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文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待点父亲想借花生告 Also 我们?/什么道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8:4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4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但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不过父亲只提出对桃子、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只是从外表方面将两者做了比较,并没有对其作评价,教学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苹果推到另一个极端,作为反面例子来对待。在课文主导内容掌握后,可以允许学生有对事物的多种理解和评价。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这句话,从表面看很简单,但联系上文,学生会产生疑问:“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就不好?学生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看。的确,桃子、石榴、苹果并非只有让人产生爱慕之心的外表,而实际没有什么用。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更好,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很引人注目的人更难,但如若仍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做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教学这句话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3.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也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
2.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课文围绕落花生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3.为什么在父亲眼里,花生“不好看但很有用”?
这句话中的“不好看” “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谦逊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4.最后一段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写出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以及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议花生”是详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读者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不是为了谈怎样种花生、收花生以及花生的味道如何,因此详写“议花生”部分。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九、课文主题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也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十、教材课后习题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前三项内容写得简略,最后一项内容写得详细。
2.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从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句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2)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小练笔
课文由“落花生”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着贡献的人,下面的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试写一段话。
石头 竹子 梅花 蜜蜂……
例1:由“蜜蜂”我想到了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唰-唰--唰-”前方传来扫地的声音,晨光中,我看到了一个又瘦又小的身影。她,就是我们天天都能看到的女清洁工。我从她身边经过,只见她戴着手套,穿着单薄的衣服,不停地挥动着扫把,把枯枝败叶、果皮纸屑扫进簸箕里……
例2:老师虽然不像着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我们呕心沥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耕耘着这片土地,用自己的行动和耐心播撒了爱的种子,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多少个静静的深夜呵,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那作业本上的那一条条批语,那一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心血吗?他们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您爱我们,我们也爱您!
例3:因为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我总是能看见我们小区清洁工阿姨的身影。她总是弯着腰,手里拿着扫帚不停地在小区里扫着。每次看到这情景,我就会对她产生一种敬意。说实话,我至今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有人因为清洁工的职业、地位卑微而小看他们,又因为他们脏,一见到他们就四处回避。可他们却那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没有清洁工,哪有我们这么洁净的家园呢。你在充分享受干净卫生带来的舒适生活时,是否还记得他们。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起维护市容市貌的职责。虽然清洁工普普通通的,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之举,但却令我深深敬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4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但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不过父亲只提出对桃子、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只是从外表方面将两者做了比较,并没有对其作评价,教学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苹果推到另一个极端,作为反面例子来对待。在课文主导内容掌握后,可以允许学生有对事物的多种理解和评价。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这句话,从表面看很简单,但联系上文,学生会产生疑问:“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就不好?学生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看。的确,桃子、石榴、苹果并非只有让人产生爱慕之心的外表,而实际没有什么用。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更好,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很引人注目的人更难,但如若仍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做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教学这句话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3.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也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
2.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课文围绕落花生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3.为什么在父亲眼里,花生“不好看但很有用”?
这句话中的“不好看” “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谦逊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4.最后一段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写出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以及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议花生”是详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读者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不是为了谈怎样种花生、收花生以及花生的味道如何,因此详写“议花生”部分。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九、课文主题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也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十、教材课后习题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前三项内容写得简略,最后一项内容写得详细。
2.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从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句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2)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小练笔
课文由“落花生”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着贡献的人,下面的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试写一段话。
石头 竹子 梅花 蜜蜂……
例1:由“蜜蜂”我想到了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唰-唰--唰-”前方传来扫地的声音,晨光中,我看到了一个又瘦又小的身影。她,就是我们天天都能看到的女清洁工。我从她身边经过,只见她戴着手套,穿着单薄的衣服,不停地挥动着扫把,把枯枝败叶、果皮纸屑扫进簸箕里……
例2:老师虽然不像着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我们呕心沥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耕耘着这片土地,用自己的行动和耐心播撒了爱的种子,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多少个静静的深夜呵,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那作业本上的那一条条批语,那一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心血吗?他们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您爱我们,我们也爱您!
例3:因为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我总是能看见我们小区清洁工阿姨的身影。她总是弯着腰,手里拿着扫帚不停地在小区里扫着。每次看到这情景,我就会对她产生一种敬意。说实话,我至今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有人因为清洁工的职业、地位卑微而小看他们,又因为他们脏,一见到他们就四处回避。可他们却那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没有清洁工,哪有我们这么洁净的家园呢。你在充分享受干净卫生带来的舒适生活时,是否还记得他们。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起维护市容市貌的职责。虽然清洁工普普通通的,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之举,但却令我深深敬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5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4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但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不过父亲只提出对桃子、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只是从外表方面将两者做了比较,并没有对其作评价,教学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苹果推到另一个极端,作为反面例子来对待。在课文主导内容掌握后,可以允许学生有对事物的多种理解和评价。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这句话,从表面看很简单,但联系上文,学生会产生疑问:“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就不好?学生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看。的确,桃子、石榴、苹果并非只有让人产生爱慕之心的外表,而实际没有什么用。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更好,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很引人注目的人更难,但如若仍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做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教学这句话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3.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也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
2.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课文围绕落花生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3.为什么在父亲眼里,花生“不好看但很有用”?
