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2: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5:43
卢菊英,1950年生于太湖之滨镇湖镇。镇湖是在苏州市西面,路程也就几十公里,现在从苏州市到镇湖开车也就半个钟。可是在卢菊英小的时候,要去苏州可不是容易的事,当时没有公路,要大人摇船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河走上大半天。虽然离苏州很“遥远”,但是小镇还是受到苏州文化的熏陶,刺绣就是当地人维持生计的一种技艺,好的苏绣作品被直接送到北京城。卢菊英生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从小就喜爱刺绣,跟随长辈学习苏绣技术。 卢菊英心
灵手巧,小小年纪就绣出好作品,在苏州市都有了名气。苏绣大师顾文霞,王祖识也很喜欢这个乡下小姑娘,亲自传授苏绣技法。卢菊英得到大师真传,苏绣水平来了一个大飞跃。远在上海,北京的苏绣商人专程来镇湖买卢菊英的作品。 卢菊英致富不忘家乡的姐妹,利用自己的名气和销售渠道,把镇湖苏绣带到苏州,上海,北京,南京,杭州和广州等大城市。卢菊英还培养了大批苏绣人才。象比较有名的后起之秀有:卢梅红,姚建萍,朱寿珍,王丽华,卢福英等等。当地*专门颁发奖状给卢菊英,表彰她是“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广东和香港客商也邀请卢菊英,卢梅红母女来办苏绣展销,这一时期,卢菊英的很多优秀作品被当地买家收藏。但是,留在当年的小姑娘卢梅红心中的痛,是被无良港商骗走苏绣精品的惨痛经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卢菊英和卢梅红再次来到深圳,已是过了十年之后的事情。卢菊英卢梅红是应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邀请,展销自己的苏绣作品。 卢菊英名气大了,*的报纸也来采访,下面是刊载《人民日报》的文章:本报讯:江南水乡妇女的心灵手巧在苏州吴县镇湖镇8000绣女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她们把绘画艺术融入传统的苏绣工艺之中,不断推陈出新,使传统手工艺在市场经济时代大放光彩。每年,全镇绣品收入上亿元,还为国家换来了大量外汇。镇湖镇坐落在江南太湖之滨,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苏绣的主要发源地和产地。全镇只有2万人口,从事刺绣的绣女却有8000人,历来是“家家有绣女,户户有绣棚”。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有刺绣的记载,宋代后,绣女们就为宫廷绣制龙袍,从此便有“稚童皆绣凤,老妪亦刺龙”之说。改革开放以来,镇里成立了刺绣协会和刺绣研究会,在组织绣女创新针法的同时,学习绘画艺术,把绘画与刺绣有机结合起来,使绣品从原来的飞禽走兽、百花异草发展到高难度的风景山水和人物肖像。苏绣一带宗师沈寿的*弟子卢菊英,开发出了乱针绣品,为镇湖绣品走出国门打下了基础。(周澜源)《人民日报》(1999年11月12日第2版) 现在到苏州游览,除了美丽的苏州园林,太湖边的绣品一条街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在镇湖苏绣博物馆,有一个镇馆之宝,就是卢菊英的双面绣红木屏风《金陵十二钗》。 卢菊英是中国有名的民间苏绣大师,作品获奖无数,人民大会堂,外交部都有卢菊英作品陈列,或者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国际友人。卢菊英今年已经60岁了,但是仍然宝刀不老,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