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2:4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8:50
向往统一,歌颂“忠义”。 人民喜爱《三国演义》,就是因为它符合这八个字的主旨。 中华民族有着极其伟大的聚合力,维护国家的的统一与安定,是我们民族一贯的*目标,是一个牢不可破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民族曾经屡次被“分”开,饱受*战乱之苦。但是,每遭受一次*,人民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巨大的牺牲,清除了*的祸患,医治了战争的创伤,促成重新统一的实现。在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汉末大*时期,以及罗贯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元代末年,广大人民对国家安定统一的向往更是特别强烈。罗贯中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鲜明地表达了广大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代表*,焉能不红?! 其次,人们常常谈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有人还把这称为“封建正统思想”。事实上,“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早在宋代就已成为有关三国的各种文艺作品的基调,罗贯中只是顺应*,继承了这种倾向。罗贯中之所以“尊刘”,并非简单地因为刘备姓刘(刘表、刘璋也是汉室宗亲,而且家世比刘备显赫得多,却每每遭到贬抑和嘲笑;汉桓帝、汉灵帝这两个姓刘的皇帝,更是作者鞭挞的对象),而是由于刘备集团一开始就提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口号,为恢复汉家的一统天下而不屈奋斗,不懈努力,被宋元以来具有民族思想的广大群众所追慕;同时,这个集团的领袖刘备的“仁”、军师诸葛亮的“智”、大将关羽张飞等人的“义”,也都符合深植于国民心理的道德观。另一方面,罗贯中之所以“贬曹”,是因为曹操作为“奸雄”的典型,不仅不忠于刘氏王朝,而且常常屠戮百姓,摧残人才,作品对其恶德劣行的描写大多于史有据,并非有意“歪曲”;而对曹操统一北方的巨大功绩,对他在讨董卓、擒吕布、扫袁术、灭袁绍、击乌桓等重大战役中所表现的非凡胆略和智谋,罗贯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写,并没有随意贬低。由此可见,“尊刘贬曹”主要反映了广大民众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标准对封建*和封建*家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对此不应作片面的理解,更不应简单地斥之为“封建正统思想”。 就这样,向往国家统一的*理想,构成了《三国演义》的经线;歌颂“忠义”英雄的道德标准,构成了《三国演义》的纬线。二者纵横交错,形成《三国演义》思想内容的坐标轴。罗贯中依靠这两大坐标轴,把历史评价与道德评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此力作不红,天理难容。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8:51
《三国演义》创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些主要人物,无不个性突出,形象鲜明,有血有肉。曹操、关羽、诸葛亮,之所以被称之为“三绝”,从艺术上来说,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个性特征是非常突出的。通过才智相当的人物之间的较量来表现人物的个性,是《三国演义》重要的艺术手法。例如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对手,既有老谋深算的曹操,又有才华四溢的周瑜,而诸葛亮的智慧、才干特别是预见性,恰恰是在战胜这样的强大对手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空城计的情节中,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也是一个才智高超的强者,诸葛亮的智慧又一次在与强者的较量中得到展示。这正是毛宗冈在《读三国志法》中所说的“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的道理。 《三国演义》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无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成为写古代战例的典范作品。特别精彩的是对战前准备的描写:敌对双方如何确定战略战术,如何调兵遣将,如何刺探虚实,如何利用对方的弱点,都写得十分生动*真。作品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已远远不是描写战场的“热闹文字”,而是表现战争中将帅的智慧和思想,因此,《三国演义》也往往被视为一部优秀的古代军事文学作品。作品中所描写的赤壁之战等著名战例,不仅成为后世很多戏曲的题材,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参考材料。 《三国演义》的语言、文风也很有特点。庸愚子(蒋大器)《序》文中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记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高儒《百川书志》说:“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文不甚深”,“非俗非虚”,正是《三国演义》相当突出的语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