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7:5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23
家长带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其他孩子愿意分享自己孩子的玩具、零食等。这时,家长经常因为面子,建议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分享。
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父母会着急的。甚至不管孩子的意思,强行把孩子的东西分给其他孩子,然后让自己孩子哭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孩子被贴上“自私”的标签。
这种话很多父母说。特别是孩子们来自己家玩,但自己的孩子不让其他孩子玩自己的玩具,不吃自己的零食。这时家长们觉得不体面,就会想办法劝孩子们分享。
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分享,父母会强行分给其他孩子。因为家长如果不自己出面分享,会让其他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小气自私,家长觉得别扭。
01,孩子们不喜欢分享,不自私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不喜欢分享是“自私”的行为,因为孩子的这种自私而生气,甚至争吵孩子,数孩子,不顾孩子的感受,父母出面把孩子的东西分给其他孩子。
那么,孩子们不愿意分享终究是自私的行为吗?其实不是那样的。我们大人不能以成年人的视角和心理看到孩子们对待分享的想法。
一岁前:孩子出生后就开始了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自己和外部东西的探索,所以孩子1岁前没有对物品的归宿意识,所以其他孩子玩她的东西,想吃她的食物是非常慷慨的。
这时他们开始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的,当其他孩子想拿走自己的东西时,他们保护自己的东西不被其他孩子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物品所有权”的意识。3岁以后:孩子进入3岁后,社交范围开始扩大。这时会和同龄的孩子玩,在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他们会对自己认可的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但会拒绝分享给他们不喜欢的孩子。
因此,孩子不喜欢分享其实与孩子的心理成长阶段有关,父母理解幼儿发展的这种心理特征,尊重孩子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另一方面,家长在引导孩子共享之前,要理解孩子对“物品归属权”的认识,而不是强迫他们共享。
02、父母要正确认识子女的“物品归属权”
于是两个孩子开始争吵,这时孩子的母亲们来解围,两个孩子把战争变成了玉宝。
研究表明,物品归属引起的争议是儿童期发生时间最快、最频繁、最激烈的社交冲突之一。一般来说,大人们会认为这些纠纷的发生在孩子们理解东西的归属上有困难。
所以孩子们不愿意分享的原因是他们有物品归属的意识。他们逐渐发现,在社交上,哪些是我的,哪些是别人的,要保护自己的东西不被别人碰。
因此,父母知道孩子对物品归属权的认识后,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所爱的东西时,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强行让孩子分享,然后让自己的孩子哭,而是知道该怎么办。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24
家长要适当的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否则孩子一旦形成不愿意分享的习惯,长大后很难改正。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24
不用干预啊,就像我们大人我最喜欢的东西我也不乐意分享给不熟悉的人,换位思考一下,为什么一定要小孩子会分享呢。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25
我个人觉得可以引导宝宝分享玩具,比如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是交换玩具,这些都可以,但是前提是宝宝自己愿意分享,而不是家长强迫宝宝分享。因为宝宝开始对自己的玩具这些有归属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