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1: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2:50
《红楼梦》适合拍课本剧的剧情有:
1、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这回讲的是林黛玉进贾府,角色多,而且特点鲜明。主要人物为黛玉、王熙凤、宝玉、贾母。需要一定的服饰,还有旁白。
2、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这回讲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主要人物为刘姥姥,王熙凤,紫娟,贾母。只要演刘姥姥这名角色能撑起来,这出剧就没问题了。
3、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这回讲的是宝玉挨打,主要人物为贾宝玉、贾政、忠顺府长府官。这回有很强的表现力,内心独白可以自己说出来,效果会更好。
课本剧编写方法:
编写课本剧必须突出体现剧本的三方面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 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和结尾四部分。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部分也是编写剧本和舞台演出的“重头戏”,是最“要劲”、最需要下工夫之处。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
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课本剧(一种舞台的故事表现形式)