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逐鹿中原”,而不说“逐马中原”、“逐羊中原”、“逐虎中原”、“逐驴中原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6:2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2
逐鹿中原 ( zhú lù zhōng yuán )
〖解释〗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觭角,~,机动歼敌。 ★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
〖近义词〗 龙争虎斗、鹿死谁手
〖成语故事〗:晋朝时北方的五胡十六国中赵国国王石勒十分有才干,但自以为是,有一次他问大臣徐光他能与历史上哪位皇帝相提并论。徐光答复为汉高祖刘邦。他笑道他只能做刘邦的部下,但与刘秀并驱于中原,相互较量,那就不知鹿死谁手了
关于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第一种说法如《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太史公言黄帝名轩辕,国号有熊轩辕本意为车,应是指发明制作车的技术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领的名称,如发明制作农耕工具技术称神农氏,发明制作捕捞工具技术而称伏羲氏,发明钻燧取火技术称燧人氏然。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熊、罴、貔、貅、[]、虎为六种兽名,应是有熊部落中六个氏族的名称,或谓图腾。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县,与阪泉相距不远。
第二种说法见于《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隅指角落,“九”意指多,并不限于具体数目八加一。“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遗地。地冀指中原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当时把黄河入海处称为东河,河套向南流处称西河。《周礼·职方》记:“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属之;“东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属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传说蚩尤被杀之处,在今山西运城解州。
第三种说法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丰收部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2
至于什么“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的话,我就不解释了。
主要说说为什么是鹿。上面一个童鞋说到了点上,古代君主狩猎,主要是打鹿。这个和古代实际情况有关。君主除了个别有特别爱好的以外,大部分都会听从臣下的意见,不去打猛兽,以免意外受伤。三国志·吴书·张昭传就曾记载,孙权特别爱赤手空拳杀豹子,张昭就劝他不要干这么危险的事情。而古代牛和猪是很重要的两样动物,看来楼主也颇有水平,没有提到这两样动物。马在古代是重要的战争和运输工具,所以不能当成被打猎对象用。驴的耐力比较好,所以用以负重运输,就是拉东西、拉磨等等,比马效果好。羊则过于柔弱。
所以,古人以打猎比喻打仗。曹操就曾给孙权写信“和将军会猎于吴”,就是要发兵东吴。出现逐鹿中原,也就很正常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3
上古时代(约5000年前)中原地区属于热带、*带雨林,生活着大象、鳄鱼、犀牛等很多热带动物,鹿当然也很多,而且是人们捕食围猎的重要对象。
古代捕猎鹿群不仅是农业社会之前人们的主要谋生手段,围猎也很像作战。
所以后来以逐鹿中原作为征战的代名词。
野马、虎都生活在更北一些的温带草原地区,驴那时还没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4
秦时鹿是中原最多的大型动物,代表性强……马、羊已人养,虎不易露面,驴尚没有,汉时才由西域引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4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所以是逐鹿中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2
逐鹿中原 ( zhú lù zhōng yuán )
〖解释〗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觭角,~,机动歼敌。 ★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
〖近义词〗 龙争虎斗、鹿死谁手
〖成语故事〗:晋朝时北方的五胡十六国中赵国国王石勒十分有才干,但自以为是,有一次他问大臣徐光他能与历史上哪位皇帝相提并论。徐光答复为汉高祖刘邦。他笑道他只能做刘邦的部下,但与刘秀并驱于中原,相互较量,那就不知鹿死谁手了
关于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第一种说法如《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太史公言黄帝名轩辕,国号有熊轩辕本意为车,应是指发明制作车的技术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领的名称,如发明制作农耕工具技术称神农氏,发明制作捕捞工具技术而称伏羲氏,发明钻燧取火技术称燧人氏然。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熊、罴、貔、貅、[]、虎为六种兽名,应是有熊部落中六个氏族的名称,或谓图腾。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县,与阪泉相距不远。
第二种说法见于《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隅指角落,“九”意指多,并不限于具体数目八加一。“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遗地。地冀指中原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当时把黄河入海处称为东河,河套向南流处称西河。《周礼·职方》记:“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属之;“东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属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传说蚩尤被杀之处,在今山西运城解州。
