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地理必修一的那些纬度差,太阳高度角,地方时东加西减,能给我写方法和知识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8:0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52
1.3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地球自转周期
三、地球自转速度的规律:
角速度: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均为15°/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赤道最大,两极最小为0, 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地球自转的意义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这样就有了昼和夜之分,即产生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于是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转偏向力
各地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置的关系:(1)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2)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正午12时,旋转180°为0时;赤道上白昼的中点所在经线为正午12时,赤道上黑夜的中点所在经线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时。这些都是光照图中的隐性已知时间,可据此求其他经线的地方时。
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所在时区的方法是:
时区数=(该地经度+7.5°)÷15(注:取整数)
该地经度为东经即在东时区,该地经度为西经即在西时区。
区时的换算: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的方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其中东加西减,即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一”。
注意:因1天为24小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为第2天,该数值减24小时,原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时间;若区时计算结果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减去所得数的绝对值,原日期减去一天,即为所求时间。
帮你总结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日期相差整1天,但区时相同。
(2)从东十二区向东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1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上一天。
(3)隔日界线计算相隔时区数:相隔时区数=(12-东某区)+(12-西某区)
地球上一般有两条日期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和0时经线。
(1)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其两侧的日期不同,如下表所示:
(2)0时经线:除日界线以外,还有一条日期的分界线,那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此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与日界线恰好相反,即0时经线以东日期早,以西日期晚。
两条日期分界线中,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位置是不动的,只要确定了0时经线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确定地球上新旧一天的范围大小。
【解读】方法1: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为新一天,以东为旧一天,只要根据已知条件确定0时经线的经度,借助地球俯视图,即可轻松求出新旧一天的范围。
方法2:因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所以180°经线的地方时就等于新一天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说,180°经线向西到0时经线之间的范围是新的一天,其余的属于旧的一天。因此,180°经线是几时,就有几个15°的范围进入新的一天,其余的则在旧一天。
如东八区为10∶00时,地球上新旧一天的范围之比是多少?
由方法2可知,先求出180°的地方时即可,即东八区为10∶00,则180°的地方时为14∶00,则全球进入新一天的经度范围为14×15°,即210°,而旧一天则为150°,故新旧一天范围之比为7∶5。
帮你总结
(1)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旧)一日占大一半。(2)当0时经线和0度经线重合时(东八区的区时为8时),新的一天和前一天所占范围相同,各占一半。(3)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一大半,前(旧)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4)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重合时(东八区区时为20时),全球都在同一个日期。
1.3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
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目前为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66.5°的夹角。
同一时间内,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划分成了五带。它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
从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南纬23°26′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为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随纬度而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90°-纬度差。公式中的纬度差是指所求地点的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的差值。如果上述两点的纬度均为北纬或均为南纬,纬度值大的减去纬度值小的就是纬度差;如果上述两点的纬度一个为北纬,另一个为南纬,两点的纬度值的和就是纬度差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3.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4.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朝向永远背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5.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6.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 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7.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
α+h=90°(如图乙)
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它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晨线与昏线的判读: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晨昏线由夜进入昼经过的是 线,由昼进入夜的是 线。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零 。晨昏圈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晨昏线的移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
①当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圈平分所有的纬线圈,因此,此时全球昼夜平分。②其它时候,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关系都存在三种情况:a晨昏圈与纬线圈相交,此时把每一条纬线圈分成昼弧与夜弧,代表了此地的昼夜长短;
b晨昏圈与纬线圈相切;c晨昏圈与纬线圈相离;这两种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
③晨昏圈永远平分赤道;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
(2)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
3.黄赤交角变化
黄赤交角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变化→五带范围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的变化→气候分布范围的变化→自然带分布范围的变化。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一直在赤道上,各地不再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没有四季的更替。如果黄赤交角为90°,太阳直射点在南、北两极点之间来回移动,全球都有直射现象。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如图:
1.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热带范围。
2.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
3.μ=α=90°-极圈的纬度数= 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
由此可见,黄赤交角的变大或变小将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因此,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反之。
1.3地球的运动-----公转 知识点
