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单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8:3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01
形态、结构、遗传组成基本相同和在减数第一次*前期中彼此联会(配对),并且能够形成四分体,然后*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一般为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区分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并行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在细胞*的间期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由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因为它们尽管形状大小相同,但它们并非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减数* 的特点是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又恢复二倍体,减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减数*又分间期和*期两个部分.1、前期I
减数*的特殊过程主要发生在前期I,通常人为划分为5个时期:①细线期、②合线期,3粗线期、④双线期、⑤终变期.必须注意的是这5个阶段本身是连续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1)细线期:
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染色粒。持续时间最长,占减数*周期的40%。细线期虽然染色体已经复制,但光镜下分辨不出两条染色单体。由于染色体细线交织在一起,偏向核的一方,所以又称为凝线期,在有些物种中表现为染色体细线一端在核膜的一侧集中,另一端放射状伸出,形似花束,称为花束期
2)合线期:持续时间较长,占有丝*周期的20%。亦称偶线期,是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时期,这种配对称为联会.这一时期同源染色体间形成联会复合体(在光镜下可以看到两条结合在一起的染色体,称为二价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经过复制,含四个染色单体,所以又称为四分体
3)粗线期:持续时间长达数天,此时染色体变短,结合紧密,在光镜下只在局部可以区分同源染色体,这一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的时期。在果蝇粗线期SC上具有与SC宽度相近的电子致密球状小体,称为重组节,与DNA的重组有关。
4)双线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开始分离,但在交叉点上还保持着联系。双线期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在电镜下已看不到联会复合体。
交叉的数目和位置在每个二价体上并非是固定的,而随着时间推移,向端部移动,这种移动现象称为端化,端化过程一直进行到中期。
植物细胞双线期一般较短,但在许多动物中双线期停留的时间非常长,人的卵母细胞在五个月胎儿中已达双线期,而一直到排卵都停在双线期,排卵年龄大约在12-50岁之间。成熟的卵细胞直到受精后,才迅速完成两次*,形成单倍体的卵核。
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以及无脊椎动物的昆虫中,双线期的二价体解螺旋而形成灯刷染色体,这一时期是卵黄积累的时期。
5)终变期:二价体显著变短,并向核周边移动,在核内均匀散开。所以是观察染色体的良好时期。
由于交叉端化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故交叉数目减少,通常只有一至二个交叉。终变期二价体的形状表现出多样性,如V形、O形等。
核仁此时开始消失,核被膜解体,但有的植物,如玉米,在终变期核仁仍然很显著。
2、中期I
核仁消失,核被膜解体,标志进入中期I,中期I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每个二价体有4个着丝粒、姊妹染色单位的着丝粒定向于纺锤体的同一极,
3、后期I
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由于相互分离的是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但每个子细胞的DNA含量仍为2C。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向两极,使母本和父本染色体重所组合,产生基因组的变异。如人类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组合的方式有223个(不包括交换),因此除同卵孪生外,几乎不可能得到遗传上等同的后代。
4、末期I
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旋为细丝状、核膜重建、核仁形成,同时进行胞质*。
5、减数*间期
在减数*I和II之间的间期很短,不进行DNA的合成,有些生物没有间期,而由末期I直接转为前期II。
有丝*,又称为间接*,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高等植物)。是真核细胞*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描述方便起见,习惯上按先后顺序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在前期和中期之间有时还划分出一个前中期。
前期 自*期开始到核膜解体为止的时期。间期细胞进入有丝*前期时,核的体积增大,由染色质构成的细染色线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因为染色体在间期中已经复制,所以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核仁在前期的后半渐渐消失。在前期末核膜破裂,于是染色体散于细胞质中。动物细胞有丝*前期时靠近核膜有两个中心体。每个中心体由一对中心粒和围绕它们的亮域,称为中心质或中心球所组成。由中心体放射出星体丝,即放射状微管。带有星体丝的两个中心体逐渐分开,移向相对的两极。这种分开过程推测是由于两个中心体之间的星体丝微管相互作用,更快地增长,结果把两个中心体(两对中心粒)推向两极,而于核膜破裂后终于形成两极之间的纺锤体。前中期的主要过程是纺锤体的最终形成和染色体向赤道面的运动。 中期 从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到它们的染色单体开始分向两极之前,这段时间称为中期。有时把前中期也包括在中期之内。中期染色体在赤道面形成所谓赤道板。从一端观察可见这些染色体在赤道面呈放射状排列,这时它们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不断摆动的状态。中期染色体浓缩变粗,显示出该物种所特有的数目和形态。
后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的时期。分开的染色体称为子染色体。子染色体到达两极时后期结束。染色单体的分开常从着丝点处开始,然后两个染色单体的臂逐渐分开。当它们完全分开后就向相对的两极移动。同一细胞内的各条染色体都差不多以同样速度同步地移向两极。子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是靠纺锤体的活动实现的。
末期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开始至形成两个子细胞为止称为末期。此期的主要过程是子核的形成和细胞体的*。子核的形成大体上是经历一个与前期相反的过程。到达两极的子染色体首先解螺旋而轮廓消失,全部子染色体构成一个大染色质块,在其周围集合核膜成分,融合而形成子核的核膜,随着子细胞核的重新组成,核内出现核仁。核仁的形成与特定染色体上的核仁组织区的活动有关。
其实,他们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后染色体减半了,一个没减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02
细胞*后所产生的细胞就叫做子细胞。
染色体以着丝点为计数单位,一条染色体就有一个着丝点。
连接在同一着丝点的两条单体叫做染色单体,同一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也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态、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02
同源染色体概念:形状相似,大小相等,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过图中黑白颜色判断).
没听说过同源染色单体,只知道姐妹染色单体,是dna复制后出现的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个单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03
我读书时也是很难分清这个,这个概念其实很简单,现在告诉你也没什么用,现在知道等下就忘了!而且书上都有。我觉得你应该深人的理解,这样才能在做题识图时一眼就能看出来。建议你找老师,要求老师详细给你解答,和给你画图示,光记概念是没用的。加油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0:03
人体有46条染色体,每两个的形状都差不多,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就是说这两个染色体就是同源染色体,当然有两个特殊男性的XY染色体并不一样,但是由于他们都是性染色体,只能归为一对,也是同源染色体。
有丝*是真核细胞的繁殖方式,就是细胞在一分为二的过程中,由于纺锤丝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叫有丝*。具体过程书上有,自己看。
减数*是生殖细胞的形成方式,就是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它也是有丝*,但是染色体在*过程中的行为和体细胞的有丝*不一样,具体的不同点 你自己看书总结,如果能发现他们的不同点,你就把这两个都记住了。
小子,好好学习,我本来应该成为一个教师的,可是我感觉自己不合适,怕误人子弟,就没入行,但是我还是希望学生都要多看课本,多理解,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