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哪些民间艺术马上失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1:2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3:56
天津有名的艺术形式有:相声、天津时调、天津快书、话剧、跨鼓中幡、高跷、耍狮子等。
天津快板
天津快板是50年代出现的一个新曲种,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同时配以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
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是天津独有的曲种,它产生于清末明初,1900年时已有专业艺人演唱。这个曲种唱腔包括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专业艺人出现后,对这些民间小调进行了加工改造和创新,使之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定名为天津时调。
京东大鼓起源于京东香河、宝坻一带,演唱简单,所唱段子多为"蔓子活"(连台本)。后经刘文彬在天津演唱,很快兴盛起来。刘文彬嗓音粗犷宽亮,吐字真切,表白清楚,表演纯朴,引人入胜。刘文彬之子刘少彬继承其艺。今天津曲艺团郝德宝,女艺人王韫秋,业余演员董湘昆,都深得刘之神髓,演唱惟妙惟肖,深得观众喜爱。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传入天津较早,由于西河大鼓所唱多为"蔓子活"
,如"杨家将"
、"施公案"等,因此很吸引观众,二、三十年代在东兴市场、河北鸟市、地道外、新大路等地都有固定观众捧场。其中女艺人马增芬于1936年所唱的"绕口令"一曲,风靡津沽。
相声
相声是一种历史较久、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尽管相声艺人供奉的祖师是汉代的东方朔,但这个曲种的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却是在清同光年间。早年北京有穷不怕(朱少文)、万人迷、李德锡等人在天桥鬻艺,为相声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天津话剧
在中国话剧历史上,天津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早期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第一个演《茶花女》的李叔同,就是天津人。第一个到外国学习现代戏剧艺术,并把西方写实剧首先介绍到中国来的,就是张伯苓的九弟张彭春。
单弦
单弦,清乾隆年间起源于北京,因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又名八角鼓。流行北京、天津和东北各地。单弦为联曲体,早期常在岔曲头和岔曲尾之间夹以数唱和若干曲牌,现通常结构为岔曲头和若干曲牌。早期单弦演员来自北京。建国前,三大流派的创始人荣剑尘、常澍田、谢芮芝常年活跃在天津的曲艺舞台上。40年代,天津单弦演员石慧儒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唱艺术。
西城板
83岁的马云山在演唱西城板《送崔通》。西城板是诞生于天津老城厢西城根而得名的地方曲种,吐字发音完全是天津话,说唱都极富乡土气息,是天津土生土长的曲种,其吐自发音完全是天津话,不论说与唱都极富乡土气息。西城板唱腔慷慨悲壮激昂,唱法和曲调接近语言,内容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感情,因此深受津沽民众喜爱。当年在茶楼演出时,常座无虚席。*初年,天津城北门脸有宝和轩茶社和海锐茶社,是专演西城板的地方。现在这个曲种已基本无人会唱,近于失传,殊为可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3:57
天津四大民间艺术为: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魏记风筝和刻砖刘。(1)天津人过生日都是过虚岁,还有句话说生日赶前不赶后,意思是只有提前过生日,不能后补生日。
(2)生日当天要请大家吃长寿面,生日前一天要吃饺子,这叫“催生”
(3)在天津66岁生日算是个大日子,“六十六大寿、得吃姑娘的一刀肉”,女儿要买肉,剁66刀坐门口吃,来祈福父母健康。
(1)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2)正月十五为外甥祈福,舅舅送灯。“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为外甥祈福。也有预祝外甥长命百岁之意。”至今此俗不衰,而且灯的种类日趋繁多,金鱼灯、蒺藜灯等取富裕有余和吉利的寓意。
(3)正月十六,走百病。这一天媳妇们要回娘家,可以消灾祛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3:57
谢谢你的关注
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魏记风筝和刻砖刘等都是一些民俗文化,这些在南开区得民族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都有,而且里边还有玉器展示交流售卖、中国紫砂艺术展售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3:58
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魏记风筝和刻砖刘等都是一些民俗文化,这些在南开区得民族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都有,而且里边还有玉器展示交流售卖、中国紫砂艺术展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服饰工艺品售卖和展示等
岁月不饶人,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盘点
桃花坞木刻年画:桃花坞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它和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锦竹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其在宋代出现,至明末已有完整的独特风格,当时被称为“姑苏版”年画。清初至乾隆年间是桃花坞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弹棉花:弹棉花,...
