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态度?态度有什么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4:56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2:58
词语·态度 拼音:tài dù [词语解释] ◎ 态度 tài (1) [manner;bearing;how one concts]∶人的行为、表情 形体态度。——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不喜欢他的态度 (2) [standpiont;attitude;approach]∶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态度 她处理问题的态度显然是友好的 [详细解释] (1).人的举止神情。 《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吕氏春秋·去尤》:“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承平时, 鄜州 田氏 作泥孩儿,名天下,态度无穷,虽京师工效之,莫能及。” 王统照 《沉思》:“她的态度自然安闲,更显出她不深思而深思的表情来。” (2).气势;姿态。 唐 陆龟蒙 《送侯道士还太白山序》:“ 侯生 甞应举,名 彤 ,作七言诗,甚有态度。” 宋 晏几道 《浣溪沙》词:“腰自细来多态度,脸因红处转风流。”《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只做看玩园中菊花,步来步去,卖弄着许多风流态度,不忍走回。” 丁玲 《母亲》四:“他以慷慨激昂的态度和言词,使许多人倾心佩服。” (3).对人或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 宋 邵雍 《知人吟》:“事到急时观态度,人于危处露肝脾。”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五:“这种好歹活着的态度是最贱,最没出息的态度。” (4).脾气,性子。 杨朔 《北线》四:“班长坏是不坏,就是爱耍态度,一说话吹胡子瞪眼的,正经事倒不管了。” [编辑本段]【态度的心理学解释】 (一)态度中的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 (二)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人们也有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好的态度有:热情、乐业、耐心、恒心、爱心、努力和毅力等。 坏的态度有:冷漠、冷酷、残忍、恶毒等。 [编辑本段]态度的改变 通过说服可以改*度。说服的有效性取决于“谁”向“谁”“怎么说”。 谁:说服者的性质。 一、有公信力的人(如一些拥有明显专长的人)比缺乏可信度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二、有吸引力的人(不论是外表上或是个性上的特征)比没有吸引力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怎么说:说服的方法。 一、表面看来不是用于说服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 二、采取单面说服(即只呈现有利于你的立场的观点)好,还是双面说服好(即同时支持和反对你立场的观点)更好?一般而言,假如你确定能驳斥相反观点,那么双面说服更有效; 三、是在持相反立场的人提出其观点之前还是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更好?如果两种观点是紧接着提出的,最好先提,因为人们改变心意要有一段时间耽搁。在这些条件下,很可能存在一个”初始效应”,最初听到的观点对人们的影响较大。但是如果不同论点提出的时间有一段延迟,那么,人们会在听到第二种观点后再下决定,那么最好是最后提出你的观点。这里可能存在一种“崭新效应”,人们对第二种观点的记忆更为深刻。 对谁说:听众的性质。 一、在沟通过程中分心的听众比未分心的听众更容易被说服; 二、暗示性强的人通常通常比暗示性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自尊程度中等的人比自尊程度高或低的人更容易受影响; 三、18~25岁的人更易于改变。此年龄以外的人的态度较稳定,不易于改变。 [编辑本段]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态度与品德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2.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1)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编辑本段]态度的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 1.传不习乎?---《学而》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对生命的态度(人生观) 8.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9.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 梭 10.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11.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12.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13.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14.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15.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 16.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 克 17.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 18.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 语 19.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 ——谚 语 20.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库尔茨 21.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 ——英国谚语 22.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23.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佚 名 对金钱的态度(价值观) 24.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茶花女》 2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佚 名 26.有钱的人从来不肯错过一个表现俗气的机会。 —— 巴尔扎克 27.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 柏拉图 28.为什么一个人要富有?为什么他一定要有马匹,精致的衣服,漂亮的住宅,到公共场所与娱乐场所去的权利?因为缺少思想。你给他的心灵一个新的形象,他就会逃遁到一个寂寞的花园或是阁楼上去享受它,这梦想使他们那样富有,即使给他一州作为采邑,也还抵不过它。