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1 19:2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5:38
1、铜质大金涂塔:通高36.8厘米,塔座15厘米。塔为四方形,可拆卸,整个塔大致可分五部分,从上到下分别为:塔刹、蕉叶形插角、塔身、铜盖及带有四面十六个罗汉像的须弥座。
整个塔身雕刻系印度风格,各面刻有佛教故事,蕉叶形插角外侧共刻故事三十二则,内侧分立四大天王像。塔刹占全塔比例约三分之一,刹座为莲形覆钵,刹身有相轮五重。
2、铜佛坐像:高19.2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螺髻,双耳垂肩,身着袒右袈裟,结跏趺坐于圆形蒲团座上,背而出一环纽,未见背光。
3、铜十一面观音:高23.5厘米。两尊十一面观音像大体相同。观音像立于束腰莲花台上,一脚向侧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全身配有璎珞、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长至足背,身式略呈“S”形。
4、浮雕佛像石函:长46厘米,宽26.5厘米,高25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二层发现。系有六块裁好的砚石板榫合而成,平面长方形,盝顶,函身每面浮雕佛像五尊,底部四周刻如意云纹花边,函盖内面涂成漆地。石函内原置鎏金镂花包边楠木经箱。
5、铜地藏佛像:通高21厘米。地藏菩萨像发现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其貌似沉寂端庄,阔额长耳,身披袈裟,衣纹流畅,半跏坐于长方形座上,左足下踏着莲花台。右手持一宝珠,左手置于膝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博物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5:36
五节石函、铜如来佛像、铜质大金涂塔、铜十一面观音、秘色瓷莲花碗等。
1、五节石函
宋代的文物,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石函平面方形,下广上狭,分五节叠落而成,无雕刻,内原置铁函。
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石函平面方形,下广上狭,分五节叠落而成,无雕刻,内原置铁函。
顶部边长22.5厘米 底部边长27厘米 通高44.1厘米
2、铜如来佛像
此展品为宋代的金属器,1978年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
高16厘米,佛像皆螺发肉髻,但在雕刻处理上各不相同。肩圆臂瘦削,胸肌结实,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台上。
3、铜质大金涂塔
金涂塔为五代作品,于1978年4月于瑞光塔第三层塔心的窖穴中发现的。塔为四方形,可拆卸,整个塔大致可分五部分。
从上到下分别为:塔刹、蕉叶形插角、塔身、铜盖及带有四面十六个罗汉像的须弥座,整个塔身雕刻系印度风格,各面刻有佛教故事,蕉叶形插角外侧共刻故事三十二则,内侧分立四大天王像。塔刹占全塔比例约三分之一,刹座为莲形覆钵,刹身刻有有相轮五重。
4、铜十一面观音
这组十一面观音像有相同的两尊,是从虎丘云岩寺塔中出土的。时代定为宋朝。十一面观音为六观音之一。在六道中主救度阿修罗道的一切众生,全称为十一面观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十一面观音标准像为头顶十面,其中上一面,中四面,下五面,并原有面相,共十一面,代表菩萨因地修行的十一个果位。
两尊十一面观音像立于束腰莲花台,一脚向侧前略伸,呈步行的样子。观音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的施疗病印的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自然垂下。
全身配有璎珞、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长至足背,身后有供插装饰背光的小孔,但在出土的时候就不见其背光。
5、秘色瓷莲花碗
这件莲花碗是五代越窑秘色瓷精品,莲花碗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碗为直口深腹,外壁饰浮雕莲花三组,盏托的形状如豆。
上部为翻口盘,刻划双钩仰莲两组,下部为向外撇的圈足,饰浮雕覆莲二组。该碗共由七组各种形态的莲花组成。
瓷胎呈灰白色,胎质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托心平整,正中镂有一小圆孔直通器底,孔边刻“项记”窑工(作者)二字,施青釉,釉层厚且通体一致,光洁如玉,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博物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5:35
苏州博物馆是中国一级博物馆,目前文物藏品约三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达二百三十多件,其中,顶级镇馆之宝当属 真珠舍利宝幢、秘色瓷莲花碗、七君子墨竹图、巨型犀角杯、居仁堂粉彩梅雀末代官窑瓷器。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2 15:35
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博物馆建筑本身和附属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