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3. 皮影戏:中国传统的影子戏,通过剪影和操作皮影人物讲述故事。24. 剪纸艺术:中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以其精美的图案和寓意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受到推崇。25. 傩戏及其面具:傩戏是中国古老的祭祀仪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神秘的面具而著称。26. 杨柳青年画:天津杨柳青地区的传统民间年画,以其精美的...
天津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刻砖刘刻砖、面塑、木雕、石雕、根雕、杨柳青年画、塘沽版画、剪纸、彩灯、地毯等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被称为民间艺术之绝品,名扬海内外。 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相声、时调、大鼓、快板等大众化戏剧和曲艺在津十分兴盛,这些戏曲虽大都起源于他乡农村或城市社会下层,但最终有的在天津形成正式的...
中国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有哪些
2;华网呼和浩特3月22日电(记者 李惠子)中国声乐专家22日说,被称为“天籁之音”、“蒙古族民间音乐活化石”的“呼麦”演唱艺术正面临人亡艺绝,拯救行动“时间紧迫”。“目前,中国能唱呼麦的大约只有100多人,其中包括处在初级阶段的学生。”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男低音歌唱家、著名呼麦演唱家胡格...
中国每年失传技艺有多少
古时家具上的漆有讲究,最好的漆叫做漆精,其制法业已失传千年,仅在一些专门的古籍还有记载,把漆树的树汁,也就是这种天然漆经过沉淀、筛选等等许多复杂的工序之后,会产生出一种透明的胶汁,被称作漆精。十担漆,产不出一升漆精,其名贵可知,在千载以上的名贵木器上,如果涂有漆精的话,才能...
逐渐消失的民间艺术有哪些?逐渐消失9个民间手艺,过去挺吃香,如今后继无...
②箍桶匠,随着塑料和不锈钢水桶的普及,传统的木制水桶已不多见,箍桶匠也随之消失。③刻印师,电报和手写签字的减少使得印章需求降低,刻印师这一职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④锡匠,过去农村家庭中常见的锡器,如今已被现代材质取代,锡匠的手艺也逐渐失传。⑤篾匠,用竹篾编制生活用品的手艺,正被现代工艺品...
民间有哪些快要失传的手工艺?(多多益善)
快要失传的民间手工艺包括陶瓷手工制作、传统剪纸、木雕工艺和织锦技艺。1. 陶瓷手工制作:这一技艺涉及塑形、彩绘等各个环节,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经验。随着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普及,手工制作逐渐被机械化生产取代,面临失传的风险。陶瓷手工制作不仅需要高度的专注和技艺传承,还使陶瓷作品保持其独特的艺术...
中国有什么濒临失传的东西
)“高塘木偶戏”,曾是绽放在本市最南端海岛的一朵艺术奇葩。日前,当人们再次目睹了这一当地久违的民间艺术时,“高塘木偶戏”传人李贵富却黯然神伤地说:“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高塘木偶戏’将濒临失传!” “高塘木偶戏”创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由台州迁入象山高塘岛居住的李贵富父亲引入。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李家成...
美伦美奂的面塑有哪些?
1.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用糯米面为原料,调入颜料和防腐剂,通过手指和工具塑造各种形像的传统民间艺术。2. 面塑的历史悠久,文献记载汉代已有其踪迹。现存最早的面塑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面塑技术日臻完善,成为艺人重要的生计手段。3. 天津“面人张”以其精湛技艺著称,遗憾的是,其技艺...
民间有哪些快要失传的手工艺?(多多益善)
陶瓷手工制作涉及制作过程中的塑形、彩绘等各个环节,都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由于手工陶瓷制作难度大、时间长,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这项手工艺需要高度的专注和技艺传承,才能使陶瓷作品保持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2. 传统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