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诗 平仄 的疑问,请高人回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9:28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4:59
古诗的平仄问题,较难辨别的只有古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入声,中古时期的入声字分派到了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之中。由于仄声包括上、去、入三种声调,因此入声消失后变成上声和去声的字仍然是仄声,只有变成现代平声字的那部分古入声才会造成辨识上的一些麻烦。
所谓入声,其实是韵尾为-p\-t\-k的字,例如:“别”的中古音韵尾是-t,“郭”的中古韵尾是-k,“合”的中古韵尾是-p,分别代表了三种入声字。广东方言中的粤语和客家话都较为系统地保留了中古的入声字,不知你的母语是哪种方言,如果是粤语和客家话,你的口音中就保留了这三种入声。但是你可能没有受过语音学的训练,虽然口音中就有入声,却分辨不了。
要分辩古代诗歌中的平仄,你可以先用普通话逐字读一遍,把平声字都找出来,然后用粤语或客家话来读这些平声字,那些发音非常短促,听起来像炒豆子般“毕毕博博”和“滴滴答答”(用粤语或客家话读)的短促声音的就是入声字。这些字在广东方言中收的是塞音韵尾,字音根本不能拉长。
你可以试一下上面那首诗中的入声字,“郭”、“白”、“一”、“别”是变成平声的入声字,用粤语发完“郭”和“白”的音以后,咽喉部是闭塞的,因为这两字的韵尾-K是不爆破的闭塞音;发完“一”和“别”的音以后,舌尖是抵着上齿龈的,韵尾收-t,同样是闭塞的。上边的诗中没有收-p的字,你可以试着发“合”的音,发完以后,上下唇是闭合的。
诗中的“北”、“落”、“日”也是入声,但是你可以先不去理会它们,因为“北”在现代普通话读上声,“落”、“日”现代读去声,还是在仄声范围里边。
我也是广东人,初学辨认平仄时就是用这种方法,多练几次就能掌握了。为什么我不叫你直接用方言声调去辨认呢?因为你不是学语言学的,不知道方言的调值,普通话的拼音读过小学的人都能懂。先用普通话找平声字,再用方言去检验是否里边有古入声,是辨认古诗平仄最快捷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那些分派在上声和去声的古入声你也就都能分辨了。
笨办法就是从网上找《平水韵》,把入声韵部的字全背熟。可是久了不用就会忘记。所以我主张你充分利用广东人的方言优势,用我教你的办法,学会了永远都不会忘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4:59
楼主的话很说明问题啊~~俺来掰扯几句:
汉字的古今音调确实不同,这个是很明显的,汉字从产生到发育成熟经历了太长时间,而它的音调到了齐梁时期才被人发现,相传是沈约发现并且做了"平、上、去、入"的划分。在隋唐以前,大家写诗都是随便的,各人按各人当地的语言发音来写,只要在当地方言里是压韵的就行,而且也不管什么平仄,因为那个时候还没产生律诗,诗文对平仄是完全没要求的,这个你可以去看看《古诗十九首》,看看《诗经》就明白了,完全是随性而做,没有太多的要求。
到了隋唐时期,律诗产生了,也就是所谓的近体诗,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有很多的条条框框,什么平仄啊,用韵啊,对仗啊什么的。恰好在这个时候隋唐朝廷开创了科举考试,用考试来选拔人才,而作诗就成了必考科目。这样问题就来了,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汉字发音五花八门,写的诗出来也没办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谁写的好,于是朝廷就选择了一本书做标准,就是《切韵》,这本书把汉字划分在不同的声部,不同的韵部里,不管你什么地方的,不管你当地方言怎么样,都必须按照这书上的读音划分来作诗!从这开始作诗就有了完整的依据了。
虽然隋唐时期对汉字的发音做了统一的规定,但是汉字还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汉字读来读去变化了读音,于是历史上有很多次的修改韵书,这就是后来的《广韵》,《平水韵》之类韵书产生的原因,都是朝廷规定,必须用这本书里的读音来写诗!但是这些变化一直都不大,汉字仍然是分在“平、上、去、入”四个大的音调里面的。一直到了大概清朝的时候,满清入关,再加上建国后普通话的推广,汉字的发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本读“入”声的读音完全消失了,被分配到了其他三个声调里,比如:佛、竹以及你举的那几个例子等等,这些汉字原本是读入声的,属于仄音,但是声调发生改变后,被分配到了平声部里面的入声字就变成了平音,这部分汉字是很少的,大概只有100-200个。
入声字的发音是很短促的,由于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做蓝本的,所以在普通话推广之后很多人都无法理解古代入声字的发音,但是入声字的发音在很多南方方言里还有残存。比如你说的粤语,比如苏杭一带的方言。
说到这你就应该明白了,读古代的诗歌,是一定要按照古代的发音来读的,否则很多诗作就会觉得不符合格律了,类似的工具书可以查《平水韵》等。现代人作诗没有“朝廷”给规定的条条框框,你可以用古韵,也可以用今韵,也可以用方言,无所谓的事,又不是像古代人一样考功名。但是个人认为还是用普通话的韵部及声调划分的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的作品谁都能读懂读顺,而不至于出了广东省就没人知道你写的是啥,读都读不顺畅了。
打了很多字,希望对你有用,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读两本书:王力的《诗词格律》,启功的《诗文声律论稿》,都是很薄的小册子,或者可以读读王力的《汉语诗律学》开头一部分。对你会很有帮助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5:00
第一,五律并非对每个字的平仄都严格要求。
第二,白、别是入声。挥、班是平声(这两字字所在的位置即句中一三两字处,平仄可以不拘)。
第三,粤语中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古音。在作诗遇到拿不准的字时,您可以用粤语试读,入声应该较为短促急切。比如白、别。
第四:诗韵可参照《平水韵》,词韵可参照《晚翠轩词韵》。诗的格律,可以参照王力《诗词格律》。但更省便的办法则是熟读熟背几首格律较为标准的律诗和绝句,自己创作的时候,可以以之为正确模板来检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5:00
原因有几下几种:
1.古人作诗大都用平水韵,平水韵分为平、上、去、入四部分,平声又分为两卷即平声上卷15韵和平声下卷15韵,所以除平声30韵外其余皆为仄
2.如楼主所说古代有好多字的发音到现在都发生了改变,又因为普通话是以北京方言为其础的,再加上汉语拼音是现代为认识汉字而做的一个统一的模式,造成有些字的音走了样,如“白”字古发音应为bo语调上是短促的爆破音,故纳入了平水韵部的入声韵部属仄
3.为了便于大家对平仄及古诗格式有了解特提供平仄诗二十八式及平水韵附上:
http://www.shiandci.net/cjg3.htm
http://www.ft77.com/sici/psy.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5:01
你是广东人,还分不清平仄?
白 入声 bhek
别 入声 pjaet
挥 平声 xjuei
班 平声 pan
白、别在粤语里应该都读音短促的,是入声字,属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5:02
你用百度搜索那个古诗词平仄对照的网站就可以了。全部可以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