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4:21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03 01:26
乌鸦喝水的故事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的炎热,好多天都没下过一次雨了,炎热的太阳晒得地皮都发烫,小河和池塘的水都干了,人们只好从井里打水喝。一只乌鸦口渴极了,到处找不到水喝,它想起人们常到井边打水,于是就向井边飞去。正好井边放着一个大瓦罐,里面还有半罐子水,乌鸦一看高兴极了。它探着身子站在水罐的罐口,准备痛痛快快地喝水,可是那罐子太深了,里面的水又很浅,乌鸦伸长了脖子还是喝不着水。
这可怎么办呢?乌鸦想把水罐子推倒,可是那水罐太重了,凭乌鸦的力气根本就搬不动。罐子里面有水可就是喝不着,乌鸦又渴又气。它用爪子抓起一块石子对准水罐子扔了进去,它想用石子把罐子砸碎,谁知石子“扑通”一声刚好掉进了水罐里,水罐子一点也没破。可是聪明的乌鸦却发现,石子掉进罐子里后,里面的水好像比刚才高了一点。
这下子,乌鸦有办法了,它连忙用嘴捡起一块石子,用爪子抓起一块,把两块石块都投进了水罐子里,水又升高了一些,但还是够不着。乌鸦没有泄气,它一次一次的把石子运来,投进水罐里,罐子里的水呢,也一寸一寸慢慢地向上升了,最后乌鸦终于可以喝到水了。乌鸦站在那罐子的口上,痛痛快快的喝了个够。
这只乌鸦告诉我们,要接受现实,遇到因难要根据现实情况,利用可行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服怨现实。同样的情况,有的乌鸦可以无奈的怨天忧人,有的乌鸦可以积极的想办法,实现愿望。所以机会和困难是一般是同时存在,勇敢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总是能遇到新的机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6:17
一只乌鸦口渴了,它在低空盘旋着找水喝。找了很久,它才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水瓶,便高兴地飞了过去,稳稳地停在水瓶口,准备痛快地喝水了。可是,水瓶里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颈又长,乌鸦的嘴无论如何也够不着水。这可怎么办呢?
乌鸦想,把水瓶撞倒,就可以喝到水了。于是,它从高空往下冲,猛烈撞击水瓶。可是水瓶太重了,乌鸦用尽全身的力气,水瓶仍然纹丝不动。乌鸦一气之下,从不远处叼来一块石子,朝着水瓶砸下去。它本想把水瓶砸坏之后饮水,没想到石子不偏不倚,“扑通”一声正好落进了水瓶里。
乌鸦飞下去,看到水瓶一点儿都没破。细心的乌鸦发现,石子沉入瓶底,里面的水好像比原来高了一些。“有办法了,这下我能喝到水了。”乌鸦非常高兴,它“哇哇”大叫着开始行动起来。它叼来许多石子,把它们一块一块地投到水瓶里。随着石子的增多,水瓶里的水也一点儿一点儿地慢慢向上升。
终于,水瓶里的水快升到瓶口了,而乌鸦总算可以喝到水了。他站在水瓶口,喝着甘甜可口的水,心里是那么痛快、舒畅。
扩展资料
关于乌鸦喝水,*反反复复,从被质疑,到质疑者被质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下质疑精神的跑偏。无独有偶,邱少云最近也很“火”。
有人质疑其英雄事迹系伪造,违背生理学、为什么随身携带的炸药包和手榴弹没爆炸等;很快就被网友指出,这种质疑本身也不科学:生理学并非真理,也不绝对,炸药包和手榴弹若被压在身下,也可能逃过大火,且邱少云为什么非得带炸药包。
需要质疑精神,也不能盲目相信权威,但以故意*传统、攻击权威为噱头,并对某些微末细节过分夸大、以偏概全,这就陷入了另一个极端——怀疑一切。
有些人纯粹是为了制造看点、赚取眼球,尤其是在微博、微信这样的社交生态里,极易传播。比如,最开始质疑乌鸦喝水的文章标题,不少都用了“根本喝不到水”、“都是骗人的”等绝对肯定的语气。
除了这些刻意制造看点的人,更多的转发者,则往往习惯于此种*带来的刺激,不假思索便信以为然。
事实上,稍微有点生活常识的人,在所谓的质疑刚抛出来时,只要冷静下来简单地想一想,就会发现,乌鸦能不能喝到水,不仅和瓶子的形状有关,和水的多少、石子的形状、大小都有关系。换句话说,和瓶子的形状没有必然关系。可就是这个噱头,让盲目的众人趋之若鹜。
乌鸦喝水故事本身,只是一个寓言而已,意在告诫人们遇到困难要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它并不具备,也不需要有科学属性。按照上述质疑逻辑,狐假虎威、龟兔赛跑、狐狸和乌鸦的真实性都有必要考证了。
所以,但愿乌鸦喝水作为寓言没有教会一些人的,这次作为网络话题,能教会一些人去独立思考。而这种独立思考,能锐减蓄意质疑的传播,恰恰是让质疑精神回归正轨的良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评论:从乌鸦喝水话题看质疑精神的跑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鸦喝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6:17
乌鸦喝水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6:18
乌鸦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