这句话中的“不好看” “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谦逊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4.最后一段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写出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以及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议花生”是详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读者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不是为了谈怎样种花生、收花生以及花生的味道如何,因此详写“议花生”部分。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九、课文主题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也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十、教材课后习题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前三项内容写得简略,最后一项内容写得详细。
2.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从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句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2)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小练笔
课文由“落花生”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着贡献的人,下面的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试写一段话。
石头 竹子 梅花 蜜蜂……
例1:由“蜜蜂”我想到了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唰-唰--唰-”前方传来扫地的声音,晨光中,我看到了一个又瘦又小的身影。她,就是我们天天都能看到的女清洁工。我从她身边经过,只见她戴着手套,穿着单薄的衣服,不停地挥动着扫把,把枯枝败叶、果皮纸屑扫进簸箕里……
例2:老师虽然不像着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我们呕心沥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耕耘着这片土地,用自己的行动和耐心播撒了爱的种子,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多少个静静的深夜呵,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那作业本上的那一条条批语,那一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心血吗?他们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您爱我们,我们也爱您!
例3:因为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我总是能看见我们小区清洁工阿姨的身影。她总是弯着腰,手里拿着扫帚不停地在小区里扫着。每次看到这情景,我就会对她产生一种敬意。说实话,我至今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有人因为清洁工的职业、地位卑微而小看他们,又因为他们脏,一见到他们就四处回避。可他们却那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没有清洁工,哪有我们这么洁净的家园呢。你在充分享受干净卫生带来的舒适生活时,是否还记得他们。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起维护市容市貌的职责。虽然清洁工普普通通的,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之举,但却令我深深敬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5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5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6
谢谢你的关注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5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5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5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6
谢谢你的关注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6
谢谢你的关注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4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但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不过父亲只提出对桃子、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只是从外表方面将两者做了比较,并没有对其作评价,教学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苹果推到另一个极端,作为反面例子来对待。在课文主导内容掌握后,可以允许学生有对事物的多种理解和评价。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这句话,从表面看很简单,但联系上文,学生会产生疑问:“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就不好?学生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看。的确,桃子、石榴、苹果并非只有让人产生爱慕之心的外表,而实际没有什么用。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更好,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很引人注目的人更难,但如若仍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做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教学这句话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3.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这句话是作者在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受到的感悟。作者当时虽然年纪还小,但从父亲对花生的评议中,也已经体会到了父亲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却没有实际用处的人(并非针对桃子、石榴、苹果等);而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
2.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课文围绕落花生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3.为什么在父亲眼里,花生“不好看但很有用”?
这句话中的“不好看” “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谦逊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4.最后一段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写出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以及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议花生”是详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读者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不是为了谈怎样种花生、收花生以及花生的味道如何,因此详写“议花生”部分。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九、课文主题
本文写了“我们”一家人从种花生到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也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十、教材课后习题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前三项内容写得简略,最后一项内容写得详细。
2.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从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句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2)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小练笔
课文由“落花生”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着贡献的人,下面的事物让你想到身边的哪些人,试写一段话。
石头 竹子 梅花 蜜蜂……
例1:由“蜜蜂”我想到了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唰-唰--唰-”前方传来扫地的声音,晨光中,我看到了一个又瘦又小的身影。她,就是我们天天都能看到的女清洁工。我从她身边经过,只见她戴着手套,穿着单薄的衣服,不停地挥动着扫把,把枯枝败叶、果皮纸屑扫进簸箕里……
例2:老师虽然不像着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为我们呕心沥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耕耘着这片土地,用自己的行动和耐心播撒了爱的种子,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多少个静静的深夜呵,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那作业本上的那一条条批语,那一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心血吗?他们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在这里让我们再一次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您爱我们,我们也爱您!
例3:因为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我总是能看见我们小区清洁工阿姨的身影。她总是弯着腰,手里拿着扫帚不停地在小区里扫着。每次看到这情景,我就会对她产生一种敬意。说实话,我至今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有人因为清洁工的职业、地位卑微而小看他们,又因为他们脏,一见到他们就四处回避。可他们却那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没有清洁工,哪有我们这么洁净的家园呢。你在充分享受干净卫生带来的舒适生活时,是否还记得他们。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起维护市容市貌的职责。虽然清洁工普普通通的,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之举,但却令我深深敬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5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5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23:46
谢谢你的关注
《落花中》这篇课文,从课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花生具有是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