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路要靠自己来做,竹杖芒鞋的路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8:4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0:35
1.人生总有一些路,需要自己走,总有一些事,需要自己做。无论坎坷,还是平坦,无论顺利,还是棘手,一些路,一些事,总得自己去面对。任何人,不论亲疏都无法代替,也不能代替,艰难,你自己去承受,欢欣,你自己去感受。人生的起起伏伏,风风雨雨,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靠的主要是你自己,生活就是如此。
2.学会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不必在乎的,有些东西是必须清空的。该放下时就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3.走着走着你会发现过生日会越来越让人痛苦,于是拒绝长大都成了流行趋势,到底大家都在怕什么!是怕长大后的责任还是长大后的担当,是怕长大后的诸多无赖还是怕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4.时间总伴随着一些故事的沉淀而突然想起,一次次将我的心冲击,我相信沉默可以弥补我一切的过去,于是都是深夜打开电脑淹没在无人的世界,或者消失在任何人的视线里,用心把笔墨洒脱在纸张里,把一些体会和感想用文字去寄托。
5.如果,能将一盏茶品到无味,定是参悟了悲喜,不慕风华,心境平淡;如果,能将无味的水,喝出韵致,品出色彩,那颗尘世凡心,自是笃定并清雅淡泊;如果,能将一杯酒品出岁月沧桑,那逝去的流年,定能重拾久违的激动,和灿烂无畏的过往。
6.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想念也是一种幸福,是那样的美所以愿每一个身边的朋友都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吧,不管你的幸福是小时大,做最真实的自己,拥有最平凡的幸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0:36
不少家长,包括我的家人,认为催孩子能让他的行动变快,事实却截然相反,越催越慢,越催越需要催。
「磨蹭」,几乎是通病,但这只是一种表象,背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比如孩子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去尝试,显得磨磨蹭蹭;比如孩子不感兴趣,不想做,于是磨磨蹭蹭;比如孩子需要掌控感,而家长把他的时间安排满了,他觉得自己是在帮家长完成任务,所以磨磨蹭蹭;比如孩子准备行动,只是稍微慢一点,家长就认为他磨蹭,开始催个不停,等等。
寻根究底,才能标本兼治。
以下方法供参考,可以选择性尝试:
1、放宽心,接纳孩子的「磨蹭」
我其实不赞同给孩子贴上「磨蹭」这种标签。一是因为孩子做事本来就比较慢,跟不上大人的节奏很正常;二是家长想让孩子做的事情,与孩子当下想做的事情时常有冲突,比如孩子正聚精会神地玩拼图,家长非要喊他马上过来吃饭,喊了几次他没行动,这不就变成家长眼中的「磨蹭」了吗?
所以,放宽心,接纳孩子的「磨蹭」,有助于我们开始真正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去理解孩子。
2、让孩子承担「磨蹭」的后果
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孩子的大脑》的作者讲了一个例子。
他的孩子一顿晚餐吃一个半小时,让他苦恼不已,在尝试了很多方法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这种设定后果的方法。与孩子约定好,晚饭45分钟,结束后准时讲绘本故事。
第1天,孩子们不相信爸爸会这样做,照样慢慢吃饭,到了约定时间还在吃饭,而爸爸按照约定,准点读绘本,一个人读完的。孩子们急了,哭闹着要爸爸重新读,爸爸拒绝。之后,孩子们不想错过绘本时间,吃饭也不磨蹭了,几乎都能在约定时间内提前完成。
「磨蹭」就会错过绘本时间,这就是孩子需要承担的后果。
当然,前提是孩子对绘本很感兴趣,对于那些对绘本不感兴趣的孩子来说,选择绘本显然是无效的。所以,「后果」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喜好来设定,才会有效。
比如孩子做作业磨蹭,可以试着告诉孩子,晚上的时间分为作业时间和自由时间,作业做得越快,自由时间越多,作业做得越慢,自由时间就越少,你自己安排。
体会了「磨蹭」带来的不便,孩子就会「趋利避害」,减少「磨蹭」行为。
3、及时强化孩子不磨蹭的行为
孩子总有不磨蹭的时候,比如他真的饿了,你一说吃饭他立马就出现在餐桌前,这时候就要赶紧激励他:哇,好棒,你第一个过来的,是最积极的人。
不磨蹭的行为,出现一次就肯定一次,表示感谢,表达喜悦,表示赞赏,等等,让孩子从这些行为中体会到快乐,不断重复,他的大脑就会把这些行为和快乐感受联系在一起,更愿意去做。
纠错,是无法塑造良好行为的;强化良好行为,才能塑造更多的良好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