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诵语文古诗一直都很费劲,该如何引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3:0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52
1.表演背。古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古诗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法多用于低中年级学生。例如,一年级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当背到“生紫烟”、“挂前川”、“三千尺”、“落九天”这些词语时,老师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得体的体态语有利了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还给学生创设了获得成功的可能,以及表现个人的时机,一举多得。
2.据意背。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等等,学生在背诵汇报时,有不少诗文采用了据意背的形式。
3.据时背。是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形式。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序列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达到记忆的延续和流畅。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古诗文背诵汇报时,就采用了据时背的形式。
4.创设情境背。在学生背诵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为他们创设一种背诵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52
第一、理解性记忆。
可以在教孩子的时候通过把古诗以故事的方式讲出来,或者找相关的绘本、相关的带画的那种儿童教材来给孩子讲,让孩子看到具体的画面,孩子就会很容易理解。
如果家里没有购置那么多的书,可以从网上搜索并且寻找相关的内容给孩子讲透彻,让孩子了解具体的意境是什么。
给孩子讲完了要让孩子试着把内容给你讲一遍,看孩子到底记住了多少。
不要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因为这个过程是锻炼孩子的记忆力的最好机会,这种持续性的训练能够让孩子掌握记忆一个故事梗概的规律。
再通过听录音、看故事、画古诗、唱古诗,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第二、温故而知新的基础上举一反三。
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记忆是会反复的,每次学新的知识之前要帮助孩子再进行一遍复习,让孩子加深一下印象,并且根据遗忘规律的曲线让孩子隔一段就复习一下,这才能形成长久的记忆。
把同类的诗词给孩子一起讲,比如说收集好同样是描述月亮的几首很经典的诗词进行对比性的学习,让孩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种事物,这对孩子今后学会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很有好处。
第三、陪孩子学会学以致用。
孩子的思维方式是很单一的,你让他背诵他就只会背诵,你要启发他根据故事讲故事的能力,孩子的文字水平拉开距离的地方就是在作文上。
从小就擅长讲故事的孩子无论从语言组织、文章架构、逻辑缜密上来说都比普通孩子要强很多。
这种功底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培养出来的,孩子上小学之前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培养,这样对孩子大脑的发育是非常好的锻炼,在无形中就强化了孩子的能力。
家长不要小看孩子的潜能,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孩子的理解能力、背诵能力、表达能力会得到飞速的发展。
前提是量变到质变,一定要有一定的背诵的量,孩子的对古诗词的理解才能够升华、对文字所表达的意境才能够领悟。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隗宝,渊源流传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滋养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对古文的学习是引导孩子自觉追求美好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孩子的人格追求也是大又益处的。
而家长,只要耐得下心来,跟孩子共同学习的路上,自己也能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方面的滋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53
导语:
对于部分学生来讲,背诵古诗词是很头疼的一件事,从幼时开始,很多小孩子就开始咿咿呀呀地背诗句,哪怕不了解诗句的具体释义,也能背诵的很熟练,但大部分孩子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然,对于诗句也没办法做到欣赏,这是死记硬背罢了。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诗句和文言文等考核早就不局限于死记硬背,而是要真正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再加上学生的主观判断,才可在试卷中完整作答。
案例:
古诗词或文言文总是背了忘,忘了背,有哪些诀窍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1,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分为三种,一种是对于诗词或文言文内容的全文理解,第二种是对这首诗词或文言文被创作时,所处朝代和背景的理解,第三种是对作者本人的理解,这三者之间密不可分。
拿《满江红.怒发冲冠》来解释,这首词的背景是在宋代抗金时期,中原沦陷,外敌干扰中由岳飞所作,表达了对中原统一的美好愿望。
