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5:0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22:28
二战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就连当时号称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国38天被希特勒轻松拿下,不得不令人称奇。截止1940年夏天,西欧*各国已经先后被德军占领。放眼整个西欧地区,还在继续抵抗的国家就只剩下了英国。从各方面来说,德国都占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德国人围攻了半年之久,始终没能拿下英国。在无可奈何之下,德国开始转移进攻方向,也就是向东进攻苏联。那么,当时德*队为何拿不下英国呢?
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地理原因:我们都知道法国和英国之间隔了一道海峡,而且英国是四面环海,德国陆军虽然很强大,但是要想从水路进攻寻找突破口很难,大量的部队和武器装备登录需要强大的舰队以及空军配合,这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还是有欠缺的,若要是希特勒孤注一掷进攻英国,那只能是以巨大的代价换取登录成功,但是这样德国就会元气大伤,欧洲既得利益就难以保住。
2.海空军力量对比:德国空军比较强大,体现在规模,技术革新等方面——比如梅赛施密特系列。。还有喷气式,火箭飞机等。在导弹方面也超前西方。英国相对乏善可陈,暴怒(海军),喷火(空军)(算较强的了)后期英国人都用美国的P51,P47,F6F,这些都比德国人的先进。同时德国空军在战争后期已被消耗殆尽,丧失了战斗力。海军:英军有航空母舰多艘,同时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等各种坚挺。又得到美国海军的支持,较强。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早在战争初期即被敌军大部歼灭,德军也很少发展大型水面舰艇,而把注意力集中在U型潜艇的研发上,发动无限潜艇战,给盟军补给线造成重大损失。海军,英军占优。
3.英国虽然小资源少但有强大的后勤补给支援那就是美国,而德国是孤身一人,资源消耗他扛不住:就在英国快撑不住时,美国开始大规模援助英国。美国一向奉行平衡战略,它不会看到德国在欧洲一家独大。拉着老三打老二,这是美国常用的办法。美国向英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为了防止德军潜艇袭击,美国总统罗斯福命令美国海军为商船护航。希特勒此时还没有招惹美国这个巨无霸的打算,他命令邓尼茨的潜艇部队不准袭击美国商船。其实德军潜艇向击沉美国商船以及护航的军舰并不困难,但是这样会把美国拖进战争之中。美国商船几乎是畅通无阻的将物资运送到了英国,英国得到物资补充之后,拥有了与德国对耗下去的底气。希特勒十分恼火,对美国又毫无办法。这一阶段还不能与美国交恶,一个中立的美国对德国有利。
就军事战略而言,德国在西线战事尚未平定的时候就挥兵东指,这在战术上确实起到了突然性的作用,使得苏联在战争初期一败涂地。但也使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厄运。在西线,英国人收拾起从顿克尔克逃回的几十万大军,为了自己海上的安全竟然痛下决心,派潜艇炸沉了已沦陷的盟国--法国的军舰,同时用军购做诱饵,钓上美国这条大鱼,使其成为自己坚定的盟友。
在东线,德国太过小瞧了苏联人,就象在中国的日本人一样,认为在冬季以前就能结束战争,所以连棉衣都没有准备,一至于德军的战斗力随天气的转冷而不断的下降。苏联人用他们老祖宗对付拿破伦的方法,烧掉了自己的房子,带走了食物和衣物,使得德军即便占领了城镇也得不到给养。另外苏联的铁路宽度并非是西方世界的标准尺码,要窄一点,这严重影响了德国的机车,直接从本国运送给养。当然,苏联人民顽强的斗争意识是德军在苏联失败的最大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22:28
如果二战不是轴心国挑战全世界的话,德国拿下英国完全不成问题。但可惜的是纳粹德国是与世界为敌的,希特勒的主要对手也是苏联而不是英国。德国不会也不可能投入200万大军去拿下英国。
由于苏联的存在,英国并不是德国的第一战略点,所以投入的兵力也就不会很多,不会造成碾压的局面。并且英国是拥有地利的,德国和英国之间有着一道英吉利海峡,可能有的人会说了,战争会因为这一道海峡而发生转变么?一般情况下确实不会,但是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就是如此。德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英国,所以在这一前提下,英吉利海峡成为了英国的护身符。
海军实力上,德国也是不如英国的皇家海军的。想要强行渡过海峡进攻当时已经退守孤岛的英国,就必须要有空军和海军的实力保证,而当时的德国在英国这一条战线上很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海军无法击败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皇家海军。空军上则是在著名的海狮计划中,损失殆尽。所以德国无法击败英国的。也正是因为德国过早的与苏联交战,无法占领整个欧洲,才给了英国喘息的机会,为德国后面的败退埋下了伏笔。
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很多,如果德国全力进攻英国,英国被占领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德国能有更强力的队友,也不会落到孤军奋战的局面;如果苏联的气候不是那么的极端,历史也会改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22:28
二战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在欧洲战场上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就连当时号称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国38天被希特勒轻松拿下,不得不令人称奇。截止1940年夏天,西欧*各国已经先后被德军占领。放眼整个西欧地区,还在继续抵抗的国家就只剩下了英国。从各方面来说,德国都占有很大的优势。可是德国人围攻了半年之久,始终没能拿下英国。在无可奈何之下,德国开始转移进攻方向,也就是向东进攻苏联。那么,当时德*队为何拿不下英国呢?
