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4:0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6:35
1.对海洋(宇宙)的认识: 相信在欧洲中世纪之前,整个世界虽然没有完全打通,但中国文明应该是可以代表人类文明的。那时的中国文明也是陆地文明,其技术更多的在农业、手工业方面,其海洋文明是很弱的。那时候的人类对海洋更多的是无助,还不是探索,因为没有理论知识,没有技术支持,更多的人会对大海望而却步感觉无从下手,这和现代人对宇宙的感觉是一样的。宇宙中没有空气、没有水,各种条件的制约,其实是和当时大海制约人类的脚步相同。
不要跟我扯郑和下西洋,首先那已经是人类文明转型的时候,航海技术已经得到了发展。
2.人类的早期的航海和对太阳系的探索: 不得不承认的是,人类一直对大海有过探索,包括一些渔民,就是靠捕鱼为生。但海和洋是有区别的好吗?在沿海*架上的人类活动,其实还是人类的生活区,真正的未知是大洋,是深几万米、没有光、动则有大风暴的真正的海洋。
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所局限的也只是对太阳系的大概认识。可我认为,太阳系其实算不上宇宙,充其量只是海洋的“*架”而已。人类在这部分的活动,也只是一个低级的、练兵式的活动,真正的未知还是太阳系意外的茫茫宇宙,哪里有着更多的未知、甚至恐惧存在,哪里的宇宙才是真正的“海洋”
3.人类对海洋的逐步探索和未来对宇宙的开发 人类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海洋的伟大,也知道地球上71%是还有,29%是陆地。那么以后人类在航天和宇宙航行上的大发展,会不会也发现我们的地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大的领域是另外一个部分。像认知海洋一样认知宇宙,像开发海洋一样开发宇宙。
4.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直到现在,人类也不敢表明说对海洋已经达到了全部的认知,人类的活动范围还是浅滩*架,对深海的征服也只是在其表明上航行而已。真正的大海里有什么呢?没有人知道,海洋深处深达几万米,哪里的生物、地形地貌等知识,人类还是知之甚少。所以我一直很期待一件事,就是某一天在不考虑任何条件制约的情况下,把整个大海的水抽干,那么人类所看到的景象,绝对会超出人类的认知,任何科学家、海洋学家、科幻小说家都无法想象的一个画面。宇宙同理。
5.由海洋发展史,到宇宙探索史 在人类的海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有了麦哲伦这一类的探索家。他们环行世界,打通各个*。然后带来了各个文明之间的碰撞,不管是宗教输出还是资本积累,最终的结果都是高级文明渗透、改造低级文明,之后有了文明间的碰撞,有了理论的发展、技术的迭代和战争的爆发。战争对当时的人类是灾难性的,这毋庸置疑,但其也促进了文明的进一步的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这也是毋庸置疑。
同理也得宇宙的探索,等到人类的航空技术不断发展,冲出太阳系开始真正的宇宙探索时,一定会出现一个“麦哲伦”,然后和海洋历史的轨迹相同,发现、碰撞、发展与进步。这才是和麦哲伦对等出现的人,现代人是和麦哲伦不对等的。
6.人类从历史相似性中的规律总结 人类的伟大性在于规律的总结,早在《易经》中就提到了规律的总结,不管是“履霜,坚冰至”还是“枯杨生华”“枯杨生稊”,规律的总结让人类能够称得上是文明。
人类要想开发宇宙所需要的东西完全可以从海洋史中总结规律。
宇宙探索一是需要理论支持;就像当时的“地球是球形的”等各种理论,才有的麦哲伦的环行世界,和后来各个*被逐渐发现。同理,宇宙的探索也需要这一部分科学家不断的总结、创新提出切合实际的新理论出现,然后以理论指导实践,做出新的跨越。而理论知识是不会局限于实践工具的,比如在以前的航空设备如此差的时候,人类就能推断出哈雷彗星的周期,而海王星也是通过天体力学所推断出来的。所以理论的支持是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6:36
结论放前头:现在的人类看宇宙,连古人看大海的程度都远远远远远远远远比不过。古人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现代科学认为:观察,假设,检证;可证伪;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实际看到的才是真的。在这种前提下,咱们来看。探险家费迪南·麦哲伦在500年前就带着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了,现在看地图你能轻松知道地球上每个点。
而对于宇宙探测,假如以真正人类“眼见为实”来衡量,人类离地球最远的记录是阿波罗13号登月时的40万千米。但当时阿波罗13号出了故障只是饶了一圈回来了,三位宇航员躲在登月舱里只是梦想活着而已。可以说人类对宇宙确切了解知道最远的便是38万千米外的月球。
而2013年基于哈勃望远镜的观测,科学家明确已知的宇宙半径是137.98±0.37亿光年。今年又有研究要把这个数据推到465亿光年。一光年是光走一年的距离,长度大概是9.46×10的12次方千米!
按照这个比例,以保守估计138亿光年宇宙半径来比,人类明确知道的宇宙,大概相当于3.43*10的17次方分之一不到。这是个什么概念?
假如类比于一个中国人从山东的海岸开始探测占了地球三分之一面积的太平洋,假设太平洋宽度占了地球赤道一半,为20000千米。
他大概从海岸出发前进了5.82*10的负11次方米,还要再走10倍距离才能走过第一个水分子!
而地球到月球,不过是从地球出发一条线上的一个点探测而已。
这对比的是最保守估计的宇宙半径,而宇宙至少还是立体的(三维),还有可能*。
此外,人类目前各种宇宙理论都是基于各种假说,大爆炸、无限膨胀、弦理论、*空间、虫洞白洞。
可都是人类现有探测能力和知识体系理解下的假说啊!
和当年的古人类猜测大海时提出的地球天圆地方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人类各种探测器、天线、望远镜看到的东西,都是电磁波在宇宙传播后的景象。它的传播会受到引力场等各种因素的扰动不断转向和变化(相对论),那么你怎么确定这道光线就来自咱们看到时的那个方向?理论上从你背后射过来不断被转向到你眼前都有可能。
此外,你观测到的N亿光年外的宇宙,那是那个点在N亿年前发出的光线,经过广袤宇宙中N亿年传到你眼睛里的样子。
这N亿年里那个星系发生了什么你怎么知道?
比如你读这句话时那个星系的情况,再等至少N亿年呗!
人类啊,连坐井观天的水平,都还远远远远远远没有到啊! 保持对宇宙的敬畏之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06:36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时一个历时极长的过程,对宇宙的探索更是如此。但我对此很乐观,因为我相信人类的技术爆炸,在1840年以后的几百年,人类的文明发展程度在很多领域是要超过之前几千年的发展,而且这种超越的周期是在不断缩短的。而且在《三体》中也提到了技术爆炸和人类文明跳跃式的发展。
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会乘坐着宇宙飞船,开始对茫茫宇宙的真正探索。就像500年前,麦哲伦的船队跃入浩瀚大海,风起幡动,水雾迷蒙,所有的船员充满*和忐忑。 他们不会知道,那一天整个人类文明的齿轮被他们撬动,他们成为了改变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