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3: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9:06
隔夜窝钓鲫鱼打酒米要用两斗,红虫颗粒用一斗。这样即便过一天,到了下午钓,依然能有不错的收获。除了窝料外,还要选好饵料,通常用腥香味的。如果温度比较低,鱼儿会在深水处活动,需要钓深才有机会中鱼。温度高的话,鱼儿会到浅水区域活动,则要在浅一点的地方钓。
隔夜窝钓鱼打窝有四点注意事项:
1、打荤不打素
所有打窝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诱鱼进窝、留鱼不走。从诱鱼的角度来考虑,荤饵是最好的选择,荤饵一般都腥味浓郁,且含有鱼类比较喜欢的各种营养成分,是鱼儿生长的必需品。
隔夜窝从发窝的时间长短来看,不算长也不算短,如果打纯素窝,一夜时间很可能发不了窝,如果温度再很低的话更是如此,像老玉米这类纯素窝,打下去有可能要两到三天才发窝,我们水库守大鱼,有经验的老钓手一般都至少提前两天打窝,因此,隔夜窝最好不要打纯素窝,发窝时间不够。
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素窝为底,再加一些荤窝料,素饵留鱼,荤饵诱鱼,当然也可以纯打荤窝,但一定要有颗粒状的荤饵。
2、打大水面不打小水面
水面越小,鱼的可游动范围就越小,窝料诱鱼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因此,小水面如河沟之类的最好不要打隔夜窝,窝子打下去很有可能两个小时就发窝了,一夜时间至少10个小时,加上整体鱼儿的数量也有限,鱼儿不是窝料吃完游走了,就是撑的已经没食欲了,即浪费窝料又起不到诱鱼留鱼的作用。
大水面则不同,大水面鱼儿密度相对较低,水底地形也复杂,可供鱼儿游弋躲藏的范围很广,窝料的诱鱼能力就相对削弱,也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窝诱鱼,因此,隔夜窝打在大水面就很合适宜,哪怕是炎热的夏天,有时都需要打这种隔夜窝出钓效果才好。
3、温度低打温度高不打
这一点很好理解,也是许多钓鱼人打隔夜窝最基本的出发点。几乎每个钓鱼人在冬天垂钓鲫鱼时都打过这种隔夜窝,您可能只知道天冷发窝慢,至于这里面的深层原因,可能还不太了解。气温很低时,像冬天,水温也会很低,甚至结冰,鱼儿新陈代谢变得极慢,摄食*也变差,摄食量也很小,这种情况下,鱼儿一旦有固定的栖息地后,很少会再游向别处,此时就需要打隔夜窝,留有充分的时间让鱼儿脱离栖息地游向窝点,也是通过这种窝料的味型刺激唤醒鱼儿对食物的记忆,让鱼儿能增加摄食*。
气温很高时往往就不需要这种刺激了,此时鱼儿本来活性就非常高,游动范围也很大,摄食量和摄食频率都很高,窝子打下去甚至半个小时就发窝了,打隔夜窝就会适得其反,浪费粮食,除非像上文说的打纯素窝守大鱼。
要注意,气温很低的冬天,或者眼下的早春,打隔夜窝一定要控制好窝量,冬天时不能打太多,上文也说了原因了,鱼儿的摄食量很小,打太多就容易把鱼喂饱。眼下的早春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窝量,毕竟温度高了一些。
4、钓大鱼打钓小鱼不打
守大鱼,特别是巨物,无论是什么季节,都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发窝过程,这是因为大鱼数量相对较少,密度小窝料的边际效力就小,诱鱼进窝所需时间也就相对较长。另外,大鱼都生性狡猾、多疑,不然也长不那么大,窝料打下去后,即使大鱼已经发现窝料,也不会马上就游进窝里大吃一顿,一般都是小心翼翼由窝子的周边慢慢向里进食,这就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诱鱼留鱼。
还有,大鱼的食量也大,往往需要打大窝量才能加强鱼对窝子的记忆,如果窝量较小,吃完就游向别处了,窝量大的话,大鱼即使吃完也不会马上游走,这就是记忆加强的作用,大鱼会觉得此地还会有食物吃,这种打窝量不论从鱼儿的进食角度还是从发窝角度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要打隔夜窝。
小鱼就另一回事,数量庞大,密度也就大,窝料诱鱼的边际能力就很强,简单说,就是窝子打下去可能附近就有很多的鱼儿已经在那儿恭候多时了,自然食物一来,马上开饭!当然,很多钓鱼*多数时候不会选择钓小鱼,这里说的小鱼泛指小个体的鱼类,像小鲫鱼这种,许多钓鱼人还是会选择垂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