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突显小班个别化材料的多样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1: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5:29
一、我们的做法
(一)梳理研究区域内容,使材料投放更科学。
为了发挥组内教师在个别化学习材料的制作和投放经验与特长,各班选择一个区域进行实践研究。确定小一班为计算区、小二班美工区、小三班语言区,通过班本化研究,发挥各班优势与特长,建立优效的实践研究。同时对各班研究的重点区域内容与要求进行了梳理,如计算区在数、量、图形与空间、逻辑与关系等领域的要求进行了梳理;美工区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了罗列;语言区在阅读、文学、表达与谈话等方面进行了梳理。通过对三个区域在内容上的要求罗列,使教师在制作和投放个别化学习材料时更有针对性,使材料投放更科学。
(二)罗列材料投放策略,使材料更符合幼儿发展。
1.体现情感性
在创设个别化学习材料时,尽可能捕捉和挖掘儿童生活中有意义的信息,融入儿童经历过的生活素材,赋予物化材料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使个别化学习活动具有浓郁的生活色彩,饱含情感的温暖。如小一班娃娃家创设的整理袜子,通过幼儿一起收集到“爸爸、妈妈、宝宝”的袜子放置在区域中,幼儿根据袜子的大小不同整理到相应的人物图片下,使幼儿在整理袜子的过程中,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小二班在美工区创设的“打扮新年树”,结合了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圣诞树上有各种漂亮的礼物、彩灯等。教师把圣诞树搬进了教室,让孩子们把各种涂好颜色的礼物、彩灯、灯笼等都打扮到新年树上,让孩子体验到过新年的喜悦,营造了过年的快乐氛围。
2.体现平衡性
环境与材料应具有平衡性,能兼顾幼儿各领域的基本经验和当前发展的需要。
(1)材料性质的平衡。材料要关注到低结构与高结构材料的平衡,如半成品玩具与成品玩具的平衡、自然物、废旧材料与各类玩具材料的平衡等。如在小三班的语言区材料投放中,有教师提供的成品的图书,同时又创设了用废旧材料,薯片桶制作的卷筒书,收集的百洁布制作的图书等,体现了半成品与成品玩具的平衡。
(2)经验发展的平衡。创设环境材料的内容要关注到幼儿先前、当前、未来经验的基础和获得。如,材料创设的内容可以包括以前的主题,现在正在进行的主题,及将要做的主题经验的渗透等。如在小二班美工区,正值“苹果和橘子”的主题开展过程中,既有上个主题“好朋友”提供的材料,“打扮朋友的裙子”,又有这个主题苹果和橘子的“小司机运水果”,同时又有下个主题“快乐新年”的材料,“打扮新年树”,教师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充分关注了幼儿先前、当前与未来的经验基础与获得。
3.体现生活化
材料要凸现生活化、家庭化,材料能取之于幼儿的生活,回归幼儿的生活。如在小二班的美工区的打扮水果宝宝中,用幼儿熟悉的苹果、桔子等装扮成娃娃,又如在小一班的益智区中,小蝴蝶翅膀的形状配对中,运动了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光碟;创设的“瓶子宝宝找家”,收集了幼儿吃过的养乐多的瓶子,生病吃药的药瓶等等。通过对这些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见过的,用过的,吃过的物品的创设,让投放的材料更贴近幼儿,更吸引孩子操作。
4.体现动态化
材料创设具有可动态变换的空间,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适时地增删与调整。
(1)材料玩法多变。如语言区材料“故事小剧场”(借助区中心组作业),就有三种玩法:玩法一:根据学习教参《娃娃家》主题活动《小青蛙听故事》中的故事内容,选择故事中的角色供幼儿边讲边操作,巩固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如:小鱼在听月亮讲故事,小青蛙呱呱呱我也要听故事。小鱼对小青蛙说:“别吵,听故事就要安安静静的”。小青蛙神气的说呱呱呱你管不着月亮婆婆就生气的走开了。玩法二:幼儿选择单幅图片放置电视里中,用简单的句子讲述图片内容;并为幼儿提供各种小动物图片和磁铁,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玩法三: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偶在“小剧场”进行简单的故事表演。这份材料幼儿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物品不断变化游戏的方法。
