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0:5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4:00
在正8段和负8段中,正1,2段和负1,2段斜率相同,合为一段。所以原来的16段折线变为13段折线,故又称A律13折线。
13比特线性编码是对应于ITU标准G.711建议的A律PCM编码规则。
对于输入0~1的电平信号,以1/4096为最小量化单位,做线性编码的均匀量化时,量化间隔数目为4096=2^12,所需的二进制位数12位,加符号位一共13位。
扩展资料:
在现行的国际标准中A=87.6,此时信号很小时(即小信号时),从上式可以看到信号被放大了16倍,这相当于与无压缩特性比较,对于小信号的情况,量化间隔比均匀量化时减小了16倍,因此,量化误差大大降低;而对于大信号的情况例如x=1/A,量化间隔比均匀量化时增大了5.47倍,量化误差增大了。这样实际上就实现了“压大补小”的效果。
上面只讨论了x>0的范围,实际上x和y均在[-1,1]之间变化,因此,x和y的对应关系曲线是在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奇对称。为了简便,x<0的关系表达式未进行描述,但对上式进行简单的修改就能得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律编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4:00
在正8段和负8段中,正1,2段和负1,2段斜率相同,合为一段。所以原来的16段折线变为13段折线,故又称A律13折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4:01
由于信号是双极性信号,因此在负方向也有与正方向对称的一组折线,也是7根,但其中靠近零点的1,2段斜率也都等于16,与正方向的第1,2段斜率相同,又可以合并一根,因此,正负双向共有2*(8-1)-1=13折,故称为13折线。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4:01
为了便于编码,便于数字化实现,希望非均匀量化间隔的划分严格地成2倍的倍数关系(像5折线压缩特性那样)。而A律压缩特性基本上是一条平滑变化的曲线,由此决定的横坐标量化间隔的划分不可能严格的成2倍数的关系,所以,用若干段折线去*近A律压缩特性,由此得出了A律13折线。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4:02
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