第三种说法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丰收部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2
至于什么“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的话,我就不解释了。
主要说说为什么是鹿。上面一个童鞋说到了点上,古代君主狩猎,主要是打鹿。这个和古代实际情况有关。君主除了个别有特别爱好的以外,大部分都会听从臣下的意见,不去打猛兽,以免意外受伤。三国志·吴书·张昭传就曾记载,孙权特别爱赤手空拳杀豹子,张昭就劝他不要干这么危险的事情。而古代牛和猪是很重要的两样动物,看来楼主也颇有水平,没有提到这两样动物。马在古代是重要的战争和运输工具,所以不能当成被打猎对象用。驴的耐力比较好,所以用以负重运输,就是拉东西、拉磨等等,比马效果好。羊则过于柔弱。
所以,古人以打猎比喻打仗。曹操就曾给孙权写信“和将军会猎于吴”,就是要发兵东吴。出现逐鹿中原,也就很正常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3
上古时代(约5000年前)中原地区属于热带、*带雨林,生活着大象、鳄鱼、犀牛等很多热带动物,鹿当然也很多,而且是人们捕食围猎的重要对象。
古代捕猎鹿群不仅是农业社会之前人们的主要谋生手段,围猎也很像作战。
所以后来以逐鹿中原作为征战的代名词。
野马、虎都生活在更北一些的温带草原地区,驴那时还没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4
秦时鹿是中原最多的大型动物,代表性强……马、羊已人养,虎不易露面,驴尚没有,汉时才由西域引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4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所以是逐鹿中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2
逐鹿中原 ( zhú lù zhōng yuán )
〖解释〗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觭角,~,机动歼敌。 ★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
〖近义词〗 龙争虎斗、鹿死谁手
〖成语故事〗:晋朝时北方的五胡十六国中赵国国王石勒十分有才干,但自以为是,有一次他问大臣徐光他能与历史上哪位皇帝相提并论。徐光答复为汉高祖刘邦。他笑道他只能做刘邦的部下,但与刘秀并驱于中原,相互较量,那就不知鹿死谁手了
关于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
第一种说法如《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太史公言黄帝名轩辕,国号有熊轩辕本意为车,应是指发明制作车的技术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领的名称,如发明制作农耕工具技术称神农氏,发明制作捕捞工具技术而称伏羲氏,发明钻燧取火技术称燧人氏然。有熊国号。当时的“国”,实为部落。熊、罴、貔、貅、[]、虎为六种兽名,应是有熊部落中六个氏族的名称,或谓图腾。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县,与阪泉相距不远。
第二种说法见于《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隅指角落,“九”意指多,并不限于具体数目八加一。“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遗地。地冀指中原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当时把黄河入海处称为东河,河套向南流处称西河。《周礼·职方》记:“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属之;“东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属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传说蚩尤被杀之处,在今山西运城解州。
第三种说法如《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丰收部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2
至于什么“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的话,我就不解释了。
主要说说为什么是鹿。上面一个童鞋说到了点上,古代君主狩猎,主要是打鹿。这个和古代实际情况有关。君主除了个别有特别爱好的以外,大部分都会听从臣下的意见,不去打猛兽,以免意外受伤。三国志·吴书·张昭传就曾记载,孙权特别爱赤手空拳杀豹子,张昭就劝他不要干这么危险的事情。而古代牛和猪是很重要的两样动物,看来楼主也颇有水平,没有提到这两样动物。马在古代是重要的战争和运输工具,所以不能当成被打猎对象用。驴的耐力比较好,所以用以负重运输,就是拉东西、拉磨等等,比马效果好。羊则过于柔弱。
所以,古人以打猎比喻打仗。曹操就曾给孙权写信“和将军会猎于吴”,就是要发兵东吴。出现逐鹿中原,也就很正常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3
上古时代(约5000年前)中原地区属于热带、*带雨林,生活着大象、鳄鱼、犀牛等很多热带动物,鹿当然也很多,而且是人们捕食围猎的重要对象。
古代捕猎鹿群不仅是农业社会之前人们的主要谋生手段,围猎也很像作战。
所以后来以逐鹿中原作为征战的代名词。
野马、虎都生活在更北一些的温带草原地区,驴那时还没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4
秦时鹿是中原最多的大型动物,代表性强……马、羊已人养,虎不易露面,驴尚没有,汉时才由西域引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34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所以是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