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早期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9:4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2:57
戴望舒早期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流,情调比较低沉,有较多的感伤气息。他的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中,收录的作品大多都是情诗和愁诗。尤其是“旧锦囊”辑中留存的12首诗作,大体都是抒发这种个人哀愁感伤情绪的作品。如《寒风中闻雀声》中 “枯枝在寒风里悲叹/死叶在大道上萎残”两句诗,勾勒出一幅枯枝败叶在寒风中飘舞的萧杀景象,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相似写照。再如《可知》中“可知怎的旧时的欢乐,到回忆都变作悲哀”,《山行》中“见了你朝霞的颜色,便感到我落月的沉哀”等,都表现出作者早期创作的孤独、抑郁、伤感的浓重气息。1928年发表于《小说月报》的《雨巷》,标志着诗人在新月派的影响之下由浪漫式抒情向象征式表现的一个转折,戴望舒也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雨巷》一诗就是他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 雨巷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1933年由现代书局出版的《望舒草》表现了作者诗歌艺术的日趋成熟。此时的诗人生活在大*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他的精神苦闷而低沉。但诗人不论从艺术上还是心理上都已不再稚嫩,也不再是穿着别人的鞋子走路,而是努力开拓自己的诗歌创作领域,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寻梦者》中,他写道:“你的梦开出花来了/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落了的时候。”这支美丽的歌虽然依然流露着诗人疲倦的心境,然而却告诉了人们一个人生的真谛: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一生的艰苦代价来追求。戴望舒在这一时期,虽然仍不失其孤寂、抑郁和多愁善感,但也不乏色调明朗、情绪奔放的诗作。如《祭日》、《游子谣》、《村姑》等。甚至在个别诗作中,我们还能读到诗人对于普通人的关切和对光明的向往。如《流水》中:“在一个寂寂的黄昏里/我看见一切的流水/在同一个方向中/奔流到太阳的家乡去”该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憧憬,对无往不胜的力量作了肯定,对顽强的生命力给予了热情的歌颂。
1937年抗战爆发后,戴望舒的诗歌观念和创作实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决心在敌人的阴霾气候中挣扎。以自己微渺的光亮尽一点照明之责。1939年的元旦,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写出了《元日祝福》:“新的年岁带给我们新的力量/祝福!我们的人民/艰苦的人民/英勇的人民/苦难会带来自由解放。”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民斗争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唱出了诗人心灵深处真切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1942年,戴望舒被日本侵略军逮捕下狱后,他的个人命运更和祖国的命运交汇在一起,其诗风有了新的变化。《狱中题壁》抒发了诗人为民族解放慷慨赴义的勇气和胸有成竹的信心。《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在铁牢中唱出的属于“永恒的中国”的悲壮的歌:“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此外,《示长女》、《在天晴了的时候》表出了诗人在长年颠沛流离之后,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其压卷之作《偶成》中“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总之,戴望舒后期的诗歌作品已显示出了超越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
请采纳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2:58
戴望舒是上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创作上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将中国诗风与西方诗风结合,以<雨巷>为代表,运用大量的象征性意象,使情与景巧妙结合起来,并将现代表现手法与古典诗词艺术融为一体,追求节奏感,让读者通过自己的联想而产生共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被叶圣陶誉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第二个时期是戴望舒诗歌艺术的成熟时期,以<我的记忆>为出发点,以后日臻成熟,形成了朴素而亲切的诗风.但由于艺术上自由主义倾向及个人痛苦,他没能走出个人的小天地.最后一个时期是戴望舒诗风新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爆发后,戴望舒到香港从事抗日文艺活动,不幸被捕入狱,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表现民族气节、抒发对灾难深重祖国的诚挚的爱的诗篇.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戴望舒的诗歌作品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早期的特点:戴望舒早期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流,情调比较低沉,有较多的感伤气息。作品说明:他的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中,收录的作品大多都是情诗和愁诗。尤其是“旧锦囊”辑中留存的12首诗作,大体都是抒发这种个人哀愁感伤情绪的作品。如《寒风中闻雀声》中 “枯枝在寒风里悲叹/死叶...
