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积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8: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3:59
——漫谈作文••积累
临海六中 金士卫
中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写作文比成煮饭的话,那么文章中所用的材料就好比煮饭用的米一样。所谓积累就是把事物聚积到一起,由少到多的收集过程,作文更是一个自始至终都少不了持续不断的积累的过程。
古人云:厚积而薄发,即强调了积累是寻到作文的先决条件。课堂上、课本上和积累是非常有限的,想写好作文就需要积累许多材料。作文用词要准确,就必须词汇的积累;作文感情要真挚,就必须经过感情的积累;作文构思要新颖,就必须经过长期对各种结构、素材及提炼方法的积累;作文立意要高深,就必须经过思想的积累。没有积累的冥思苦想只会使人疲倦而无所获,是为孔子所言“思而不学则怠”。过去那种一味地与学生大谈作文的技巧与理论,不能老老实实地教导学生积累,说得不好听,只能是“做飞机放鞭炮——想(响)得高”而已,是绝无收获的。即便作家,如果少了积累,恐怕离“江郎才尽”也不远了。说到这里,最关键的还是要考虑如何积累。因此,作文教学中必须加强作文积累的指导。
一、生活的积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积累应是综合性的生活化的积累,而不应是单一分散的机械化积累。前者属于自觉的、与自我成长同步的艰辛而又快乐的过程,后者则是被动的、与素质提高无关的自讨苦吃的盲目劳动;前者做到为生活而作文,后者则是为作文而作文。综合性的生活化积累,首先要重视生活,也就是说,积累的核心便是对周围世界感知能力的提高,对自我思想感情的丰富,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的爱心的培养,对生活进取心的自我激发。要做到这一点,努力地开展或参与相应的活动以及投身相应的生活中去体验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经常化,直至达到自觉的程度。另外,要重视积累的规律,不能把生活本身当作积累。我们反对为作文而作文,但不是取消为作文而进行的自觉准备。作文作为一种艺术,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如果忽视这一点,那么无论有怎样丰富的生活,恐怕也难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比如看过大海的人,不一定写出大海的文章;我们每个人都经常的看月亮,却很难为月亮写出一段优美文字来,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原因恐怕就是缺乏由大海或月亮引发的大感动。一个对生活冷漠麻木的人或对生活懵懂的人都很难有这种感动,这种感动不是表层的,不是说教的,而是来自对生活的真爱,这种真爱的敏感度越高,作文的内在推动力就越强。而这种真爱的敏感度需要培养和激发,培养与激发的过程便是积累,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决定了积累必须要有指向性与计划性。(1)指向性。就是必须明确感受的事物。(2)计划性。计划中应包括对被感受事物的直接感受情绪培养(第一感觉,即直接的生理感觉)和间接感受情绪培养(第二感觉,间接的生理感觉)。前者通常是朦胧的、个人的,但却是重要的、真实的、基础的,它的途径属于生活本身,“为作文而作文”的人往往忽视这一点;后者却是清晰的,带有较浓的社会色彩,是个人情绪的整理与升华,它的途径主要是阅读以及有意观察与思考,“为作文而作文”的人一般都重视这一点,但由于忽视了前者,因而作文有着不可避免的机械模仿甚至虚假说教的成分,尽管有的作文内容和情感显得那样“丰富”。只有将前者与后者结合起来并且交错反复地进行,才是既生活又作文,体现出“生活与作文同时提高”的思想。
二、作文材料积累
写作必须要积累一定的材料。作文材料的积累,它相当于修一座大厦所必须的砖、灰、沙、水泥、钢筋等基本材料。材料积累是写作应走的第一步。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意思是说要多观察,多说多听多思考,多练习。这“四到”恰是一条很好的积累作文材料的经验。
1、眼到 眼是我们自身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我们就是要通过多观察,多读别人的著作来做好作文材料的积累。多观察能积累原始材料,多读别人的著作能强化理性认识,同时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及表达艺术。老师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景与多媒体教学也就是艺术化的再现我们平时积累的原始材料。鲁迅先生说:“要创作,第一须观察。”“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这就要我们认真观察,善于观察,也就是学习写作要随时随地认真观察你身边的事物,做到有目的,有方法,仔细、深入、全面,特别要做好对细节的观察。
2、口到 写人记事作文中的语言描写的材料来源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