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需要500左右的文章评析,最好是有人生哲理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3: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23:48
《秋声赋》赏析
文 冲田白菜
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草木摇落,物华凋零的衰败景象往往在*人墨客的心中营造出一种悲凄苍凉的伤感,也就成为了诸多“悲秋”诗文词赋应运而生的催化剂。
欧阳修的《秋声赋》在传统主题上大胆地对“声”与“赋”的创新使其成为了“悲秋悯文”中的翘楚。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这几句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笔。其已动破静,循序渐进的笔法以及光怪陆离,大胆出奇的创意,可谓“悲秋史”上的一枝独秀,孰不知,所谓“草木凋零飘零凋落摇落”的已如过江之鲫。欧阳修的另辟蹊径可谓高明,而之后的童子对答:“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又含蓄而巧妙地表现出欧阳修自身的“风雅”。此“风雅”在第二段的时候上升成为了对于“秋状”的骈偶句式的铺张渲染。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飞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以“色”,“容”,“气”,“意”唤出“声”,颇有汉大赋的富丽堂皇却并不晦涩难懂。之后,欧阳修大有将“另辟蹊径”进行到底的态势,“一反常态”地避而不写秋风凛洌,而是写春夏“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在秋风的“遭拂”之下“色变”,“叶脱”——肃杀之气呼之欲出!
到了这时,欧阳修开始大篇幅地对秋声进行剖析和议论:“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即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从而感伤时节,伤感生命,叹“韶华易逝,江颜易老”,空门大落,陡然间又剑走偏锋曰:“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兴草木而争荣?”一派说理,文脉切断。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有云:“宋诗以文为诗,以理为诗,以学问为诗”,宋代文人无一例外地秉承了这一习气,欧阳修将器反映在《秋声赋》之中便成了“以理为文,以学问为文”,尤其是他最后的那句“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又表达出了一种妥协,退让的自我安慰。可以说,这是弥漫在宋代文坛中的“恶气”,是滋生于宋代文人中的“陋习”。
从宋代文人众多的诗文词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种趋于消极的,甚至是一种致于悲观的心态,就连宋代大文人苏东坡也隐约地自字里行间流露出这一情愫,如他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确实是无奈之举的“精神胜利法”,最后,他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美好的愿望,却只是仅此而已,少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忽魂悸以魄动,悚惊起而长嗟”之后“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放豁达。
可以这么说,《秋声赋》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内敛”心态,不仅如此,在社稷之上,它又反映出了两宋“收缩式”的政权形态——这确实是北宋“退让”乃至之后南宋“偏安”的历史事实,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宋代文坛也就无可厚非到底“发育不良”,而“以理为诗,以文为诗”便是这一*生长的“畸形儿”。
宋代文人凡事都要扯到一个“理”字上,玄学与哲理充斥于文字之间,连欧阳修这样的一位文学大家,这样一位“唐宋八大家”级别的大学士都难以摆脱“理”的桎锆,那么,宋代文坛的整体风气便可见一斑了。有句话叫做“时世造英雄”。、,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时世造文人”呢?或许欧阳修并不是有意地去追求所谓的“理”,然而又有几个人能不受“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觉得很难。“要将特定的历史人物放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价”,当我们将欧阳修与他的《秋声赋》放入宋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中给予客观的评价,《秋声赋》依然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而且依我个人的鄙陋之见,在文学作品中适当地加入“理”的成分也未尝不可,这体现了文学与哲学,理学的融合,因为更多时候,我们甚至更难去接受那些所谓的“纯文学”。
http://digest.qq.com/cgi-bin/wenji_content?id=67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