一、晨昏线的妙用
根据晨昏线在地球上的位置、走向及其与其他地理点、线、面的关系,可以解决许多有关地球运动的问题。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若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BC为昏线,
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东、西经
以0°经线为起点,随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3.确定地方时
(1)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4.确定日期和季节
(1)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2)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
(3)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
5.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α(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
6.确定昼夜长短
某地的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与晨线和昏线两交点之间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某地日落日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
8.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想一想2:夏至日这一天,是否是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
【答案】 不是。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直射现象,什么时间直射,什么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而并非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时才达最大。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夏至日这一天达最大。
二、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
(1) 昼长时数=T日落-T日出 (时间标准一样)
(2)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所求点所在的纬线圈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交点间昼弧所跨时间为昼长)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3)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日出日落均为地方时)
昼长时数=(12-T日出)×2=(T日落-12)×2
夜长时数=(T日出-0)×2=(24-T日落)×2
(4)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
三、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求法
1、纬度
(1)二分二至日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a,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度数b。 a与b的关系:a+b=90°
2、经度
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
归纳比较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区别(见表)
经线纬线
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端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线
特点形状半圆,且都不平行一个圆,且都平行
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度的划分概念给经线标注度数给纬线标注度数
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度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度
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夹角)某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夹角)
表示东经用E、西经用W表示北纬用N、南纬用S表示
主要经纬度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作用划分半球200W—1600E为东半球
1600E—200W为西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
定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为111千米
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经度、纬度)
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52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90度—纬度差{同减异加}
地方时是东加西减的,意思就是所求地方在已知地方的东边用加
所求地方在已知地方的西边用减
通常情况下,我们默认东时区在东边,西时区在西边,这样的话计算很方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52
要理解了就容易多了,不理解在记方法什么的,很辛苦又记不住。
最好去看看那个地球公转视频等地理教学动画演示 视频模拟什么的。
这些知识点,相信书上或者练习册上都有的。
在头脑中,应该做到题,就有一个图像出来,然后只要归类到几个标准型题目里去,就行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53
H(太阳高度角)=90°-|所求地点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4:49
1.3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
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地球自转周期
三、地球自转速度的规律:
角速度:两极点为零,其他任何地点均为15°/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赤道最大,两极最小为0, 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地球自转的意义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这样就有了昼和夜之分,即产生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于是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转偏向力
各地的地方时与它们的地理位置的关系:(1)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2)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地方时的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正午12时,旋转180°为0时;赤道上白昼的中点所在经线为正午12时,赤道上黑夜的中点所在经线为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时。这些都是光照图中的隐性已知时间,可据此求其他经线的地方时。
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所在时区的方法是:
时区数=(该地经度+7.5°)÷15(注:取整数)
该地经度为东经即在东时区,该地经度为西经即在西时区。
区时的换算: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的方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其中东加西减,即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一”。
注意:因1天为24小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为第2天,该数值减24小时,原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时间;若区时计算结果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减去所得数的绝对值,原日期减去一天,即为所求时间。
帮你总结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日期相差整1天,但区时相同。
(2)从东十二区向东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1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上一天。
(3)隔日界线计算相隔时区数:相隔时区数=(12-东某区)+(12-西某区)
地球上一般有两条日期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和0时经线。
(1)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它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其两侧的日期不同,如下表所示:
(2)0时经线:除日界线以外,还有一条日期的分界线,那就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此界线两侧日期的变化与日界线恰好相反,即0时经线以东日期早,以西日期晚。
两条日期分界线中,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位置是不动的,只要确定了0时经线所在的位置,就可以确定地球上新旧一天的范围大小。
【解读】方法1: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为新一天,以东为旧一天,只要根据已知条件确定0时经线的经度,借助地球俯视图,即可轻松求出新旧一天的范围。
方法2:因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所以180°经线的地方时就等于新一天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说,180°经线向西到0时经线之间的范围是新的一天,其余的属于旧的一天。因此,180°经线是几时,就有几个15°的范围进入新的一天,其余的则在旧一天。
如东八区为10∶00时,地球上新旧一天的范围之比是多少?
