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一年级的孩子独立阅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7:0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1:04
引导一年级的孩子独立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IPV6LX3EuQVa1V78jc7rw
提取码: fxbv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小学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朗读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们往往要求孩子通过读课文,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1:04
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阅读
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孩子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阅读。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新课标对于低段学生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新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第一学段明确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就阅读情感态度而言,首先是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低年级这一点尤为重要。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从小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身。如何让一年级孩子对阅读感兴趣,让孩子学会阅读呢?
一、让孩子学会专心读书。
阅读对小学生而言,除兴趣外,还在于阅读时有排除干扰、专心致志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这种习惯又必须靠老师不懈地设法运用一定控制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心读书习惯的形成。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进行。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肢体语言的应用,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美的*,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对一年级孩子,就应细化要求,教育他们听课时专心、预习时专心,阅读课外书时专心。有目的地安排孩子进行阅读,指导阅读,如“每天一诗”、“每周一故事”等。同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时边读边想像画面,也就是使阅读内容能迅速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视觉、形象、触觉、听觉等感官印象和语感能力,唤起再造现象。这样有利于加强阅读材料的感染力,唤起再造想象,又易于集中阅读的注意力,让孩子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
(二)、让孩子学会勤学好问。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是靠勤学好问得来的。因此,对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不论是指导预习、讲授新课,还是辅导课外阅读,教师都应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当学生遇到不懂之处,孩子提出后,老师要引导解决,而不要抹杀孩子的求知*。 如在阅读《四季》一文时,有个孩子问“谭老师,谷穗是什么呀?”现在好多孩子的确不知道什么是农作物。老师可因势利导,给孩子讲讲相关知识。还有孩子说:“老师,为什么不说‘苹果红着脸说,我是秋天’呢?”老师可顺势讲解四季的特点,让孩子放开思维,进行说话训练。在我们认识“只有”这个词时,“只”的读音是三声,有个小朋友举手了,他说这个字为什么又读一声呢(一只)?我借机给孩子们讲了什么是多音字……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疑问的闪光点,适时点拨启发,让孩子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三、让孩子学会广泛阅读。
小学生都富有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不甘心禁锢在枯燥的课本之中,而愿意通过广泛地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训练一年级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对他今后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阅读兴趣是对自身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态度。而阅读兴趣的产生,首先必激发学生有阅读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学生阅读的需要。如“儿歌朗读秀”,看谁朗诵的儿歌多又好。“古诗表演读”看谁记得古诗多。老师还可以有声有色地跟学生一起背《三字经》,还可以教孩子背《安全教育十字歌》等。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以课堂为纽带,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只是微微地打开了一个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窗口外还有许多精彩,以激励孩子阅读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以篇带片,扩大阅读范围,激发阅读的*,让孩子学会广泛阅读。
四、让孩子学会阅读积累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学不好语文。那么语言的积累就必须从大量的课外书中去扩充。从一年级开始就该注重阅读的积累。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孩子们准备了一本《摘星星》,把课文中、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记得多了,学习材料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营养,构成了语文素养。孩子们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了文化,积累了精神,打好了文学底蕴。
总之,从一年级教会孩子如何阅读,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追答是的,读书多么重要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1:05
孩子学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ca83ZeinEsThCQe5q7I6A
提取码: 2n6t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小学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朗读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们往往要求孩子通过读课文,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这里有20课的阅读哦。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1:06
阅读前Pre-reading:
激活学生以前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学生对某个主题没有任何背景知识,他们将无法理解内容)
讨论学生将遇到的词汇
对内容做出预测
解码文本:识别单词和句子含义
总结:将之前理解的内容含义带入新的文本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将新的信息和内容转化成新的理解
可视化:讨论角色、文本内容设置、情况、想法、心理模型问题
阅读中During reading:
随时监测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
对学生的阅读给予一定的提示
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问,以便监测他们对于文本内容的预测
总结:将之前理解的内容含义带入新的文本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将新的信息和内容转化成新的理解
在必要时使用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或者错误
对学生进行问题
阅读后After reading:
复述本文内容
文本内容的顺序:开始--中间--结尾
总结
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开展相关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