学生在了解全词内容的基础上,对作者和背景加以理解,那背诵的过程就会很顺利,由于了解了此词是在和何种状态下所作,更能和诗人产生共情,明代沈际飞曾经高谈阔论,评价此词为胆量、意见、文章悉无今古,只有足够了解才能更好地欣赏。
2,画面想象法
学生可以采取画面想象法,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依旧拿《满江红.怒发冲冠》为例,只要想象岳飞在高倚栏杆处,俯望四面辽阔,感叹自己三十年壮志未酬的遗憾,并且对于收复山河的向往就能很好地理解全词,考试时一旦想到这个画面,就能想到完整的诗句。
有的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就是给了上句能写出下句,但给了下句就想不起来上句,问是谁写得更是一脸茫然,就更别提朝代了。
有的学生之所以感受不到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美感和艺术性就是因为对诗人整体的表述缺乏理解,完全不知道诗人在说什么,不理解这有什么好感叹的,总是一副伤春悲秋的样子。
拿南唐后主李煜来讲,如果把单把他当成南唐的末代君主或者是一个诗人来讲都很难和他产生共情,但一旦二者结合,那种前期绮丽柔靡的“花间”习气和后期的凄凉悲壮就能融会贯通,到达一种空前绝后的意境。
3,熟读记忆法
熟读记忆法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阅读,用来加深印象,学生可以选择在睡觉之前或者是早起的时候背诵诗词或文言文,也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诗句大声地朗读出来,不要把背诵当成一种折磨。
高中语文需要背诵的内容有很多,如果学生一直很排斥背诵就会很辛苦,其实欣赏诗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感受学习的乐趣。
4,关键词记忆法
关键词记忆法也很实用,学生在背诵诗词或文言文的时候,可以把重点的词语或者名句单独拿出来在脑海中形成印象,一旦在考试中出现思路的中断时,可以想一想关键词或者是名句,根据关键词来回忆诗词或文言文的整体。
有些文言文看似枯燥其实故事性还是很强的,例如《桃花源记》和《琵琶行》等都属于情节性很强的记,古时称为记,现在就属于散文了,但像《离*》这样的文就需要学生下苦功夫了。
学生讨厌背诵或默写时,家长该如何引导?
第一,找对方法
背诵需要讲究方法,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唐诗还好应对,宋词或者文言等比较长文体,单靠死记硬背是很难完成的,而且死记硬背很容易忘,一旦思路被打断,脑袋就会像浆糊一样,啥也想不起来,在考试那种紧张的状态下,是很容易忘的。
第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操
如果学生真的很讨厌默写或背诵,就是孩子在文学方面没有兴趣,家长可以让学生多看一些诗人传记或者直接看视频,听讲堂,有些老师的讲课方法比较有趣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诗词或文言文的讲解比较枯燥,学生没有听下去的*就会导致背诵困难。
第三,不要总是责骂学生
如果学生背不出来,家长也不要责骂孩子,对于不喜欢背诵的学生来讲,这本身就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家长再一催促,学生就更难静心背诵了,有的孩子本身就偏理性思维,对理科比较擅长,欲速则不达,一味地强迫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第四,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有的学生之所以背不进去就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状态太浮躁,完全钻不进去,没有良好的专注力,在学生背诵时家长不要去打断,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安静的背诵环境,越嘈杂的环境越难静心。
第五,奖励机制
家长可以实行奖励机制,如果学生完完整整地背下来了并可以理解并翻译出来,父母要给予鼓励或适当地物质奖励,尤其是在学生的幼儿阶段,让学生体验背书的成就感,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死记硬背或反复抄写的弊端在哪里?
其实教育部并不提倡给学生留机械型或大量抄写型的作业,不仅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大家经常说,手是好汉,眼睛是懒汉,多抄几遍就会记住了。
但大量且重复地抄写古诗和文言文其实和死记硬背没有区别,尤其是对于专注力差的学生来讲,抄写不走心,只是写字罢了,紧赶慢赶地完成抄写也只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
与其让学生把文言文抄写几遍还不如让孩子口述翻译,而且大量抄写型的作业很容易导致学生厌学,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就算让学生记住了,也很容易忘记。
笔者寄语:
谈论了这么多,您觉得古诗词和文言文很难背诵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热烈讨论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53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前,压根不会给他们听古诗词,等他们上学的时候才学,那目的性就很强,为了应试就只能靠死记硬背了。
其实从孩子3-4岁开始,就可以把古诗词列入孩子的日常的阅读清单里面。这里建议家长可以买一些有大幅插图的绘本,孩子能一边听你读,一边看图,让他更好融入到那个意境中去。
而且这个阶段的学习,没有考试的压力,家长可以更多地让孩子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也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学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就可以让孩子想想什么时候会看到蜻蜓,自己在哪个公园看过荷花,也可以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季节等。
这样互动式地学习,能让孩子把古诗记得更加牢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3 00:54
第一遍给他范读正音。然后让他熟读,熟背每一句,连起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