但是我们最终是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才发现我们没有钱。我们最初是因为耽溺于*,所以才觉得一定要有钱。 —— 爱默生 29.金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知道它的领域。并把它*在那里;当它想进一步发展时,甚至要把它们踢回去。 —— 卡莱尔 30.一个人要在年轻的时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气勃勃、趣味无穷,那才需要钱财啊。老天爷为什么不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让多数为首先获得财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后让他们在不需要再有钱的时候,变成一个穷光蛋死去呢? —— 马克吐温 人从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应是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钱买卖关系,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登天堂的话,那么天堂也就不是为*经济学所支配的地方,那儿也就没有我们的事了。 —— 狄更新 31.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区性方面军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 —— 查尔斯·兰姆 32.一个非常喜爱钱财的人,是很难在任何时候也同样非常喜爱他的儿女的。这二者就仿佛上帝和财神一样,形同冰炭。 —— 塞缪尔·巴特勒 33.金钱!金钱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是近似恶魔的一种发明。再没有其它东西比在金钱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骗,因而也没有其它方面能为培植伪善提供这么丰脾的土地。 —— 马卡连柯 一切对财富的过于仔细的关心都散发着贪婪的气味,甚至以一种过于有意的不自然的慷慨去处理钱财,也是不得去费心指挥和关心的。 —— 蒙田 34.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35.如果您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 如果您失去了勇气.失去一切。 ——(德)哥德 36.有了金钱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金钱来购买。 ——莱曼特 37.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 ——《伊索寓言》 3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39.态度决定一切。——米卢 [编辑本段]电影《态度》 ◎译 名 态度 ◎片 名 Attitude ◎年 代 2008 ◎地 区 中国台湾 ◎类 别 纪录片 ◎语 言 普通话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 N/A ◎下载链接 http://bbs.uubird.com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640*352 ◎文件大小 500MB ◎片 长 01:25:16 ◎导 演 林家纬 ◎主 演 ◎简 介 曾经于2003年一度面临解散的台啤篮球队,不因为当时战绩低迷、士气不振而放弃,靠着热情与努力,终于在2006年SBL第三季靠着实力昂首挺进冠军赛,创造了台啤永不放弃的态度,媒体称之为“绿色奇迹”! 中油球场,是台啤每天练球的地方,不起眼的铁皮屋里装着多少篮球员的梦想,轰隆隆的冷气声,吹出带着铁锈跟发霉的气味,夹杂着球员的汗水!以永不言败与态度,迎战任何一场球赛来感动每一位球迷,不管明天赢或输,都是100分以上的完美演出! 由黑人(陈建州)担任监制与台啤篮球队副领队,一路经历球队解散到打入超级篮球联赛的冠亚军赛,即使冠军赛最后一秒被裕隆队逆转封王,这部八十分钟的贴身纪录片,将输球后休息室冻结的气氛、何守正不过生日的秘密、球员间的兄弟情、陈世念最后一秒投进逆转封王的完美大结局……等等球员切身的经历,真实呈现。 除了黑人担任监制,《态度》也是Circus小马(林家纬)与廖人帅首部登上大萤幕的电影作品。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三种成分所构成的。 认知成分是个体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价值意义的评估,并表示赞成还是反对。一般来说,态度来之价值,价值是指事物对个体的意义和用途,我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所拥有的价值和对个人的意义。价值越大,对个人的意义越大,我们的态度就越强烈。认知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基石,具有选择性和组织功能。 情感成分是主体对于事物的情绪反应。他常表现为喜爱与厌恶,无畏于惧怕,尊敬与轻蔑,同情与排斥等不同的情感体验。 比如,“我热爱祖国。”“我反对侵略战争。”情感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动力,态度一般可分为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它具有调节功能。 行为倾向成分也称为意向成分,它是指主体对于对象采取行动的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做不做”,“怎样做”的指令。比如,“我要认真学习。”它具有制约行为方向的作用。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的,是较为复杂的、稳定的、内在的心理活动体系。态度所包含的三种成分缺一不可。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认知是态度的基础,没有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和价值的评价,就谈不上情感体验和行为打算。情感是态度的核心部分,在态度中具有动力和调节作用,有人说“情感往往是态度最真实的表现”,当人的认知固定下来,演变成为一种情绪体验时,它将长期支配人,起着动力的作用。态度得行为倾向是态度的外在表现,它制约着主体行为的方向,三者相互作用不可或缺,任何一种心理倾向,只要它包括了这三种成分,我们就把它称为态度。当然态度的三个成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例如,虽认识到某某人很好,但就是不喜欢它,不愿意与他交往,出现认知与情感的矛盾现象。 态度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起着深刻的影响,与学习效率直接相关,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2:58
态度可以频道一个人的 心理状态 用处大了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2:59
态度决定一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3:00
爱过,总是难以忘记,那些爱的回忆,那个人的笑脸和话语,都深深刻在自己心里,只能渐渐去淡忘!不要刻意去忘记,刻意只会加深自己的记忆!而恨只会使自己活得更累,心更苦,更难以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关于那个人的记忆很难离开你的脑海,丧失记忆去逃避只能逃避一时,你的心还是会很痛!何必呢!过去了,即使会很痛苦,还是有值得珍藏的美好的回忆!坦然面对吧,渐渐忘却!你可以,不要再选择逃避!坚强点!渐渐淡忘她吧!