戴望舒的早期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戴望舒早期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流,情调比较低沉,有较多的感伤气息。他的第一部诗集《我的记忆》中,收录的作品大多都是情诗和愁诗。尤其是“旧锦囊”辑中留存的12首诗作,大体都是抒发这种个人哀愁感伤情绪的作品。如《寒风中闻雀声》中 “枯枝在寒风里悲叹/死叶在大道上萎残”两句诗...
雨巷的音乐美
戴望舒早期作品,受了“音乐高于一切”的思想。1,韵律美 押ANG韵,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开口呼较其他的合口呼、齐齿呼 撮口呼更有让人朗诵的欲望。2,反复美 诗中ANG和OU交替,eg.“惆怅”ANG和ING交替,eg.“丁香”。在声乐练声中,常有MIMI-MAMA的练声方式,嘴巴的一张一合其实也符合了语言的音乐性...
戴望舒诗歌特点
象征派手法是戴望舒诗歌的显著特点,他从法国象征派中汲取灵感,通过象征化的意境传达情感,如《雨巷》中的“丁香”和“雨巷”,象征着诗人的情感与希望。他巧妙地运用象征,使诗歌蒙胧而富有深意,如“雨巷”象征现实的黑暗,而“丁香姑娘”则是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象征。这种蒙胧美是戴诗的一大特色,如《...
3篇戴望舒读书笔记300字
读书笔记《雨巷》戴望舒 再次读起这篇作品,来自内心深处的喜欢啊。戴望舒,“雨巷诗人”,早期创作注重浪漫,注重音乐美,后期创作,更注重内心却没有了早期那种柔情,继而,是一种对现实的悲愤。《雨巷》是一首写得相当有情调的诗,读起来,让人印象深刻,画面感很强,同时也给予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力。...
戴望舒诗歌创作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后期。早期,他的作品主要围绕个人情感,如《我的记忆》中的《寒风中闻雀声》和《可知》,充满了孤独、抑郁和伤感,如“枯枝在寒风里悲叹,死叶在大道上萎残”,与马致远的诗句有相似之处。1928年,《雨巷》的发表象征着戴望舒从浪漫抒情向象征表现...
戴望舒诗歌有哪些,你清楚了吗
诗坛领袖”。1927年,他创作的《雨巷》标志着新月派向现代派的过渡,而1929年的《我的记忆》则被视为现代诗派的开端。戴望舒诗歌的特色在于其忧郁的情思,这在诗中体现为对生命感受的古典意味。在表现爱情主题时,他常运用女性意象,这受晚唐诗人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对温、李诗歌相思主题的现代解读。
4,分析戴望舒的《雨巷》。简述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艾青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他的诗中一再回荡着忧郁的调子,不仅《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郁积着深深的忧伤,甚至在歌颂光明的诗如《向太阳》等作品中,也总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对于艾青来说,“农民的忧郁”、“流浪汉的心态”是他情感世界的主要特征。艾青善于准确恰当地...
戴望舒的 雨巷 具有什么艺术特点?请帮分析~~~
戴望舒的《雨巷》的艺术特点,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戴望舒的《雨巷》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抒情诗。然而多年来,《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诗作,却被视为象征派和现代派的无病呻吟而排斥在...
论戴望舒早期诗观的转变 戴望舒诗风的转变
从《雨巷》到《我底记忆》,诗人早期的诗歌观念发生了一次较大的转变。 《雨巷》一诗作于一九二七年春夏之交,诗人此时年仅二十二岁。在此前的两年里,戴望舒曾先后在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及法科求学,课余曾译过法国前期象征派诗人魏尔伦、波特莱尔的诗。他在创作《雨巷》时,主要受了魏尔伦注重音乐性的诗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