡献
<br>物质不灭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质量不灭;能量守恒定律,说的是物质的能量守恒。
<br>
<br>虽然这两条伟大的定律相继被人们发现了,但是人们以为这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关的定律,各自说明了不同的自然规律。甚至有人以为,物质不灭定律是一条化学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一条物理定律,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科学范畴。
<br>
<br>然而,在1905年,一个年仅26岁的德国物理学家接连在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5篇论文,从一个崭新的高度,揭示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
<br>
<br>这个年轻的科学家,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br>
<br>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他小时候,并没有显示什么天才的象征,他甚至一直到3岁才开始学会说话。
<br>
<br>在上学的时候,爱因斯坦很喜欢读圣经,真心诚意地相信圣经上所讲述故事都是真实的。然而,他后来读了许多科学著作之后,就转为相信科学,认为圣经上所讲的故事是荒诞的。在大学里,爱因斯坦深深地爱上了物理学。他非常勤奋,常常沉醉于物理实验而忘了吃饭。爱因斯坦的数学造诣也很深,他认为现代物理学不用数学武装自己的头脑,是无法攻克物理学上的难题的。
<br>
<br>爱因斯坦喜欢独立思考。对于任何一种理论,他总是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觉得它确有道理,这才接受下来。
<br>
<br>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很想在大学里担任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可是由于他是犹太人,受到歧视,不能留校工作。他经过别人介绍,才好不容易在一个专利局里找到工作,当个职员。在那里,既没有图书馆,也没有实验室。然而,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就在那小小的专利局宿舍里,爱因斯坦经常工作到深夜。
<br>
<br>在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狭义相对论”[56]。爱因斯坦认为,物质的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能量是运动的量度;能量与质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物体质量的改变,会使能量发生相应的改变;而物体能量的改变,也会使质量发生相应的改变。
<br>
<br>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公式:
<br>
<br>E=mc2
<br>
<br>这里的E代表物体的能量,m代表物体的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即每秒30万公里。
<br>
<br>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把1克温度为0℃的水,加热到100℃水吸收了100卡的热量,这时水的质量也相应增加了。按照质能关系公式计算,1克水的质量增加了0.00000000000465克。
<br>
<br>爱因斯坦的理论,最初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就连当时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也对这位年青人的论文表示怀疑。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才一跃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成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br>
<br>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公式,正确地解释了各种原子核反应:就拿氦4来说,它的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照理,氦4原子核的质量就等于2个质子和2个中子质量之和。实际上,这样的算术并不成立,氦核的质量比2个质子、2个中子质量之和少了0.0302原子质量单位[57]!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2个氘[]核(每个氘核都含有1个质子、1个中子)聚合成1个氦4原子核时,释放出大量的原子能。生成1克氦4原子时,大约放出2700000000000焦耳的原子能。正因为这样,氦4原子核的质量减少了。
<br>
<br>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在2个氘原子核聚合成1个氦4原子核时,似乎质量并不守恒,也就是氦4原子核的质量并不等于2个氘核质量之和。然而,用质能关系公式计算,氦4原子核失去的质量,恰巧等于因反应时释放出原子能而减少的质量!
<br>
<br>这样一来,爱因斯坦就从更新的高度,阐明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指出了这两条定律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
<br>
<br>没有什么大自然的奥秘,是人类所不能认识的;但是,大自然的奥秘又是无穷无尽的。人类永远没有一天完全认识得了大自然,没有一天可以完全知道它的奥秘。只有永不知足,才能不断前进。
<br>
<br>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伟大定律。它来自客观实际,又在客观实际中久经考验。多少年来,这两条定律经受了千万次考验,象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宝石一样,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br>
<br>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已经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石,同时,它也从根本上给宗教的唯心主义观点以致命的打击,因为物质是不能凭空创造的,也不能凭空消灭,所以谁也不再相信什么上帝创造万物,上帝创造世界的反科学的谬论了。另外,它还雄辩地说明,世界上永远不会有“永动机”。想不花费劳动就从大自然中获取能源,是不可能的。
<br> 居里夫人的贡献
<br>居里夫人(图3—11)原名玛丽·斯克罗多夫斯卡,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她从小受到担任数理教师的父亲影响,矢志研究物理。1891年,玛丽考入巴黎索邦大学攻读物理学,经过四年的简朴生活和紧张学习后,她通过物理学考试并名列第一,第二年又通过数学考试,获得了第二名的荣誉。在巴黎求学期间,玛丽遇上了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他们于1895年结为夫妻,成为生活中和科研中的好伴侣,共同促成了物理学中伟大的发现。
<br>
<br>
<br>
<br>
<br>
<br>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br>
<br>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它能穿透各种厚度的不透明体,能使照像底片曝光,能使空气导电。由于当时对此射线的本质并不清楚,故称为X射线。1896年,法国实验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遮光几个月的铀盐能自动放射射线且其效应与X射线相似。正是这个充满了未知事物而且没有文献可考的研究领域,激起了居里夫人的高度热情。贝克勒尔新射线的发现使她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当即将《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为其博士论文题目,“放射性”一词就是居里夫人首先使用的。
<br>