想她的时候,就强制自己不去想,做些其它的事!
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多看看天空,你会更放得开!
多听听歌吧,让自己的心不再彷徨!
告诉自己不要再想自己和她的事情,告诉自己我和她成为已经过去了,以后只是朋友,普通的朋友!
即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她,也要强制自己不要再去想!每天对自己说一句,她已经是过去的了,过去的感情不会再回来,要承认感情已经过去了,好好面对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一个过去的她而失去现在的东西!看开点吧!忘记了会有一个新的生活! 祝你幸福!
朋友,新的一年已经来到,请整理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给自己一个信念,明天会更好!爱过了,足够了,不要再停留在过去的回忆中,好好面对新的生活,在2010这个新的起点重新出发!在这里我也祝你新年快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2:58
词语·态度 拼音:tài dù [词语解释] ◎ 态度 tài (1) [manner;bearing;how one concts]∶人的行为、表情 形体态度。——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不喜欢他的态度 (2) [standpiont;attitude;approach]∶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态度 她处理问题的态度显然是友好的 [详细解释] (1).人的举止神情。 《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吕氏春秋·去尤》:“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承平时, 鄜州 田氏 作泥孩儿,名天下,态度无穷,虽京师工效之,莫能及。” 王统照 《沉思》:“她的态度自然安闲,更显出她不深思而深思的表情来。” (2).气势;姿态。 唐 陆龟蒙 《送侯道士还太白山序》:“ 侯生 甞应举,名 彤 ,作七言诗,甚有态度。” 宋 晏几道 《浣溪沙》词:“腰自细来多态度,脸因红处转风流。”《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只做看玩园中菊花,步来步去,卖弄着许多风流态度,不忍走回。” 丁玲 《母亲》四:“他以慷慨激昂的态度和言词,使许多人倾心佩服。” (3).对人或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现。 宋 邵雍 《知人吟》:“事到急时观态度,人于危处露肝脾。”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五:“这种好歹活着的态度是最贱,最没出息的态度。” (4).脾气,性子。 杨朔 《北线》四:“班长坏是不坏,就是爱耍态度,一说话吹胡子瞪眼的,正经事倒不管了。” [编辑本段]【态度的心理学解释】 (一)态度中的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 (二)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人们也有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好的态度有:热情、乐业、耐心、恒心、爱心、努力和毅力等。 坏的态度有:冷漠、冷酷、残忍、恶毒等。 [编辑本段]态度的改变 通过说服可以改*度。说服的有效性取决于“谁”向“谁”“怎么说”。 谁:说服者的性质。 一、有公信力的人(如一些拥有明显专长的人)比缺乏可信度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二、有吸引力的人(不论是外表上或是个性上的特征)比没有吸引力的人更具有说服力。 怎么说:说服的方法。 一、表面看来不是用于说服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 二、采取单面说服(即只呈现有利于你的立场的观点)好,还是双面说服好(即同时支持和反对你立场的观点)更好?一般而言,假如你确定能驳斥相反观点,那么双面说服更有效; 三、是在持相反立场的人提出其观点之前还是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更好?如果两种观点是紧接着提出的,最好先提,因为人们改变心意要有一段时间耽搁。在这些条件下,很可能存在一个”初始效应”,最初听到的观点对人们的影响较大。但是如果不同论点提出的时间有一段延迟,那么,人们会在听到第二种观点后再下决定,那么最好是最后提出你的观点。这里可能存在一种“崭新效应”,人们对第二种观点的记忆更为深刻。 对谁说:听众的性质。 一、在沟通过程中分心的听众比未分心的听众更容易被说服; 二、暗示性强的人通常通常比暗示性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自尊程度中等的人比自尊程度高或低的人更容易受影响; 三、18~25岁的人更易于改变。此年龄以外的人的态度较稳定,不易于改变。 [编辑本段]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态度与品德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2.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1)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编辑本段]态度的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 1.传不习乎?