由方法2可知,先求出180°的地方时即可,即东八区为10∶00,则180°的地方时为14∶00,则全球进入新一天的经度范围为14×15°,即210°,而旧一天则为150°,故新旧一天范围之比为7∶5。
帮你总结
(1)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少一半,前(旧)一日占大一半。(2)当0时经线和0度经线重合时(东八区的区时为8时),新的一天和前一天所占范围相同,各占一半。(3)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时,新的一天占全球一大半,前(旧)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4)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重合时(东八区区时为20时),全球都在同一个日期。
1.3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
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目前为23.5°,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66.5°的夹角。
同一时间内,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划分成了五带。它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北纬23°26′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
从冬至日到第二年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南纬23°26′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角叫太阳高度。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为12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随纬度而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降低。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90°-纬度差。公式中的纬度差是指所求地点的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的差值。如果上述两点的纬度均为北纬或均为南纬,纬度值大的减去纬度值小的就是纬度差;如果上述两点的纬度一个为北纬,另一个为南纬,两点的纬度值的和就是纬度差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3.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4.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朝向永远背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5.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6.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 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7.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
α+h=90°(如图乙)
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它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晨线与昏线的判读: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晨昏线由夜进入昼经过的是 线,由昼进入夜的是 线。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零 。晨昏圈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晨昏线的移动方向是自东向西
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
①当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圈平分所有的纬线圈,因此,此时全球昼夜平分。②其它时候,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关系都存在三种情况:a晨昏圈与纬线圈相交,此时把每一条纬线圈分成昼弧与夜弧,代表了此地的昼夜长短;
b晨昏圈与纬线圈相切;c晨昏圈与纬线圈相离;这两种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
③晨昏圈永远平分赤道;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该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另一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则越短。
(2)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则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3)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4)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
3.黄赤交角变化
黄赤交角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变化→五带范围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移动范围的变化→气候分布范围的变化→自然带分布范围的变化。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一直在赤道上,各地不再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没有四季的更替。如果黄赤交角为90°,太阳直射点在南、北两极点之间来回移动,全球都有直射现象。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如图:
1.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热带范围。
2.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
3.μ=α=90°-极圈的纬度数= 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
由此可见,黄赤交角的变大或变小将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因此,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反之。
1.3地球的运动-----公转 知识点
一、晨昏线的妙用
根据晨昏线在地球上的位置、走向及其与其他地理点、线、面的关系,可以解决许多有关地球运动的问题。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若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BC为昏线,
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东、西经
以0°经线为起点,随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
3.确定地方时
(1)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4.确定日期和季节
(1)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2)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
(3)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
5.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90°-α(南北纬视具体情况而定)。
6.确定昼夜长短
某地的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与晨线和昏线两交点之间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某地日落日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
8.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想一想2:夏至日这一天,是否是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一天?
【答案】 不是。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直射现象,什么时间直射,什么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而并非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时才达最大。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夏至日这一天达最大。
二、昼夜长短计算的方法
(1) 昼长时数=T日落-T日出 (时间标准一样)
(2)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所求点所在的纬线圈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交点间昼弧所跨时间为昼长)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3)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日出日落均为地方时)
昼长时数=(12-T日出)×2=(T日落-12)×2
夜长时数=(T日出-0)×2=(24-T日落)×2
(4)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数的夜长(昼长)相等。
三、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求法
1、纬度
(1)二分二至日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a,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度数b。 a与b的关系:a+b=90°
2、经度
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
归纳比较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区别(见表)
经线纬线
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端的线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线
特点形状半圆,且都不平行一个圆,且都平行
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都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度的划分概念给经线标注度数给纬线标注度数
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度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度
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夹角)某地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夹角)
表示东经用E、西经用W表示北纬用N、南纬用S表示
主要经纬度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作用划分半球200W—1600E为东半球
1600E—200W为西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低中高纬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
定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111千米赤道上经度相差1度的水平距离约为111千米
定位置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经度、纬度)
定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4:50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90度—纬度差{同减异加}
地方时是东加西减的,意思就是所求地方在已知地方的东边用加
所求地方在已知地方的西边用减
通常情况下,我们默认东时区在东边,西时区在西边,这样的话计算很方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4:50
要理解了就容易多了,不理解在记方法什么的,很辛苦又记不住。
最好去看看那个地球公转视频等地理教学动画演示 视频模拟什么的。
这些知识点,相信书上或者练习册上都有的。
在头脑中,应该做到题,就有一个图像出来,然后只要归类到几个标准型题目里去,就行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4:51
H(太阳高度角)=90°-|所求地点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