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0:3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0:46
鲁迅的神话故事集《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介绍: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故事新编》在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故事新编收录了鲁迅在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短篇小说八篇。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为巴金所编的《文学丛刊》之一作者生前共印行七版次。
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故事有趣,想象丰富,是鲁迅作品中仅有的以远古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其中,《补天》写于1922年冬天,原题《不周山》,收录于《呐喊》初版,后改名《补天》并抽出;《奔月》、《铸剑》写于1926年和1927年,《铸剑》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名《眉间尺》;《出关》、《理水》、《非攻》、《采薇》、《起死》写于1934至1935年。
《故事新编》多数是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即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都有文献可考,但又不受文献束缚,在把握古人古事精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
扩展资料:
《故事新编》作品鉴赏:
1、《补天》:是对上古神话女娲“抟黄土作人”与“炼石补天”的再叙述,在这一再叙述过程中,鲁迅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理论来解释“人和文学的缘起”,这就给远古的《补天》带来具有鲜明现代感的心理表现深度。
2、《铸剑》:取材于《列异传》中“眉间尺复仇的传说”,但作者重点叙述的则是“黑色人”如何替眉间尺复仇的惊心动魄的过程,在对“黑色人”的复仇意志和复仇行为方式的大肆渲染之中,文本有力地传达出鲁迅对生命、牺牲和友谊的独特理解和评价。
3、《奔月》: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是中国传统叙事中“英雄+美人”的经典模式,但《奔月》选取的并非传说中羿“射封豕长蛇”的英雄故事,而是集中叙述他在此后陷入了“英雄无用武之地”,无奈之中又遭遇“逢蒙射羿”、“嫦娥弃家奔月”等尴尬处境。
鲁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与上古传说“错位”的再叙述方式,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凸显“羿”作为英雄的另一面,即他的孤独,困窘和软弱的人性,传达的是一种跨越亘古的心心相印之感。
4、《非攻》:从精神谱系上看,《非攻》中的墨子形象是属于鲁迅在后期思想中要寻找与弘扬的“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的“中国的脊梁”。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墨子主张“兼爱”,反对“非攻”,具有“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精神。
鲁迅在小说中紧紧抓住这一精神原点,紧张而戏剧化地写出墨子与公输般的斗智斗勇,最后促使楚王放弃攻宋。儒家孟子曾攻击墨子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显然,鲁迅并不认同儒家的这一评价。
《非攻》中的墨子以自己的意志、胆识和智慧,挽救了弱小的宋国,使数以万计的宋国生灵免遭涂炭,这是一种博大的人间情怀,一种深厚的人道精神,一种无疆的大爱,这也是鲁迅自己一生都在践行的精神之路。
5、《理水》:《理水》中“大禹治水”的传说,是鲁迅从小就耳熟能详,在鲁迅的心目中,“大禹”属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精神典范之一。小说并没有直接写大禹治水如何艰辛,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加以暗示。
透过文本对大禹“黑瘦的面貌”和“结满老茧的脚底”的特写,读者可以体会到禹在治水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夜入”的艰难困苦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此外,在《理水》中,鲁迅还虚构了一群聚集在“文化山”上的学者,他们无视洪水滔天的灾难,在“文化山”上自鸣清高而又无济于事。
对于小说中的这些学者,鲁迅都是有所指涉的,从中可以看出30年代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也曲折地表达了鲁迅对“一方面是庄严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荒淫与无耻”的愤怒与批评。
6、《出关》:1906年,时在东京的鲁迅从章太炎先生口中听到老子的“西出函谷”是为了孔子的几句话,尽管鲁迅“也不信为一定的事实”,但这一想法在他心中潜存30年之久,由于30年代语境的激发,这一想法又破土而出。
鲁迅不仅赋予这一说法以形象化的表达,而且渗透了自己的现实感受。《出关》一方面叙述了“孔子两次见老子的情景”以及老子选择西出函谷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叙述中,作者有意把老子形象漫画化,讽刺了30年代一些知识分子以老庄哲学为护符,奉行敷衍了事,退守回避的隐逸哲学。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中国古人对生存经验的一种总结,它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世故。在今天的读者看来,伯夷和叔齐“很不识时务”,“饿死于首阳山”是理所必然的。
7、《采薇》:《采薇》是《故事新编》八篇小说中最具有喜剧色彩而又最具内在悲剧性的一篇。鲁迅充分运用喜剧手法,不断铺陈伯夷、叔齐兄弟遭遇到的种种令人难堪的窘境:不平静的养老堂,扣马而谏的失败,逃亡路上的忐忑不安,采薇而食的矛盾。
鲁迅越是突出伯夷叔齐兄弟在这些窘境中的迂腐,危机和自身的无力回应与自救,就越能让读者看到存在于这种窘境背后的深刻的精神悲剧性:伯夷叔齐兄弟不食周粟,是基于一种他们所认同的“义”,但他们在动荡的现实中对“义”的坚守又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无助。
这种在无助与脆弱之中的坚守彰显了一种精神存在的意志与力量,这也是《采薇》思想的魅力之所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常常是“老·庄”并举,这不仅因为两者之间在思想上一脉相承,更重要的是,庄子思想比老子更具有体系性和思辨性。
8、《起死》:一文别开生面地运用独幕剧的形式,把《庄子·至乐》中的一则寓言──庄子与骷髅的对话──演绎成小说:庄子请求太上老君施展法术,让死去五百年已成骷髅的汉子重获生命。汉子在起死回生后,就向庄子要回衣服与包裹。
在此时,玄妙的、思辨地宣扬“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齐物论”面对现实中粗暴的*与诉求,显得束手无策,文本的最后描写了庄子不得不落荒而逃的结局,从而揭示了这种哲学的现实悖论。在现实中,生与死划然两界。
在幽明两界泾渭分明的区别背后,承载的是一种对生命和死亡的价值、意义的选择与思考:不知生,焉知死;舍生取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体选择生与死的正义性的理性判断与道德评价。
事实上,在30年代的中国,每一个知识分子都得面对这样严峻的拷问,直面或回避,承担或放弃,舍或取,等等,也就成为30年代知识分子精神天平上孰轻孰重的醒目的刻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故事新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故事新编 (201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0:46
《故事新编》。从1922年写作《补天》到1935年《故事新编》全书编成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0:47
《故事新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0:47
《故事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