<br>在研究铀的放射性时,居里夫人发现铀的放射性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她开始猜测放射性是铀物质本身的特性,也即原子的特性。居里夫人一开始就关心除了铀能够发出射线以外,是否还有别的物质也能够发出类似的射线。当她听到G.施密特于1898年发现钍也有辐射性质时,就立刻做实验核实。经过对沥青铀矿物的反复检验,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奇的现象,沥青矿渣中放出的辐射,比起矿渣中预计的铀或钍所放出的辐射强4倍。她猜测这里边可能存在着某种未知的元素,这种元素具有很强的放射性。
<br>
<br>经过对沥青铀矿渣作精细的元素分离,居里夫人终于在1898年7月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这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比纯铀要强四百倍。为了纪念当时正被俄、普、奥瓜分的她的祖国波兰,她把这种元素定名为钋(Po)。但沥青铀矿渣的强烈放射性似乎并不只是由于钋引起的,这铀矿渣中好像还含有放射性更强的物质。居里夫妇继续他们的工作,终于在同年年底又发现了另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它的辐射强度几乎比铀强200多万倍。居里夫妇将这种新无素命名为镭,镭的发现在物理学界引起了轰动。
<br>
<br>放射性物质的提炼
<br>
<br>放射性元素镭的存在虽已确定了,但化学家们坚持认为只有能对镭元素进行观察、称量、检验、鉴定,他们才会取消怀疑的念头。为了能够得到镭的化合物甚至是纯镭,居里夫妇开始了漫长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艰苦劳动。
<br>
<br>当时,奥地利波希米亚的约享姆斯特尔矿山区出产沥青铀矿。矿山当局开采沥青铀矿只是为了提取玻璃器皿的着色剂,废铀渣则舍弃不用。居里夫妇认为镭元素可能就存在于这些废渣中,便去函向矿山当局索取,奥地利*很快答应了他们的要求,首先给居里夫妇运来了一吨废铀渣。起初,居里夫妇猜想在一吨的废铀渣中含有约百分之一的镭元素,经提炼后却发现仅含有一百万分之一而已。于是,居里夫妇意识到了他们这项工作的艰巨,但他们并没有后退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千克一千克地把大量废铀渣磨碎,在刺眼和呛喉的硫酸烟气中提炼那令人神往的放射性镭。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镭,居里夫妇日以继夜地工作,进行反复的化学分离和物理测定,他们的顽强努力终于有了结果。1902年3月,居里夫妇从
<br>
<br>
<br>
<br>粉末是他们夫妇4年的劳动结晶。1910年,居里夫人独自又进一步用电解法分离出纯镭元素,并测定出了镭元素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
<br>
<br>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一道因对物质放射性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为了表彰居里夫人在镭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瑞典皇家科学院又授予她诺贝尔化学奖。在科学史中,居里夫人是第一位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br>
<br>放射性用于医疗服务
<br>
<br>1910年年初,法国科学院和巴斯德研究院达成一项协议,准备成立一所镭学研究院,为病人治疗提供方便。由于无论是在科学研究中还是在医疗中都需要有个标准,所以1910年9月居里夫人就在布鲁塞尔放射学理事会上提出了关于镭的正式标准的问题,这就使得对镭的研究与应用趋于精确化了,也使得一些关于放射性的新单位有了很好的定义。
<br>
<br>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参加了支前工作。当时,军医们对已用于民用外科的放射学设备并不重视。在私人捐赠的帮助下,居里夫人用轻便的X光机装备救护车,跟车上前线。法国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服务处的领导人,国家伤员救护会又划给她基金,使放射学设备的数量增加到140台。居里夫人同她的助手一起为卫生员开设了放射学速成课,并教给医生们一种确定人体中异物位置的新方法。后来,根据战时的笔记居里夫人写出了《放射性与战争》一书。1920年,居里基金会建立。1922年,居里夫人被选进医学科学院。这两件事使居里夫人保持了同医学界的联系,实现了皮埃尔·居里生前抱有的两个愿望:发展一种后来所谓的“居里疗法”和确立工作人员的安全标准。
<br>
<br>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在她奉献了大半生的放射性研究所中溘然长逝,享年67岁,经诊断是受到放射线的侵害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观其一生,居里夫人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性格、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世人会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女性!
<br>
<br>我认为差不多,强行的话是爱因斯坦(犹豫不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2:28
我觉得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公发现“镭”后,并没有一个人独占,而是没有一点私心的把“镭”告诉了大家.
我简诉一下居里夫人的工作条件:夏季,炎热的仓库内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居里夫人的眼睛被烟雾呛得刺痛,可她仍然坚持不懈的提炼矿石.寒冬时,窗户也必须打开,免得气体无法排出去而导致中毒,因此她往往冻得连握笔做记录都成问题.
这样的精神难道还称不上伟大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2:28
爱因斯坦更伟大一些,因为他的相对论对人类没有造成危害,而居里夫人的镭却用于战争,给那么多的人带来了威胁,虽说,她当时发现镭,也并非是用于战争,但是,不论如何,镭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说,爱因斯坦更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2:29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公发现“镭”后,并没有一个人独占,而是没有一点私心的把“镭”告诉了大家.
我简诉一下居里夫人的工作条件:夏季,炎热的仓库内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居里夫人的眼睛被烟雾呛得刺痛,可她仍然坚持不懈的提炼矿石.寒冬时,窗户也必须打开,免得气体无法排出去而导致中毒,因此她往往冻得连握笔做记录都成问题.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瑞士联邦专利局找到工作。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1909年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大学教授,两年后任德国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柏林大学教授,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2年受希特勒*离开德国,1933年10月定居美国。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都有贡献,比如研究毛细现象、阐明布朗运动、建立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提出光的量子概念,并以量子理论完满地解释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固体比热,发展了量子统计。并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无法比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2:30
他们各有千秋,可以说都很杰出,很出色。但是我认为从个人角度看,我觉得居里夫人更伟大,因为她发现了镭。而且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