---《学而》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对生命的态度(人生观) 8.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诺贝尔 9.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 ——卢 梭 10.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11.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 ——爱默生 12.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罗曼·罗兰 13.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泰戈尔 14.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小塞涅卡 15.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 ——塞涅卡 16.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伯 克 17.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达尔文 18.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谚 语 19.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 ——谚 语 20.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库尔茨 21.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 ——英国谚语 22.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23.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佚 名 对金钱的态度(价值观) 24.金钱是好仆人、坏主人——《茶花女》 2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佚 名 26.有钱的人从来不肯错过一个表现俗气的机会。 —— 巴尔扎克 27.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往往不贪财;亲手赚钱的人才有一文想两文。 —— 柏拉图 28.为什么一个人要富有?为什么他一定要有马匹,精致的衣服,漂亮的住宅,到公共场所与娱乐场所去的权利?因为缺少思想。你给他的心灵一个新的形象,他就会逃遁到一个寂寞的花园或是阁楼上去享受它,这梦想使他们那样富有,即使给他一州作为采邑,也还抵不过它。但是我们最终是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才发现我们没有钱。我们最初是因为耽溺于*,所以才觉得一定要有钱。 —— 爱默生 29.金钱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们应该知道它的领域。并把它*在那里;当它想进一步发展时,甚至要把它们踢回去。 —— 卡莱尔 30.一个人要在年轻的时候,感到世界上一切都生气勃勃、趣味无穷,那才需要钱财啊。老天爷为什么不把通常的过程颠倒一下,让多数为首先获得财富,慢慢把它花掉,然后让他们在不需要再有钱的时候,变成一个穷光蛋死去呢? —— 马克吐温 人从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应是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钱买卖关系,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登天堂的话,那么天堂也就不是为*经济学所支配的地方,那儿也就没有我们的事了。 —— 狄更新 31.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以外的任何地区性方面军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向我们提供除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 —— 查尔斯·兰姆 32.一个非常喜爱钱财的人,是很难在任何时候也同样非常喜爱他的儿女的。这二者就仿佛上帝和财神一样,形同冰炭。 —— 塞缪尔·巴特勒 33.金钱!金钱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是近似恶魔的一种发明。再没有其它东西比在金钱上有更多的卑鄙和欺骗,因而也没有其它方面能为培植伪善提供这么丰脾的土地。 —— 马卡连柯 一切对财富的过于仔细的关心都散发着贪婪的气味,甚至以一种过于有意的不自然的慷慨去处理钱财,也是不得去费心指挥和关心的。 —— 蒙田 34.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菲尔丁 35.如果您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 如果您失去了勇气.失去一切。 ——(德)哥德 36.有了金钱就能在这个世界上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金钱来购买。 ——莱曼特 37.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 ——《伊索寓言》 3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 39.态度决定一切。