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4 14:4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6 18:13
汉初三杰在西汉建立以后,张良辞官归隐,萧何求田问舍,二人都得以寿终正寝,而韩信手握重兵,最终被刘邦设计害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6 18:13
萧何是自然死亡,晚年的时候他在丞相任上病逝。
一、萧何早年早年的时候,萧何是县衙的小官,和刘邦是同乡,两人是好朋友。刘邦有一次奉命押送囚犯去给秦始皇修陵墓,但是在路上却跑了好多人,刘邦没有办法就直接把剩下的囚犯也放了,后来宪令听说了这件事情,就把刘邦的家人都抓到了牢里,最后是多亏了萧何才将他们保释。而之后陈胜吴广起义,萧何和刘邦蠢蠢欲动。
二、萧何起义后萧何和刘邦起义以后,一直都是刘邦的左膀右臂。他在军中一直是负责军粮等后方事宜,刘邦能够有充足的精力征战天下,萧何功不可没。而后来刘邦称帝以后,萧何被刘邦认定为首功,位列众*之首。而之后,萧何就为西汉的发展尽心尽力。
三、萧何晚年到了晚年,萧何因为执政时廉政亲民非常得百姓的喜爱,而刘邦为此很是担忧。萧何不光权力非常大,在百姓心中的评价也很好,刘邦担心萧何有一天如果有异心,那么将会获得百姓的拥戴。而萧何在手下门客的提醒下察觉到了这件事,选择自污名节。首先他将家里的许多钱财都拨入国库来供给军队需求,然后又派人去廉价征收百姓的土地,让百姓去刘邦面前控告他。
刘邦看到之后很高兴,将萧何抓到了监狱里面,等到其他大臣们纷纷来求情,刘邦才将萧何放了出来,从此刘邦也就放心了萧何,而萧何也就因此远离了西汉的*中心。后来刘邦死了,刘盈即位,萧何帮助西汉完善了法律,最终因年事已高,生病卧床不起死亡。萧何死后将丞相的位置推荐给了曹参,而曹参则继续延续萧何制定的法律,几年以后曹参也去世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6 18:14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前186年(汉高后二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公元前193年,年迈的萧何,由于常年为汉室操劳,终于卧病不起。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汉朝建立后韩信被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扩展资料
刘邦对于韩信可以说是用足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帝王铁律,这一方面是刘邦在故意找茬,一方面也是韩信没有*上的大局观,定位不准造成的。他是刘邦部下,但却犯有以功要封的重大原则错误;如果不想臣服于刘邦,就该在手握重兵时早做打算,但他心怀“妇人之仁”,最终狠不下心肠反叛刘邦,使得自己在利用价值用完后被刘邦所收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初三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6 18:14
首先,他们的关系在汉初三杰中,韩信是刘邦的三军总司令,张良是三军作战参谋部参谋长,萧何是三军总后勤部*,他们是同僚的关系。
张良为刘邦打下汉家天下之后功成身退,最后求仙学道,逍遥而善终。史书上虽没说他怎样死的,我想应该是病死的。他死时60多岁,不应该算是老死。
萧何曾经入狱,但也是病死。他的一生对刘邦是战战兢兢,人比较老实,但刘邦是一个多疑的人,就是是对这样对他忠心耿耿之人,刘邦也不能完全信任,这就是萧何的悲哀之处。
韩信于公元前196年与陈烯通信谋反,被萧何以刘邦凯旋要求众大臣进宫赴宴为由,诱补进宫,被吕后斩杀于长乐钟室。
人物简介: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
其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死后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
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
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于是,刘邦遣张良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借口韩信谋反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另外还有汉初三大名将之说。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6 18:15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于是,刘邦遣张良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