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4:0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4 00:19
30出头的卡车司机×某,驾驶着那辆装有50吨鸡蛋的大挂车行至杭宁高速公路德清段的时候,车胎突然爆裂,方向失控,一头翻倒在路边。鸡蛋,像一道*的瀑布,飞泻在4米深的路沟里。他仿佛从恶梦中惊醒,爬出驾驶室,看着满地的鸡蛋,急得直跺脚。
附近浙江德清武康镇的村民闻讯赶来,男女老少大约有五六十人,开始狂抢那些还不曾破损的鸡蛋。
司机拼命喊叫:求求你们了,别抢了!可是,那些执着的全神贯注的手脚麻利的并且红了眼的强盗们,根本没有把他绝望的哀求当一回事。
可怜的无助的卡车司机,最终以这样一幅画面,定格在了那个阳光灿烂的背景下:一个满身污垢,蹲在地上,双手抱膝,失声痛哭的男人……
这些还算富足的村民们到底怎么了?是一种什么*的力量在驱使着他们成了强盗?那几个鸡蛋值多少钱而人的灵魂和人格又值多少钱?
同一天,还发生了一件事--宁波孔浦有一对安徽夫妇的一个才两岁的儿子失踪了,当地100多人自发地加入了寻找队伍。后在民警的帮助下,小孩失而复得。
一边是损人利己,一边是助人为乐,这两件事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随着思索的笋壳被一片一片剥开,我发现,两者似乎又有某些联系。
整个村的强盗们,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的强盗行径,是被整个村的圈子文化所认可的。所以当他们撤离4米路沟后,他们会兴高采烈地交流此次战役的经验,一些战利品丰厚的大盗,自然成为群体崇拜的偶像和明星。
假设一下,倘若强盗们中也有小孩丢失,他们会不会自发地行动起来?大概会的。强盗们会齐心协力地,自发地、不求回报地四下寻找失踪者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维护着自己在圈子(团体)中的位置。因为,他们有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共识。这是圈子文化在起作用。
这也符合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除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外,还有一个被认同和被尊重的需求。因为人作为个体,最怕被圈子(团体)忽略和遗忘。
真善美和假丑恶,有时会成为一对孪生兄弟,同时在一个人的心灵中居住。人的复杂性也在于此。
这使人想起海南党校卖文凭这档子事。不说校方如何见利忘义,单说那拿了注水文凭的数千学生(其中大多是党政干部)如何欣喜若狂和心安理得。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文凭有问题吗?我想他们不会低能到这个程度。他们为了维护圈子内的既得利益,而彼此采取一种心照不宣的态度。不拿白不拿,除非是傻瓜--这是他们的圈子文化。
圈子文化使那么多的口口声声讲着三个代表的正人君子集体失语。圈子文化使得圈子中的假丑恶变得事出有因进而演变成理解万岁……
圈子文化的可怕之处,也在这里。
一个人做了坏事,可以说是他是道德沦丧,而就一个群体做了坏事,那就是文化沦丧。而文化沦丧的结果是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一个区域的堕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4 00:19
何必在意圈子啥的,自己过好自己的最重要,你圈子再大也不如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