(2)材料及时调整。即材料提供体现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如在小一班创设的“给小兔喂食”的材料中,幼儿根据小兔头上的图形给小兔喂相应图形的食物,小兔头上是三角形的就喂给小兔吃三角形的食物,练习幼儿图形配对。但通过高结构活动“好饿的小蛇”开展后,教师投放了两个相同的半圆形拼成圆形,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正方形,提高了材料操作的难度,使幼儿的经验不断得到拓展。
(3)材料适时更新。幼儿喜欢新鲜的东西,因此区域中的材料要经常性进行更换,保证区域材料的“新鲜”。小班每个月开展两个主题,因此围绕主题开展不断进行区域材料的更换,经常保持区域材料的可操作性、“新鲜感”,以此不断地激发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参与。小班幼儿多为平行游戏,教师在创设一种新的材料时,需要投放相同材料多份数量,供幼儿进行操作摆弄,同时根据幼儿经验的推进,减少这份材料的数量,对新增设的材料进行增加等。通过对材料适时的更新,从而更符合小班幼儿游戏的需求。
5.体现多元性
材料提供要有多功能性,既可刺激幼儿自己独立地与之发生作用,又有利于幼儿与同伴发生积极地互动。
(1)操作平台的多元。如材料操作可以是在桌面上进行,又可以创在柜面上摆弄,还可以让幼儿在地面垫子上操作,墙面上互动,更可以悬空,让幼儿站着操作等。
(2)材料的材质多元。如美工区同样是“小兔贴画”,教师可以提供白色的皱纸,或是纸巾,软软的,还可以提供相对硬些的铅画纸等供幼儿黏贴。水果拓印中,教师可以提供网格的水果包装袋进行拓印,又可以提供泡沫塑料纸进行拓印等,提供的材料材质多样。
(3)材料的功能多元。如小一班创设的给小兔喂食的材料中,幼儿根据小兔头上的图形给小兔喂相应图形的食物,并在喂食的过程中,用语言与小兔进行交流。如“小兔你好,我给你吃圆圆的月饼”。“小兔你好,我给你吃方方的饼干”材料不仅积累了幼儿的数学经验,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体现了多功能性。
(4)材料呈现的多元。材料的呈现方式要多元。材料的呈现要便于幼儿的取放、游戏。有些材料需要篮筐,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橱柜中。再如图书吧中的书,根据不同书的形式、内容,有些是放在书架上的,有些是挂在墙壁上的,有些是藏在盒子里的等等。
6.体现层次性
投放的材料具有鲜明的层次(年龄、发展)特点与差异性,能让不同的幼儿获得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经验。要考虑幼儿的能力差异、经验差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等投放不同层次的材料。如同样是拼图,教师提供的拼图底板提示,有的是整张图片,有的是形状,有的是数字,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学习。
(三)开展组室实践研究,验证材料投放的合理性。
10月份,小一班开展了计算区的组室实践活动,针对区域材料投放的数量比例、材料设计与调整进行了实践研究。11月份,小二班开展了美工区的组室实践活动,针对区域内容的设计与材料投放进行了研讨。12月份,小三班开展了语言区的组室实践活动,针对材料多样化投放的创设进行了观摩研讨,通过对语言区可以创设亲子图书、卷轴图书、抽拉式图书等材料形式,使小三班的语言区创设更加丰富合理。
二、我们的收获
通过这一学期对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有效投放的实践研究,对于幼儿与教师,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与收获,具体表现如下:
对于幼儿:
1.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对新投放的操作材料能较快地产生探索的兴趣,并付诸以大胆的实践操作。
2.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通过创设符合不同幼儿需要的操作材料,幼儿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各种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
3.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碰到问题和困难,幼儿不再依着老师,而能自己去寻求解决的方法,有时也会求助于同伴的帮助。
4.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通过对同一材料的不同功能的使用、或是相同材料的不同玩法,引发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经验,鼓励幼儿在操作游戏时同中求异, 进行初步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