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地理原因:我们都知道法国和英国之间隔了一道海峡,而且英国是四面环海,德国陆军虽然很强大,但是要想从水路进攻寻找突破口很难,大量的部队和武器装备登录需要强大的舰队以及空军配合,这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还是有欠缺的,若要是希特勒孤注一掷进攻英国,那只能是以巨大的代价换取登录成功,但是这样德国就会元气大伤,欧洲既得利益就难以保住。
2.海空军力量对比:德国空军比较强大,体现在规模,技术革新等方面——比如梅赛施密特系列。。还有喷气式,火箭飞机等。在导弹方面也超前西方。英国相对乏善可陈,暴怒(海军),喷火(空军)(算较强的了)后期英国人都用美国的P51,P47,F6F,这些都比德国人的先进。同时德国空军在战争后期已被消耗殆尽,丧失了战斗力。海军:英军有航空母舰多艘,同时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等各种坚挺。又得到美国海军的支持,较强。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早在战争初期即被敌军大部歼灭,德军也很少发展大型水面舰艇,而把注意力集中在U型潜艇的研发上,发动无限潜艇战,给盟军补给线造成重大损失。海军,英军占优。
3.英国虽然小资源少但有强大的后勤补给支援那就是美国,而德国是孤身一人,资源消耗他扛不住:就在英国快撑不住时,美国开始大规模援助英国。美国一向奉行平衡战略,它不会看到德国在欧洲一家独大。拉着老三打老二,这是美国常用的办法。美国向英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为了防止德军潜艇袭击,美国总统罗斯福命令美国海军为商船护航。希特勒此时还没有招惹美国这个巨无霸的打算,他命令邓尼茨的潜艇部队不准袭击美国商船。其实德军潜艇向击沉美国商船以及护航的军舰并不困难,但是这样会把美国拖进战争之中。美国商船几乎是畅通无阻的将物资运送到了英国,英国得到物资补充之后,拥有了与德国对耗下去的底气。希特勒十分恼火,对美国又毫无办法。这一阶段还不能与美国交恶,一个中立的美国对德国有利。
就军事战略而言,德国在西线战事尚未平定的时候就挥兵东指,这在战术上确实起到了突然性的作用,使得苏联在战争初期一败涂地。但也使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厄运。在西线,英国人收拾起从顿克尔克逃回的几十万大军,为了自己海上的安全竟然痛下决心,派潜艇炸沉了已沦陷的盟国--法国的军舰,同时用军购做诱饵,钓上美国这条大鱼,使其成为自己坚定的盟友。
在东线,德国太过小瞧了苏联人,就象在中国的日本人一样,认为在冬季以前就能结束战争,所以连棉衣都没有准备,一至于德军的战斗力随天气的转冷而不断的下降。苏联人用他们老祖宗对付拿破伦的方法,烧掉了自己的房子,带走了食物和衣物,使得德军即便占领了城镇也得不到给养。另外苏联的铁路宽度并非是西方世界的标准尺码,要窄一点,这严重影响了德国的机车,直接从本国运送给养。当然,苏联人民顽强的斗争意识是德军在苏联失败的最大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22:29
如果二战不是轴心国挑战全世界的话,德国拿下英国完全不成问题。但可惜的是纳粹德国是与世界为敌的,希特勒的主要对手也是苏联而不是英国。德国不会也不可能投入200万大军去拿下英国。
由于苏联的存在,英国并不是德国的第一战略点,所以投入的兵力也就不会很多,不会造成碾压的局面。并且英国是拥有地利的,德国和英国之间有着一道英吉利海峡,可能有的人会说了,战争会因为这一道海峡而发生转变么?一般情况下确实不会,但是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就是如此。德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管英国,所以在这一前提下,英吉利海峡成为了英国的护身符。
海军实力上,德国也是不如英国的皇家海军的。想要强行渡过海峡进攻当时已经退守孤岛的英国,就必须要有空军和海军的实力保证,而当时的德国在英国这一条战线上很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海军无法击败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皇家海军。空军上则是在著名的海狮计划中,损失殆尽。所以德国无法击败英国的。也正是因为德国过早的与苏联交战,无法占领整个欧洲,才给了英国喘息的机会,为德国后面的败退埋下了伏笔。
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很多,如果德国全力进攻英国,英国被占领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德国能有更强力的队友,也不会落到孤军奋战的局面;如果苏联的气候不是那么的极端,历史也会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