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如何描写杨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3:4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7:08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1]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家、文学家、改革家。[2]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概述图来源:中华英烈祠[3])
本名
王安石
别名
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
字
介甫
号
半山
所处时代
北宋
人物关系
王雱
儿子
王益
父亲
王安礼
弟弟
王无咎
学生
徐禧
对手
快速
导航
为政举措
文学成就
主要作品
人物评价
轶事典故
亲属成员
史料记载
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少年英才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他的父亲王益,时任临江军判官。[5] [1]
王安石题跋像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6] [7] [8]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江西人曾巩,曾巩向同为江西出身的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9] [10]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11] 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12]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13] [14] 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15]
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16]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7:09
用勤劳,整洁,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