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古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3:0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9:27
参考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六、古今异义
1.泥:古义,拘泥。今义,泥土。例句:泥于掌故。
2.掌故:古义,本文指古代的典章、制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例句:泥于掌故。
3.盖:古义,连词,连接上一段或上一句,表示原因。今义,遮盖或遮盖的东西。例句: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
4.穷:古义,彻底摸清,追究到底。今义,生活困难。例句:非咨询不穷其致。
5.举:古义,完成,做好。今义,举起,抬起。例句: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
七、词类活用
布袍缓带:名词做动词,穿着轻便服装。
八、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
例句: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介宾短语“于荒村野水之间”作往来的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荒村野水之间往来”。
译文:在荒凉的乡村之间穿梭奔走。
2.宾语前置
例句: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介宾短语“是以”中“是”是“以”的宾语,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是必得躬历山川”。
译文:因此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
3.省略句
例句:“如好逸而恶劳……”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应为“如(*)好逸恶劳……”
译文:如果(官吏)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
妄意:随意。 相度:观察和测量。 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 穷:追究到底。 致:事理。
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 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布袍缓带:指轻便服装。 缓带:宽束衣带。
远嫌而避怨: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5 19:27
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
妄意:随意。 相度:观察和测量。 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 穷:追究到底。 致:事理。
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 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布袍缓带:指轻便服装。 缓带:宽束衣带。
远嫌而避怨: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请教在古文怎么说
“请教”一词本身就是古汉语,它的意思是“请(您)教(我)”。如果想更加客气,那就说:“拜请斧正”(斧正:用斧子修理树枝,比喻用犀利的建议来更改文章等)。
古代表示谦虚的言辞
古代表示谦虚的言辞如下:1、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2、强辩者饰非,谦恭者无争。3、虚则欹,中则正,满则震。《孔子家语三恕》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4、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往之者多。5、谦虚温谨,不以才地矜物。6、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7、虚已...
请教学问的文言文
1. 古诗词 请教一些平时生活中能用到的古文,显得有学问的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
求古文翻译"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意思是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该古文出自《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问”在古文中怎么说
“问“在古文的意思指的是:(1)询问。 宋刘褒《六州歌头》“杯到莫停手,何用问来期。“(2)论难,探讨。《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3)考查;过问。《汉书·韩延寿传》:“望之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敢不问‘“。又与否定副词“不”组合成...
求学古文(原文+翻译)
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很愚笨,最终也有所收获。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当我外出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行走在深山大谷中,深冬时节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我踏着几尺深的大雪,脚上的皮肤冻裂...
每有问题就去问老师文言文
1. 有关于老师的古文 1、[宋] 李觏《广潜书》 原文选段: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释义: 一个人是否善就看他受的教育如何,他受的教育如何又应看他的老师的水平如何。 2、[唐] 韩愈 《师说》 原文选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文言文《师旷问学》的翻译是什么?
《说苑》中“师旷论学”的故事里,七十高龄的晋平公还想学习,以提高个人素质,提升执政能力,但他又担心岁数太大,为时已晚,便向著名乐师师旷请教,师旷劝国君炳烛而学,并形象地将人生的三个阶段即少年、壮年、老年的学习分别喻为旭日东升、烈日当空和蜡烛之光。这三个比喻里就蕴含着一种蓬勃向上...
《问说》文言文翻泽
1. 文言文《问说》的翻译 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
有句古文请教一下
非然也。翻译: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