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2: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4:04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通常的理解把学、道、立、权作为等级化。其实本章不是体现学、道、立、权的学术等级或者人之等级,“有教无类”,等级是孔子所反对的,不提倡的,却偏偏被皇权歪曲成等级制度之教化。现代人望文思意,套用等级、层次来理解也很正常,这就是历史的现实。
与,是“给予”,不是后来衍生出来的“和”的用法,这种用法在论语、诗经等文中很常见。那么这一章就存在一个谁与谁的问题。在这里,应该是君子与人。也就是说,这一章是”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接续,是一脉相承的,本章其实是“上知可与下愚共学,未可与下愚适道;上知可与下愚适道,未可与下愚立;上知可与下愚立,未可与下愚权。”的省略句。“上知”可以“与”什么给“下愚”呢?,“与”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或者问题呢?这一章给出了孔子的看法。
我们先来看看“与”的第二宾语,分别是“共学”、“适道”、“立”、“权”,而一般人只看到“学”、“道”,要知道孔子用字如金,哪会画蛇添足地加“共”、“适”二字,至此,古今的解释已经谬之千里。要理解这四个宾语,就要联系到“内圣外王”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外王者也;“无患,不立,患,所以立”,内圣者也。
“共学”,指常识类的知识、学问,不是指“学习“的意思。”
适道“绝不能等同于”道“,孔子的”道“指成圣人之道,圣人行之道。”适“,归向的意思,适道的解释,其实就在“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这一章里头。子曰:相,不同、不相为谋。“适道”,即相,比如搞出一个绝对的标准、上帝的模式之类的玩意在行为上去“适”及让人去“适”。
“立”,即“无患,不立,患,所以立”的“立”。“可与立”,即“可与患”,“患”,是有位次的。这里的“立”,具体地讲,就是“莫”的各种各类的哲学思维、宗教信仰。
“权”,衡量的意思。用什么衡量呢?用心。无所心而生其本,无所本而生其心。心,人人皆有,人人皆可”权“,“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儒家能否象与之”共学“、与之”适道“、与之”立“一样,“与”人学好权其心,显然,孔子给不出答案,但却给出了《论语》和儒家的边界——”未可与权“,到“权”为止——孔子不敢说”可与权“,然后怎样怎样。什么可以超越”与权“的边界呢?即禅,《缠非缠,禅非禅,枯木龙吟照大千》也。无论如何,孔子意识到了人人、心心皆权,认为权是无患的。而在权的边界内,孔子也给出了儒家内圣外王的顺序——立、适道、共学,这个顺序没有等级之分,只有内外之分,也就是说共学、适道、立和权,在孔子的眼里只有内外之分,非高贵低贱、高深浅陋等等的等级之分。
本章的意思是:(在我们上知与下愚的时候),能够与人学识(的),不能与人立世、治世的模式;能够与人立世、治世模式(的),不能与人模式之本;能够与人模式之本的,不能与人其心之”权衡“。(也就是说,君子上知与下愚,不能局限于学识,甚至模式,甚至思维,乃至”权“——权是人人皆有,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如何”与权“)。
这一章其实也是《论语》极其重要的一章,给出了论语的边界,涉及到缠师还未具体谈及的问题——论语的边界。
资料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87951a0100d7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