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国周郎孙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8:2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4:09
周瑜: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长壮有姿貌”(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他生逢乱世,时局不靖,烽火连延,战端四起,于是总想廓清天下。
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曾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曹操消灭袁绍后,威*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我军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为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孙策:
孙策(公元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年割据江东豪强。
配偶:大乔
孙策是孙坚长子,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有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徽寿春县)。孙策十余岁时,已广交朋友,颇有名声。
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因而寿春一见,便推诚相待,结为好友。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以便往来,孙策应允。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互通有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4:10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东汉末年群雄孙策、孙权的重要将领。
生平
异姓兄弟
周瑜出身名门,族人曾经两代出任朝廷要职太尉之位,父亲周异也担任过洛阳的县令。190年,孙坚出兵加入讨伐董卓联军,举家迁徒至舒县,周瑜与孙坚同年的儿子孙策成为好友,甚至提供自家南侧的大宅给孙策一家人,同时拜谒孙策的母亲,二人情如兄弟,共同生活起居。不过,周瑜叔父周尚就任丹杨太守,周瑜也一起跟随。
孙策丧父后,经过多年在袁术下打拚,终於能起兵发展,正要东渡历阳入吴时,书信报知周瑜,周瑜立刻起兵响应,孙策高兴的说:「吾得卿,谐也。(我得到你,事可成了。)」随后帮助孙策攻克横江、当利、秣陵、曲阿,打败笮融、薛礼,将刘繇赶走,发展极快。后来孙策亲自进攻山越,对周瑜道:「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我以这班士兵夺取吴、平定山越就已足够。你先还丹杨。)」周瑜遂回师丹杨。
江东周郎
不久,袁术派其弟袁胤代替周瑜从父为丹杨太守,袁术本想招揽周瑜,但周瑜认为袁术终无所成,别请辞回巢长。198年,孙策亲自迎接周瑜,并被任为建威中郎将,发二千人为周瑜部曲,赐军马五十匹,又给周瑜鼓吹,为其建造屋舍,赠赐莫人能比。孙策下令道:「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周公瑾才华杰出,与我是从少相识的好朋友,有兄弟的情义。就像之前在丹杨,发人及船粮以帮助成就大事,论德酬功,这些也未足以报答。)」
周瑜身於庐江练兵,出备牛渚,后再领春谷长。不久,孙策发兵攻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当时江夏并不是孙军领下),攻克皖。同一时期孙策与周瑜娶了桥公的两位女儿,孙策对周瑜笑说:「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桥公的两个女儿虽然流离,但得我们二人作为女婿,亦可喜欢。)」两人关系更进一步。后再进*寻阳,大破刘勋,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托孤重臣
200年,孙策遇刺,临终前将权力交给弟弟孙权。周瑜奔丧还吴,并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同时,曹操打败了袁绍,要求孙权送子质到曹营,孙权与周瑜及其母商议,周瑜坚拒,认为:「昔楚国初封於荆山之侧,不满百 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立基於郢,遂据荆杨,至於南海,传业延祚,九百余年。今将军承父兄余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泛舟举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有何*迫,而欲送质?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於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兵犹火也,不戢将*。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昔日战国时期的楚国初时被封於荆山的侧面,只有不满百里的土地,后来继嗣贤能,广开国境,建立基石於郢,遂据荆、杨二州,至到南海,传承家业、延续国祚有九百多年。现今将军(孙权)继承父、兄余下物资,兼有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采山里的铜铸成钱币,取海水煮成食盐,境内富饶,人心不会思乱,乘船在水上举帆,朝早出发黄昏便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又有何急切要送人质?人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建立关系,与其建立关系,则有召命便不得不往,会被制伏於人。最多只不过做一个诸侯,仆从十多人,车数辆,马数匹,又岂可和在南面称霸相同?现在不如不派遣人质,慢慢观看其变动。若曹氏能率兵来统一天下,将军(孙权)再臣服於他也未迟。若是策划*,士兵犹如火烧,不息兵而自我消灭。将军(孙权)韬勇抗威,等待天命,何以要送出人质!)」
其母也支持周瑜的决定,并说:「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公瑾(周瑜)所议决实对。公瑾(周瑜)与伯符(孙策)为同年,只是相差小个月而已,我视他为自己的儿子,你(孙权)要以事兄之礼对待他。)」最后,孙权也没有送人质给曹操 。206年 ,周瑜督孙瑜等讨伐麻、保两处贼兵,俘虏万多人,后还守官亭。后来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领千人进柴桑,周瑜追讨击,生擒邓龙。208年春天,孙权讨伐江夏,周瑜任命为前部大督。
赤壁之战
同年秋天,曹操率军南侵,占领荆州,曹操向孙权进*。大军压境之际,孙权的大臣们出现了主和、主战两派,鲁肃劝孙权招回在鄱阳的周瑜。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的胜败关键,自荐以三万精兵抵抗曹军,而孙权又受到鲁肃的激将法、诸葛亮的说词影响,决意开战。