——米卢 [编辑本段]电影《态度》 ◎译 名 态度 ◎片 名 Attitude ◎年 代 2008 ◎地 区 中国台湾 ◎类 别 纪录片 ◎语 言 普通话 ◎字 幕 中文 ◎IMDB评分 N/A ◎下载链接 http://bbs.uubird.com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640*352 ◎文件大小 500MB ◎片 长 01:25:16 ◎导 演 林家纬 ◎主 演 ◎简 介 曾经于2003年一度面临解散的台啤篮球队,不因为当时战绩低迷、士气不振而放弃,靠着热情与努力,终于在2006年SBL第三季靠着实力昂首挺进冠军赛,创造了台啤永不放弃的态度,媒体称之为“绿色奇迹”! 中油球场,是台啤每天练球的地方,不起眼的铁皮屋里装着多少篮球员的梦想,轰隆隆的冷气声,吹出带着铁锈跟发霉的气味,夹杂着球员的汗水!以永不言败与态度,迎战任何一场球赛来感动每一位球迷,不管明天赢或输,都是100分以上的完美演出! 由黑人(陈建州)担任监制与台啤篮球队副领队,一路经历球队解散到打入超级篮球联赛的冠亚军赛,即使冠军赛最后一秒被裕隆队逆转封王,这部八十分钟的贴身纪录片,将输球后休息室冻结的气氛、何守正不过生日的秘密、球员间的兄弟情、陈世念最后一秒投进逆转封王的完美大结局……等等球员切身的经历,真实呈现。 除了黑人担任监制,《态度》也是Circus小马(林家纬)与廖人帅首部登上大萤幕的电影作品。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等三种成分所构成的。 认知成分是个体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价值意义的评估,并表示赞成还是反对。一般来说,态度来之价值,价值是指事物对个体的意义和用途,我们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所拥有的价值和对个人的意义。价值越大,对个人的意义越大,我们的态度就越强烈。认知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基石,具有选择性和组织功能。 情感成分是主体对于事物的情绪反应。他常表现为喜爱与厌恶,无畏于惧怕,尊敬与轻蔑,同情与排斥等不同的情感体验。 比如,“我热爱祖国。”“我反对侵略战争。”情感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动力,态度一般可分为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它具有调节功能。 行为倾向成分也称为意向成分,它是指主体对于对象采取行动的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做不做”,“怎样做”的指令。比如,“我要认真学习。”它具有制约行为方向的作用。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的,是较为复杂的、稳定的、内在的心理活动体系。态度所包含的三种成分缺一不可。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认知是态度的基础,没有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和价值的评价,就谈不上情感体验和行为打算。情感是态度的核心部分,在态度中具有动力和调节作用,有人说“情感往往是态度最真实的表现”,当人的认知固定下来,演变成为一种情绪体验时,它将长期支配人,起着动力的作用。态度得行为倾向是态度的外在表现,它制约着主体行为的方向,三者相互作用不可或缺,任何一种心理倾向,只要它包括了这三种成分,我们就把它称为态度。当然态度的三个成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例如,虽认识到某某人很好,但就是不喜欢它,不愿意与他交往,出现认知与情感的矛盾现象。 态度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起着深刻的影响,与学习效率直接相关,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2:59
态度可以频道一个人的 心理状态 用处大了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2:59
态度决定一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3:00
爱过,总是难以忘记,那些爱的回忆,那个人的笑脸和话语,都深深刻在自己心里,只能渐渐去淡忘!不要刻意去忘记,刻意只会加深自己的记忆!而恨只会使自己活得更累,心更苦,更难以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关于那个人的记忆很难离开你的脑海,丧失记忆去逃避只能逃避一时,你的心还是会很痛!何必呢!过去了,即使会很痛苦,还是有值得珍藏的美好的回忆!坦然面对吧,渐渐忘却!你可以,不要再选择逃避!坚强点!渐渐淡忘她吧!
想她的时候,就强制自己不去想,做些其它的事!
多看看窗外的风景,多看看天空,你会更放得开!
多听听歌吧,让自己的心不再彷徨!
告诉自己不要再想自己和她的事情,告诉自己我和她成为已经过去了,以后只是朋友,普通的朋友!
即使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她,也要强制自己不要再去想!每天对自己说一句,她已经是过去的了,过去的感情不会再回来,要承认感情已经过去了,好好面对现在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一个过去的她而失去现在的东西!看开点吧!忘记了会有一个新的生活! 祝你幸福!
朋友,新的一年已经来到,请整理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给自己一个信念,明天会更好!爱过了,足够了,不要再停留在过去的回忆中,好好面对新的生活,在2010这个新的起点重新出发!在这里我也祝你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