孙权命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曹操军因有疾病,又不习水性,初战便败退,曹操引军至江北。周瑜便与联盟刘备军在南岸设营,相方对持。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曹操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操北还南郡(详见赤壁之战)。
巴丘殒命
周瑜与程普乘胜追击,发兵南郡,与曹营大将曹仁隔江对持。周瑜遣甘宁先攻夷陵,曹仁也分兵围攻。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用吕蒙之计,留淩统守后,自己就与吕蒙前往解救,甘宁之围解决后,即引到北岸。周瑜亲自率军进攻,但右胁被流矢所伤,伤势严重,引军撤退。曹仁闻得周瑜伤得不能起来,亲自督军到周瑜阵前,周瑜起身乃行到军营激厉士气,曹仁见状便撤退。经过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南郡终於被攻克。孙权别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同时周瑜献计软禁刘备,想分化刘备阵营,但孙权不用。
210年,周瑜提出征伐西蜀的方案,孙权答允,但就在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一说为旧伤复发),最终卒于巴丘,时年36岁。孙权亲自穿上素服,左右皆感动。葬于家乡安徽庐江城东1公里处。墓为圆顶,高2米,封以灰色麻布纹大汉砖,墓门朝东,墓周松竹环绕,墓前有一块在1442年立的明刻「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石碑。而另外亦有清代立的《汉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周瑜铭》。
特徵
周瑜年少时而有才学,壮有姿貌。为人心胸开阔,以谦服人,吴军中众人皆与他为友。唯程普因年龄长於周瑜而位居其下,心中不服,数次侮辱周瑜,不过周瑜每次都忍下,程普开始对周瑜改观,说:「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与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饮醇厚的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沉醉了。)」
孙权虽视周瑜为兄长,但周瑜从不居功自傲,对孙权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礼来对待。对孙家极为忠心,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派名士蒋干游说周瑜投降,但被周瑜拒绝了。他也十分亲切,扬州百姓都用对一般男子的称呼,称孙策与周瑜为孙郎与周郎。周瑜精音律,虽然酒过三巡之后,如果音乐有误,他必会知道,并回头一顾,所以当时的人都说:「曲有误,周郎顾」
家庭
曾祖父
周荣,在章、和二帝时任尚书令
祖父
周景,少以廉洁能干见称,初被察为孝廉,辟公府。后为豫州刺史,李膺、荀绲等为从事,更迁至尚书令,登为太尉。
父亲
周异,为洛阳令。
周尚,周瑜从父,官至丹杨太守。
妻
小乔,乔公之女,大乔之妹,生得国色天香,貌美如花。
子女
周循,周瑜长子,妻为公主,官拜骑都尉,有周瑜之风,早卒。
周胤,周瑜次子,初为兴业都尉,妻为孙家宗女,屯於*,封都乡侯。后因罪徒庐陵郡,病死。
周氏,周瑜之女,嫁给太子孙登。
侄子
周峻,周瑜兄之子,因周瑜功,任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
评价
三国志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策:「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吴夫人:「公瑾议是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程普:「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
刘备:「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王朗:「策勇冠一世,有隽才大志。张子布,民之望也,北面而相之。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当时之人:「曲有误,周郎顾。」
孙权:「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於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吕蒙:「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诸葛瑾、步骘上疏孙权:「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於乌林,走曹仁於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於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於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於兴继,为胤归诉,乞余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
民间艺术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总成过往野史、戏曲、地方世代说法、说部话本等故事,将周瑜描绘成足智多谋,但却气量狭小之人。如剧中周瑜屡次在赤壁之战试图杀死诸葛亮,例如要求诸葛亮造箭等。大战之后又多次想铲除刘备的势力,反而被诸葛亮「三气周瑜」,气得吐血而亡,临死前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今人常用「瑜亮情结」来形容两大高手不得不对决的情形,但以上为小说的剧情需要而创造。
而对周瑜的智谋、功迹有所增加,如夺江东的经过夸大;或如群英会、实行美人计等都是虚构。
戏剧
中国传统戏曲中周瑜的角色,多为小生扮演,而不戴髯口(胡须),以表现其儒雅、秀气、英俊。其故事多来自《三国演义》,如《群英会》、《借东风》、《三气周瑜》等。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9005821.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4:10
那个chgengji 是白痴,你说的周瑜的事情是演义上的,演义里有很多为了抬高诸葛亮而贬低周瑜的事情,那根本不是真正的历史。
0311LQ说得比较清楚,其实要看周瑜孙策的资料,看看百度百科,里面什么都有。
周瑜http://ke.baidu.com/view/2409.html?wtp=tt
孙策:http://ke.baidu.com/view/2589.html?wtp=tt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4:11
只说一句,去查三国志啊千万不要看什么三国演义.
尤其拜托不要把什么"周瑜最后是被诸葛同学气死的"这种荒谬结论写下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4:11
可以去翻一下《三国志》里周瑜的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